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爭議

爭議章節為第一手來源配上自己的分析,表面上看起來有來源,其實屬於原創研究。63.252.64.254 (留言) 2010年10月10日 (日) 23:47 (UTC)[回覆]

我將以下內容:

「10月10日,繼三天沉默以後,新華社發表《俄媒稱諾貝爾和平獎淪為西方政治工具》以轉引俄新社社評批判諾貝爾和平獎的方式間接向民眾透露了劉曉波獲獎的休息。」

修改成:

「10月10日,新華社發表《俄媒稱諾貝爾和平獎淪為西方政治工具》」

因為事實上10月8日的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答記者問時就告知天下了:

「問:10月8日諾貝爾委員會把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授予中國「異見人士」劉曉波,請問你對此有何評論?」ref: 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fyrbt/t759532.htm

所以也刪除了以下內容:

「從10月14日,中國政府終於開始高調批判劉曉波和諾貝爾獎」

65.94.127.146 (留言) 2010年10月28日 (四) 05:21 (UTC) visitor from Montreal[回覆]

大陸諾獎專題網頁的現象

大陸媒體的2010年諾貝爾獎專題,現只剩下醫學、化學、物理、文學和經濟了,沒有了「和平」,現時的狀況是唯獨2010年和平獎被河蟹。百度百科的歷屆和平獎得獎人列表,也獨欠了2010年的(1989年的達賴幸還有提及)。--Wrightbus ~威巴~ (客戸服務) 2010年11月2日 (二) 13:13 (UTC)[回覆]

出席國家和未出席國家

原文有誤,挪威奧斯陸有62個建交國大使館(未出席標出),如下:

阿富汗(未出席),澳大利亞(未出席),奧地利,比利時,波黑,巴西,英國,保加利亞,加拿大,智利,中國(未出席),哥倫比亞(未出席),哥斯達黎加,克羅地亞,古巴(未出席),捷克,丹麥,荷蘭,埃及(未出席),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德國,希臘,危地馬拉,匈牙利,冰島,印度,印尼,伊朗(未出席),伊拉克(未出席),愛爾蘭,以色列,意大利,日本,哈薩克斯坦(未出席),拉脫維亞,馬賽多尼亞,摩洛哥(未出席),巴基斯坦(未出席),菲律賓(未出席),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俄羅斯(未出席),沙特(未出席),塞爾維亞(未出席),斯洛伐克,南非,韓國,西班牙,斯里蘭卡,蘇丹(未出席),瑞典,瑞士,泰國,突尼斯(未出席),土耳其,美國,烏克蘭(未出席),委內瑞拉(未出席),越南(未出席)。

-132.234.251.211 (留言) 2010年12月14日 (二) 06:22 (UTC)[回覆]

freedom

123.203.115.37留言2012年8月19日 (日) 21:54 (UTC)[回覆]

關於本條目的命名問題

條目名為「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但其內容應該是關於該屆諾貝爾和平獎的爭端或是爭議。個人意見,此條目應命名為「關於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的爭端」。Sotilsy留言2013年3月2日 (六) 09:09 (UTC)[回覆]

現在百度百科的諾貝爾獎,諾貝和平獎詞條都有2010的獲得者,這個條目不中立,東盟和新加坡甚至對諾獎毫不關心,那條國際法規定組織機構和國家必須關心諾獎?--—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溱劍飄零對話貢獻)於2014年10月21日 (二) 21:49‎加入。

「中國與挪威的外交關係」段落應當減少篇幅

(!)意見:現今「中國與挪威的外交關係」段落與中挪關係條目大量重複,包括部分離題內容(比如達賴喇嘛訪問挪威,與諾貝爾獎有什麼關係?),應當適當減少篇幅。--曾晉哲留言2017年8月30日 (三) 15:37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