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噍吧哖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噍吧哖社大武壠語:Tamani、Tapani;臺灣話Ta-pa-nî)又名礁吧哞社,為一大武壠族部落,是大武壠社的從屬部落之一。該社族人原居於今臺南市新化區那拔里,後遷至玉井區玉井里、沙田里、竹圍里,再移居竹圍里之「番仔厝」,最後遷至臺南市楠西區龜丹。[1]乾隆初年,噍吧哖社與大武壠頭社、大武壠二社組成大武壠社,共同遷徙至楠梓仙溪流域之甲仙一帶。[1]

文獻記載

Tamani 首次於 1650 年代以後出現在荷語文獻,於荷蘭東印度公司長官揆一(Frederick Coyet)呈巴達維亞總督之信函提到「噍吧哖番人,亦為下山(居住)大武壠人的一部份(zijnde ook een deel der afgecomene Tevorangers)」,可確證與大武壠族為同一族群。日本學者中村孝志翁佳音認為荷治時期記載之大武壠族部落 Tamani 即為噍吧哖社,由族語音譯為漢字的「噍吧哖(臺灣話Ta-pa-nî)」,日治時期以日文漢字改寫為「玉井(Tama-i)」。[2]

1650 年代末,部分大武壠社族人分別被勸令下山,遷居至臺南白河東山一帶的哆囉嘓社(Dorcko),後來成為清代登錄於志冊上的「大武壠派社」,包括噍吧哖與茅匏兩社族人亦奉命遷居至目加溜灣社,但下山居住的大武壠族人多少有適應不良的問題 —— 1661 年 2 月發生地震,一位噍吧哖社的頭人 Dapare(噍吧烈)趁機躲入山內,不願再下山回目加溜灣社居住,接受荷蘭的基督教教育與法律,並往北逃至嘉義阿里山境內的大龜佛(Tackka Poulangh),或往南與大路關(Terroquan)族人逃到山上,並得到卡那卡那富族人的相助。[2]

另見

參考資料

  1. ^ 1.0 1.1 許晉彰(2015)。《南瀛平埔族夜祭暨相關活動之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
  2. ^ 2.0 2.1 翁佳音. 初次噍吧哖事件──文獻再解析的必要. 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5-08-22 [2020-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3)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