跳至內容

黃天蕩之戰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黃天蕩之戰是在戰爭中,公元1130年(宋建炎四年,金天會九年),宋軍與金軍在黃天蕩進行的一次水戰

據《中國通史》載,黃天蕩位於今江蘇省南京市東北和鎮江市西北部的長江南岸相連接處,由此可推斷具體位置位於今日鎮江句容市下蜀鎮寶華鎮和南京市棲霞區龍潭街道的部分地區。

背景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十月,金軍在完顏兀朮帶領下第三次南下深入長江地區,攻破建康城,直逼臨安宋高宗趙構南逃至明州(今浙江省寧波市)。第二年正月,金軍攻明州,趙構乘船入海逃向溫州,金軍尾追不舍。南宋水軍將領張公裕率部在台州附近海面阻擊金軍,使高宗得以倖免於難。金軍受到江南各地軍民抵抗和打擊,在大肆擄掠後於二月開始北撤。

史書記載

不同史書對黃天蕩之戰有不同的描述,但《宋史》和《金史》都有誇大的嫌疑。

宋史韓世忠傳:世忠以前軍駐青龍鎮,中軍駐江灣,後軍駐海口,俟敵歸邀擊之。……及金兵至,則世忠軍已先屯焦山寺。……兀朮遣使通問,約日大戰,許之。戰將十合,梁夫人親執桴鼓,金兵終不得渡。……撻辣在濰州,遣孛堇太一趨淮東以援兀朮,世忠與二酋相持黃天蕩者四十八日。太一孛堇軍江北,兀朮軍江南,世忠以海艦進泊金山下,預以鐵綆貫大鈎授驍健者。明旦,敵舟噪而前,世忠分海舟為兩道出其背,每縋一綆,則曳一舟沉之。兀朮窮蹙,求會語,祈請甚哀。世忠曰:「還我兩宮,復我疆土,則可以相全。」兀朮語塞。又數日求再會,言不遜,世忠引弓欲射之,亟弛去,謂諸將曰:「南軍使船欲如使馬,奈何?」募人獻破海舟策。閩人王某者,教其舟中載土,平版鋪之,穴船版以棹槳,風息則出江,有風則勿出。海舟無風,不可動也。又有獻謀者曰:「鑿大渠接江口,則在世忠上流。」兀朮一夕潛鑿渠三十里,且用方士計,刑白馬,剔婦人心,自割其額祭天。次日風止,我軍帆弱不能運,金人以小舟縱火,矢下如雨。孫世詢、嚴允皆戰死,敵得絕江遁去。世忠收余軍還鎮江。初,世忠謂敵至必登金山廟,觀我虛實。乃遣兵百人伏廟中,百人伏岸滸,約聞鼓聲,岸兵先入,廟兵合擊之。金人果五騎闖入,廟兵喜,先鼓而出,僅得二人。逸其三,中有絳袍玉帶、既墜而復馳者,詰之,乃兀朮也。是役也,兀朮兵號十萬,世忠僅八千餘人。帝凡六賜劄,褒獎甚寵。

《宋史》高宗本紀:「丁巳,金人至鎮江府,韓世忠屯焦山寺邀擊之。……夏四月癸酉……甲申,下詔親征,巡幸浙西。韓世忠駐軍揚子江,要金人歸路,屢敗之,兀朮引軍走建康。乙酉,以御史中丞趙鼎為翰林學士,鼎固辭不拜。戚方圍宣州。劉光世遣統制王德誘誅劉文舜饒州。丙申,用趙鼎劾奏,呂頤浩罷為鎮南軍節度使、醴泉觀使。命三省、樞密院同班奏事。韓世忠及兀朮再戰江中,金人乘風縱火,世忠敗績。」

金史宗弼傳:宗弼還自杭州,遂取秀州。赤盞暉敗宋軍於平江,遂取平江。阿里率兵先趨鎮江,宋韓世忠以舟師扼江口。宗弼舟小,契丹、漢軍沒者二百餘人,遂自鎮江溯流西上。世忠襲之,奪世忠大舟十艘,於是宗弼循南岸,世忠循北岸,且戰且行。世忠艨艟大艦數倍宗弼軍,出宗弼軍前後數裏,擊柝之聲,自夜達旦。世忠以輕舟來挑戰,一日數接。將至黃天蕩,宗弼乃因老鸛河故道開三十里通秦淮,一日一夜而成,宗弼乃得至江寧。撻懶使移剌古自天長趨江寧援宗弼,烏林答泰欲亦以兵來會,連敗宋兵。宗弼發江寧,將渡江而北。宗弼軍渡自東,移剌古渡自西,與世忠戰於江渡。世忠分舟師絕江流上下,將左右掩擊之。世忠舟皆張五緉,宗弼選善射者,乘輕舟,以火箭射世忠舟上五緉,五緉着火箭,皆自焚,煙焰滿江,世忠不能軍,追北七十里,舟軍殲焉,世忠僅能自免。

《金史》斜卯阿里傳:「宗弼至餘杭,而宋主走明州,阿里與蒲盧渾以精騎四千襲之,破東關兵,濟曹娥江,敗宋兵於高橋鎮。至明州,頗失利。」

《金史》太宗本紀:「三月丁卯……宗弼及宋韓世忠戰於鎮江,不利。四月丙申,復戰於江寧,敗之。諸軍渡江。」

戰役結果

此戰打破了金軍戰無不勝的神話,並讓主將金兀朮為之喪膽,使金兵放棄直接渡長江南侵的計劃,而轉攻西邊的川陝;由此奠定南宋得保半壁江山的基礎,宋高宗得以偏安東南。故後人稱之為「黃天蕩大捷」。

據《宋史》,韓世忠以8千人困10萬人達48天,之後金軍欲返回北方,韓世忠率兵堵截,金軍火攻突破後返北。據《金史》,金軍火攻後,「舟軍殲焉,世忠僅能自免」,幾乎全殲宋軍。[1]

此戰令韓世忠獲得極高聲譽,贊曰「屯兵要害,邀撃其歸,大振軍聲,殺傷過當,強鄰震疊,知國有人,至今天下誦之。」[2]韓世忠之妻梁紅玉身先士卒,冒着流矢,親自擂鼓指揮作戰,傳為佳話。

質疑

《宋史》說兩軍相持48日,而《金史》則說是30日。

《宋史》說金兵10萬,宋兵8千。而《金史》上金軍只有4千。

《金史》和《宋史》都說金軍一天之內挖出一條長30里的河道。

參考

  1. ^ 《楊國夫人傳》 記載:韓世忠之妻梁紅玉因讓兀朮逃走,還上書為丈夫請罪,朝廷則給予兩人嘉獎。
  2. ^ 徐夢莘. 三朝北盟㑹編. 南宋 [2020-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