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五派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4年7月28日) |
八一五派是中國重慶文化大革命中的派別,出版報紙有《815戰報》、《山城戰報》。
歷史
重慶最早的較大學生造反派組織是重慶大學八一五戰鬥團,得名自1966年8月15日重慶大學學生與市委書記辛易之衝突。自「八二八」事件(1966年8月28日重大學生與民辦學校教師的衝突事件)後,重慶市造反派以「八一五好得很」為口號,統稱為「八一五派」。
1967年1月24日至26日,重慶50多個群眾組織組成以五十四軍代表為首的「重慶市無產階級革命造反聯合委員會籌備會」,宣佈奪取重慶市黨政機關一切權力。2月8日,「革聯會」(全稱「重慶市無產階級革命造反聯合委員會」)宣告正式成立。
反革聯會一派因其「砸爛革聯會」的立場而被稱為「砸派」(1967年7月改稱「反到底派」)。1967年4月後「砸派」迅速壯大。支持革聯會的一派仍被稱為「八一五派」。兩派陷入激烈武鬥。
12月,《山城戰報》、《815戰報》發表編輯部文章《大局已定,八一五必勝──評四川時局》(實際作者為《815戰報》主編周孜仁)。反到底派連續組織文章批判此文。此文引起毛澤東關注,1968年3月15日,周恩來接見四川省革委會籌備小組和駐軍代表,說:「毛主席看了許多小報。重慶『八一五』的《大局已定,八一五必勝》,主席說叫『反到底』批得一塌糊塗。」
1968年10月15日,重慶市革命委員會在重慶市人民大禮堂舉行「兩大派革命群眾組織撤銷總部,掀起斗、批、改新高潮誓師大會」,兩派宣告自即日起撤銷各自的總部。
性質
有人指責「八一五派」為「新老保」,何蜀認為,出現「反到底派」後,兩派性質不能再用「革」「保」、「造反」「保守」簡單區分。
參考
擴展閱讀
- 周孜仁,《紅衛兵小報主編自述——中國文革四十年祭》,美國溪流出版社,2006年。(作者是重慶大學八一五戰鬥團的《八一五戰報》主編,曾寫作《大局已定,八一五必勝》。)
- 黃榮華回憶、何蜀整理,《我怎麼成了「江青的乾女兒」——原重慶市革命委員會委員、八一五派代表黃榮華自述》,香港:中國文化傳播出版社,2013年。(文革爆發時作者是重慶長江電工廠工人,曾任廠八一五聯合指揮部常委、重慶市革命委員會委員。)
- 陽增泰回憶,何蜀整理、註釋,《寫給歷史的交待——原重慶八一五派「文攻武衛總司令」自述》,中國文化傳播出版社,2014年。(文革爆發時作者是重慶朝陽電機廠調度員,曾任重慶八一兵團總部主要負責人、重慶市革命造反聯合委員會常委、八一五派工總部主要負責人、八一五派「文攻武衛總司令」。)
- 黃肇炎,《嘉陵舊夢——一個大學生造反派的成長記憶》,中國文化傳播出版社,2014年6月。(作者曾任重慶大學八一五戰報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