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七子之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七子之歌 
聞一多的作品
寫作日期1925年3月
主題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大旅順大連
形式新詩
出版者現代評論
出版日期1925年7月4日
全文閱讀
維基文庫中的《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是聞一多於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一組共七首新詩,題材分別包括清政府割讓、租借給列強的七處土地: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大旅順大連)。

創作背景

因為清朝落後腐敗,晚清皇帝昏庸無能而被列強侵略。聞一多在到美國留學時,各地的閱歷令他在留學期間心感悲憤,終在1925年寫下《七子之歌》組詩,以寄思國之情。詩人以擬人的手法將這七處「失地」比作遠離母親懷抱的七個孩子,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訴他們被迫離開母親的襁褓,受盡異族欺淩,渴望重回母親懷抱的強烈情感。

聞一多寫作這組詩篇的時候正值在紐約藝術學院留學期間。他在美國生活將近三年,多次親身體會到種族歧視的屈辱,他所看到和聽到的一切都激發起他的不滿。因此,在這段時間裏,他創作了大量的詩篇,一方面懷念故鄉,一方面抒發對帝國主義列強的詛咒。這組《七子之歌》就在這種背景下誕生了,寫完《七子之歌》的第二天,聞一多就在寫給好友梁實秋的信中將之稱為「國家主義的呼聲」。

「七子」取自《詩經》《邶風·凱風》:

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詩人作《凱風》以愍之。吾國自《尼布楚條約》迄旅大之租讓,先後喪失之土地,失養於祖國,受虐於異類,臆其悲哀之情,蓋有甚於《凱風》之七子,因擇其中與中華關係最親切者七地,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懷祖國之哀忱,亦以勵國人之奮鬥云爾。國疆崩喪,積日既久,國人視之漠然。不見夫法蘭西之ALSACE---LORRAINE耶?「精誠所至,金石能開。」誠如斯,中華「七子」之歸來其在旦夕乎!

——《七子之歌》序

相關變遷

地點 變遷
澳門 1557年葡萄牙人明朝政府租借澳門,直至1887年葡萄牙王國清政府簽訂有效期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1999年12月20日葡萄牙將澳門移交予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 1842年,清政府在鴉片戰爭中戰敗,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1860年,清政府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戰敗,簽訂《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的部份;1898年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99年。1941年,香港被日軍二戰中佔領,進入香港日佔時期日本投降後,1945年8月30日,英國恢復對香港的管治。1997年7月1日,英國將香港(包括香港島、九龍、新界)移交予中華人民共和國
九龍
臺灣 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戰敗,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1945年,日本投降中華民國政府對台灣實施軍政管理。後來第二次國共內戰和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台臺灣問題形成並持續至今。
廣州灣 1899年,法國向清政府簽訂《廣州灣租界條約》,租借廣州灣99年。1943年二戰時被日軍佔領,1945年日本投降後由法國移交給中國。
旅順大連 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戰敗,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包括旅順、大連在內的遼東半島,隨後三國干涉還遼,中日簽訂《遼南條約》,清政府贖回遼東半島。1898年3月27日,俄羅斯帝國以迫日還遼有功,向清政府簽訂《旅大租地條約》,租借25年。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日軍在旅順會戰後奪取旅順口軍港,1905年日俄簽訂《樸茨茅夫條約》,日本管治旅順和大連。1945年日本投降,根據雅爾塔協定,旅順港由蘇聯佔領,至1955年移交予中華人民共和國。
威海衛 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戰敗,日軍攻佔威海衛,佔領威海衛直到1898年。1898年,英國向清政府簽訂《訂租威海衛專條》,租借威海衛。1930年10月,中國收回除劉公島外的威海衛,置威海衛行政區,直屬國民政府行政院。劉公島至1940年由英國移交中國。

歌曲使用

李海鷹在1997年作曲、容韻琳領唱、中國中央電視台製作的大型電視紀錄片《澳門歲月》主題曲亦使用此組詩——《七子之歌·澳門》[1]


參考文獻

  1. ^ 李海鹰:七子之歌,它唱出了亿万中国人的心声 / 唱响40年. 搜狐網. 2018-12-28 [2019-11-24] (簡體中文).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