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Mkpoli/guyong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guyong是一個在很多官話方言中存在的詞彙,表示蠕動或亂動的意思,本字不明,寫法多樣。

詞源

關於這個詞的詞源有很多說法:

  • 「拱」字上古音*kloŋʔ分化為「拱」和「gulong」,其中後者進一步變化為「guyong」「gurong」等,類似「孔-窟窿」「角-旮旯」
  • 一說滿語借詞,不過沒有實際提出具體哪一個滿語詞的

含義

  1. 蠕動[1]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547888/answer/224439058 ),像蟲子一樣拱來拱去[2]
  2. 動彈,微動,亂動(較小的移動)[1]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01555440375404125.html)
  3. 扭動,晃動,肥大的東西左右搖晃

地區

讀音

地區 方言片區 IPA 當用拼音
北京市區 北京官話京師片 ku51 jou̯1 gù you
東北瀋陽 東北官話吉沈片 ku51 jʊŋ1 gù yong
東北松原 東北官話松遼片 ku51 jʊŋ21 gù yong

寫法

拼音(拉丁字母)

漢字

用例

  • 「⋯⋯漸漸肚子大了。用手摸時,似有血團肉塊;不住的骨冗骨冗亂動。⋯⋯」-吳承恩《西遊記[3]
  • 「嫚子不老實地在母親懷裏鼓涌,亂伸着兩隻小胳膊,大嚷大叫,希望戰士們多親幾下她的小臉蛋。」-馮德英《苦菜花》[4]

來源

  1. ^ 1.0 1.1 1.2 倪義省. 滕州方言俗语. 香港四季出版社. 
  2. ^ 2.0 2.1 牛肉火鍋. guyong怎么写?. [2017-12-02]. 
  3. ^ 3.0 3.1 3.2 吳承恩; 黃肅秋註釋. 西游记. 北京. ISBN 7-02-000873-9 (漢語).

    世德堂本的特點之一,還在於它保留了淮安方言,因而在敘述上使文字更生動,更形象。例如第五十三回寫豬八戒飲子母河水後,

        ⋯⋯漸漸肚子大了。用手摸時,似有血團肉塊;不住的骨冗骨冗亂動。⋯⋯

    「骨冗」本是淮安方言,形容嬰兒在母腹內蠕動。現代語字作「咕容」。但清代各種刻本都改為「骨突」。「骨突」是形容水沸時的聲音,和形容蠕動的「骨冗」,意思是兩回事。這個例子正好說明世德堂本更接近於作者的手稿本,因而是可貴的。——舉例的這些方言,在本書中都有註解,這裏不多作說明。

     
  4. ^ 馮德英. 苦菜花.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7. ISBN 978-7-02-006336-9 (漢語).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