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形監獄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謝洛美·邊沁所提出的圓形監獄藍圖,1791年
在古巴青年島特區新赫羅納的圓形監獄
新赫羅納監獄的內部
監視方法

圓形監獄(英語:panopticon),又稱環形監獄全景監獄,是監獄等公共設施的一種建築模型以及一種管控體系,由英國哲學家謝洛美·邊沁於1785年提出。

該建築由一個圓形大廳組成,中央設有百葉窗檢查室。這種設計的好處是只需一名警衛便能夠監視樓內的所有入住者(如囚犯、住院病人、被收容者等),而入住者則不知道自己是否正受到監視。儘管單一警衛不可能在同一時刻觀察所有囚犯的單間,但因囚犯不知何時會受到檢查,只好假設自己每時每刻都被監視,令他們在有效外力之下強迫自己遵守規矩。

其中一種設計如右圖所示:四周的環形建築分隔成一間間房間,房間的一端面向外界以便採光,另一端面向中間一座用於監視的高塔,這樣這座高塔中的監視人員可以時刻監視到任何一間囚室,而囚室中的犯人無法看到監視人員,會疑心自己時刻受到監視,惶惶不可終日。

謝洛美·邊沁描述它為︰

概念來源

基於費用考量,監獄管理者總想事情越少越好。因只需少量管理人員,作為最便宜的監獄,圓形監獄應運而生。邊沁的靈感取自巴黎的一所軍事學校,其建築物被設計為易於管理學生。邊沁的弟弟塞繆爾(Samuel)想出設計原型,意在解決人事間的複雜關係。邊沁再加入一些挑激人際互信的技術安排。

一個委員會要求邊沁參與改良刑法時,他說:「若讓我建立這樣的監獄,你們會看到它不需要花錢,不必使用國家一分錢」。

傅柯的比喻

1975年,傅柯把圓形監獄作為現代紀律社會的隱喻。紀律社會是在18世紀出現的,紀律是確保人類複雜性秩序的技術,其最終目的是在系統中保持順從性和實用性。紀律已經取代了前現代的國王社會,圓形監獄不應被理解為建築物,而應被理解為一種權力機制和政治技術。隨着公共處決的消失,在理性統治的社會中,作為懲罰的痛苦已逐漸消除。1970年代的現代監獄及其矯正技術植根於不斷變化的國家法律權力。在體罰的接受程度下降的同時,國家獲得了實施更細微的懲罰方法的權利,例如觀察法。

傅柯將現代權力比喻為一種製造精美的圓形監獄,這種圓形結構的建築把人的監視推到最高,但把管理的力氣降到最低。它的特點是:[1]

  1. 注視,即房間中的每個人都被看見,他們卻看不見監視他們的人。每個人都能看見每個人,相互注視,他們體驗到自己永遠是被監視的對象。因為永遠被人看着,所以能夠使人有紀律,永遠服從。
  2. 自我壓制,即人在這樣的監視和壓制下卻扮演着積極的角色,壓制自己、依照組織的規則,塑造自己的生活。人若是永遠不知道何時有人在檢查自己,就唯有假設自己是永久地被監視對象才會感到安全,他們會永遠警戒自己的行為,隨時依據組織設定的標準,評估自己的行為和姿態,成了自己的警衛。
  3. 積極的權力,積極的權力是指它構成或塑造了人的生活。一般的權力概念都認為權力在運作及效應上是壓制人的,主要體現剝奪、限制、否定等負面力量。圓形監獄提供了一種機制,其中每個人既是權力的主體又是權力的工具。

參考資料

  1. ^ Xu li ya.; 許莉婭. 個案工作 2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ISBN 978-7-04-036590-0. OCLC 91026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