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地球科學/特色條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特色條目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1
白堊紀晚期滅絕的菊石亞綱生物化石
白堊紀晚期滅絕的菊石亞綱生物化石
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是個大規模滅絕事件,發生於中生代白堊紀新生代第三紀之間,約6550萬年前,滅絕了當時地球上的大部分動物植物,包含恐龍。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因為造成恐龍的滅亡與哺乳動物的興起而著名,但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滅絕了當時地球約90%的生物,才是地質年代中最嚴重的生物集體滅絕事件。在白堊紀與第三紀的地層之間,有一層富含黏土層,名為K-T界線。由於國際地層委員會不再承認第三紀是正式的地質年代名稱,由古近紀新近紀取代。因此,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又可稱為「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恐龍滄龍科蛇頸龍目翼龍目、以及多種的植物無脊椎動物,都在這次事件中滅絕。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2
班夫國家公園內的夢蓮湖
班夫國家公園內的夢蓮湖
班夫國家公園建於1885年,是加拿大歷史最悠久的國家公園。它坐落於落基山脈北段,距加拿大艾伯塔省卡爾加里以西約110-180公里處。公園共佔地6641平方公里,遍佈冰川、冰原、松林和高山。冰原公路路易斯湖開始,一直連接到北部的賈斯珀國家公園。西面是省級森林和幽鶴國家公園,南面與庫特尼國家公園毗鄰,卡納納斯基斯鎮位於其東南方。公園內主要的商業區為弓河山谷的班夫鎮。由於班夫國家公園是全球最受歡迎的公園之一,生態系統開始受到影響和破壞。1990年代中期,加拿大公園管理局啟動了一個為期兩年的研究項目,頒佈了一系列的措施,試圖控制遊客數量,保護生態環境。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3
南大西洋上的卡塔琳娜颶風
南大西洋上的卡塔琳娜颶風

熱帶氣旋是一種風暴系統,於熱帶或亞熱帶地區海面上形成。熱帶氣旋的最大特點是它的能量來自水蒸氣冷卻凝固時放出的潛熱。所以當熱帶氣旋登陸後,或者當熱帶氣旋移到溫度較低的洋面上,便會因為失去溫暖、潮濕的空氣供應能量,而減弱消散,或失去熱帶氣旋的特性,轉化為溫帶氣旋。熱帶氣旋的移動主要受到大尺度天氣系統和科里奧利力所影響;此外,科里奧利力也使熱帶氣旋的雲系圍繞着中心旋轉。伴隨熱帶氣旋的大風、大雨、風暴潮等可以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或人命傷亡;不過熱帶氣旋亦是大氣循環其中一個組成部分,能夠將熱能赤道地區帶往較高緯度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4
地球板塊結構
板塊構造論(又稱板塊構造假說板塊構造說學板塊構造學)是為了解釋大陸漂移現象而發展出的一種地質學理論。該理論認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塊拼合而成;全球分為六大板塊(1968年法國勒皮雄劃分),海洋陸地的位置是不斷變化的。根據這種理論,地球內部構造的最外層分為兩部分:外層的岩石圈和內層的軟流圈。這種理論基於兩種獨立的地質觀測結果:海底擴張大陸漂移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5
1991年噴發後的皮納圖博火山

皮納圖博火山是一座層狀活火山,位於菲律賓呂宋島三描禮士打拉邦板牙三省的交界處,岩層主要由安山岩英安岩構成。1991年前,皮納圖博火山並不知名,而且受到嚴重侵蝕。當時它被茂密的樹林覆蓋,住有數千名矮黑族原住民,他們的祖先在1565年西班牙人征服菲律賓後從低地逃往山區。

1991年6月,皮納圖博火山爆發,是20世紀發生在陸地上第二大規模的火山爆發。這次爆發的火山爆發指數為6,與上一次已知的爆發相距450至500年(火山爆發指數為5),與上一次達到火山爆發指數6的爆發則相距500至1000年。這次爆發高潮被成功預測,火山附近的數以萬計居民得以及時疏散,但爆發引起的火山碎屑流、火山灰和後來由雨水觸發的火山泥流嚴重破壞了鄰近的地區,數千間房屋和其他建築物被摧毀,而旅遊業損失亦高達300億菲律賓披索。

火山爆發的效應蔓延至全球各地,火山噴出約100億噸的岩漿和2千萬噸的二氧化硫,為地錶帶來大量的礦物和金屬;又對平流層注入大量的氣溶膠,數月後,氣溶膠在形成一層硫酸霧,全球平均氣溫下降約0.5攝氏度臭氧層損耗亦短暫大幅增加。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6
雷達的探測呈現出直徑180公里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邊界。影像來源:NASA/JPL-Caltech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Chicxulub crater)是一個位在墨西哥猶加敦半島的撞擊隕石坑,埋藏在地表之下。這個隕石坑的名稱,取自於隕石坑中心附近的城市希克蘇魯伯;希克蘇魯伯在馬雅語意為「惡魔的尾巴」。根據推測,隕石坑整體略呈橢圓形,平均直徑約有180公里,是地球表面最大型的撞擊地形之一。希克蘇魯伯隕石是全世界所有已知爆炸事件中規模排名第一的,規模相當於100萬億噸黃色炸藥(1014TNT當量)。

在70年代晚期,地質學家Glen Penfield在猶加敦半島從事石油探勘工作時,發現個這個隕石坑地形。目前已在該地區發現衝擊石英重力異常玻璃隕石等地質證據,可證明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是由撞擊事件造成。從岩石的同位素研究得知,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年代約為6,500萬年前,時當白堊紀古近紀交接時期。由於該隕石坑的規模與年代,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常被認為是造成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的成因,並造成恐龍等生物的滅絕;但也有科學家提出當時另有其他的滅絕因素。近年來,另有多重撞擊理論,認為當時有許多顆隕石在短時間內撞擊地球,而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僅是其中一顆。另有天文研究指出,這些隕石是在1億6,000萬年前分裂而成。2010年3月5日,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科學》上發表研究報告,確認在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今天墨西哥境內的希克蘇魯伯地區是造成白堊紀-第三紀恐龍大滅絕的原因。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7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7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8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8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9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9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10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10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11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11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12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12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13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13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14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14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15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15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16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16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17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17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18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18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19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19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20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20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21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21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22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22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23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23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24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24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25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25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26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26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27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27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28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28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29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29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30
Portal:地球科學/特色條目/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