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主題:醫學/特色條目/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甲型流感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H5N1亞型(英語:influenza A virus subtype H5N1,記作A(H5N1)H5N1),也稱H5N1病毒H5N1禽流感,是甲型流感病毒的一個高致病性亞型,具有血凝素(hemagglutinin)第5型,神經氨酸酶(neuraminidase)第1型。H5N1病毒可以導致人和一些其他的動物死亡。

有一個在鳥類禽類間傳播的H5N1毒株稱為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流感病毒H5N1亞型(HPAI A(H5N1), highly pathogeni avian influenza virus of type A of subtype H5N1),這一毒株是H5N1流感的致病源。該病毒在鳥群中的傳染性很強,發病突然、病症嚴重、死亡快速,死亡率可高達100%,因而屬於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這是一種動物流行病(不在人類間傳播)和動物共患病,可在很多物種間傳播。

H5N1病毒是1996年首次在中國廣東的家中明確發現。H5N1病毒主要感染類並導致禽流感。1997年在香港傳播時,很多農場的受感染後都即時死亡,並引發首次報告了H5N1病毒感染類的病例,使一名幼稚園學生死亡。截至2005年11月25日,全世界已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132例人感染病例,其中68例死亡,死亡率超過50%;這些確診的報告病例全部發生在東南亞地區(印度尼西亞越南泰國柬埔寨中國大陸)。2006年3月9日,世界衛生組織(WHO)根據「一個中國」原則將「H5N1禽流感全球及國家圖」將臺灣劃為感染區。2006年3月10日,世界衛生組織公開說明,臺灣沒有任何人類或家禽感染H5N1禽流感病例,不是傳染區。 2013年5月2日,中國科學家在美國《科學》雜誌網絡版上報告說,他們「破譯」了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分子機制,這一發現對防止禽流感病毒擴散具有重要意義。

更多關於「甲型流感病毒H5N1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