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感冒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重定向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醫學專題 (獲評重定向級極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醫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醫學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重定向級重定向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重定向級
 極高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重定向已評為極高重要度

編輯說明

「感冒」是民間廣為使用的醫學用詞,歷史悠久,內涵豐富,不為「普通感冒」和「流感」所涵蓋。維基百科不是醫學百科。維基是開放的和中立的,不僅要顯示當下專業醫學的內容,還要表明被「疏忽」的內容和民間對感冒的共識。最重要的是:感冒有法可治有利患者,道理淺顯,行之有效。 為此編輯「感冒」條目

1選擇用詞 感染、炎症和發炎是含義相近的常用詞。感染是指微生物侵染肌體,炎症是指肌體抵禦微生物侵染肌體的自然反應,感染和炎症表達了對立的兩個方面。發炎是指微生物侵染肌體與肌體自然抵禦反應共存的現象。紅腫痛,有白膿出現。選擇此詞對醫學專業和非醫學專業沒有歧義。

2不被承認的因果關係 醫生所了解患者感冒的症狀即使同時存在,也並不是同時發生的。打噴嚏、發燒、咳嗽的出現是有時間順序的。這個順序決定了它們之間的因果關係。幾乎所有的父母都知道,當他們的孩子打噴嚏後很有可能會發燒。因此打噴嚏肯定和發燒是有關聯的。至少前者是後者發生的原因之一。對於患者來說,打噴嚏後即刻對咽部做消炎處理可以有效預防咽部重症發炎。

3被疏忽的醫學知識(表面傷) 大家都知道,感冒的發燒是因為發生在身體內部上呼吸道的重症發炎。而發生在肌體內還是發生在肌體表面卻未被提及。如果患者認為是肌體表面發炎,就可以按照治療肌體表面發炎的已有方法去處理。直接在發炎處持續進行消炎是處理肌體表面(皮膚)發炎的慣用方法。

4消炎物 消炎要有切實可行的方法,同時還要有切實有效的消炎物。大蒜具有極強的消炎能力,對所有微生物有效,並且大蒜是大眾生活中的普通調味品,使用大蒜沒有資源和壟斷問題。


--Natural power留言2014年5月17日 (六) 12:43 (UTC)[回覆]

感冒是有法可治的

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對感冒的劃分,是當下專業醫學由病毒演繹出感冒「不治」理論的一部分。如果有治癒感冒的方法。這個劃分就沒有意義。

眾所周知,感冒也被稱為急性鼻咽炎,即上呼吸道中鼻咽部急性發炎,治療採用滴鼻法即可。鼻咽炎也可理解為鼻炎並發咽炎,治療鼻炎可採用滴鼻法,治療咽炎可採用含化法。直接在發炎處給藥是傳統、經典治療鼻咽炎的方法。這個方法不論對急性鼻咽炎或慢性鼻咽炎,不論對細菌還是「病毒」,不論對輕度還是重度,也不論是在什麼季節發生的都有效。這個治療鼻咽炎的方法就是治療感冒的方法。

感冒治癒法

在上呼吸道鼻咽發炎處進行有效的消炎處置即可治癒感冒。 治療方法: 用0.5%的大蒜水分別滴入兩個鼻孔,口中有感覺即可。滴入3至5次,間隔10分鐘。口含大蒜水微量吞咽,保持咽喉浸潤。 大蒜水製備: 大蒜3g,搗爛放入500ml水中,置瓶中搖動2分鐘過濾即可。 感冒退燒後會出現咳嗽症狀。可含蜂蜜、使用空氣淨化機、在室外多曬太陽、多運動增加肺活量將呼吸道沉積物呼出去。不要戴口罩。 感冒預防法: 1打噴嚏是感冒的第一個症狀。打噴嚏後儘快滴入大蒜水。 2打噴嚏時捏住鼻子張開嘴,不讓氣流經過鼻咽可有效降低鼻咽黏膜破損程度。

因此編寫「感冒」條目,採用民間的共識和有利患者的觀點,就可以不理睬「劃分」之說。 --Natural power留言2014年4月28日 (一) 06:15 (UTC)[回覆]

徵求Barmy old codger意見

請將您對「感冒」有治的意見寫到此討論頁上,謝謝。 --Natural power留言2014年5月10日 (六) 00:58 (UTC)[回覆]

我直接回退編輯是粗魯了點,但請注意WP:NOT#INFO維基百科:醫學聲明WP:WIKIFY。謝謝。--Boc 2014年5月10日 (六) 19:11 (UTC)[回覆]

非常感謝--Natural power留言2014年5月11日 (日) 15:38 (UTC)[回覆]

建議將頁面與普通感冒合併

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感冒」一般指「普通感冒」,人們想表達流行性感冒時均簡稱「流感」。 Canadian Trivia留言2019年5月14日 (二) 06:16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