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PexEric/光的色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三稜鏡中,材料色散(與波長有關的折射率)會導致不同顏色以不同角度折射,從而將白光分成光譜
透過阿米西稜鏡觀察節能燈的色散。

儘管色散這一術語在光學領域用於描述光波和其他電磁波,但相同意義上的「色散」適用於任何類型的波,例如可產生聲學色散的聲波和地震波,以及海浪的重力波。在光學中,色散是沿傳輸線的電信信號(例如同軸電纜中的微波)或光纖中的光脈衝的一種特性。在物理上,分散通過吸收轉化為動能損失。

在光學領域,色散眾所周知的結果是不同顏色的光折射角的變化,[1]正如稜鏡色散產生的光譜和相機鏡頭中的色差。複合消色差透鏡的設計在極大消除了色差,並通過阿貝數V量化玻璃色散程度,較低的阿貝數即對應可見光譜上的較大色散。在電信的一些應用中,波的絕對相位往往並不重要,而只是波包或「脈衝」的傳播;在那種情況下,人們只對群速度隨頻率的變化感興趣,即所謂的群速度色散

所有常見的傳輸介質衰減(歸一化為傳輸長度)也隨頻率而變化,從而導致衰減失真;這不是色散,儘管有時在緊密間隔的阻抗邊界(例如電纜中的壓接段)處的反射會產生信號失真,並進一步加劇在信號帶寬上觀察到的不一致的傳輸時間。

示例

彩虹可能是最常見的色散現象。色散導致太陽光在空間上分離成不同波長(不同顏色)的部分。然而,色散在許多其他情況下也會產生影響:例如,群速度色散導致脈衝光纖中擴散,使長距離的信號衰減;此外,群速度色散和非線性效應之間的抵消會導致孤波產生。

材料和波導色散

大多數情況下,色散是指塊狀/散裝材料的色散,即折射率隨光學頻率而變化。然而,在波導管中也存在着波導色散,在這種情況下,波在結構中的相速度取決於其頻率,這僅僅是由於結構的幾何形狀。更廣泛地說,「波導」色散可以發生在通過任何不均勻結構(如光子晶體)傳播的波中,無論這些波是否被限制在某些區域。[可疑]在波導管中,兩種類型的色散通常都會存在,儘管它們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相加。[來源請求]在光纖中,材料和波導色散可以有效地相互抵消以產生零色散波長,這有助於光纖通信速度的提高。

光學中的材料色散

File:Spidergraph Dispersion.GIF
所選玻璃成分添加對特定基礎玻璃平均色散的影響 ( n Fλ有效 = 486 nm(藍色), nCλ有效 = 656 納米(紅色)) [2]

[[Category:光學]] [[Category:玻璃物理学]]

  1. ^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Retrieved 25-08-2015.
  2. ^ Calculation of the Mean Dispersion of Glas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