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王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埃及王國
المملكة المصرية‎(阿拉伯語
Al-Mamlaka Al-Miṣreyya
1922年—1953年
國歌:"Eslami ya Misr" (1923–1936)
皇室頌歌Salam Affandina (1922-1953)
綠色:埃及王國 亮綠色:英埃蘇丹 淺綠色:1934年割讓給義屬利比亞
綠色:埃及王國
亮綠色英埃蘇丹
淺綠色:1934年割讓給義屬利比亞
首都開羅
常用語言阿拉伯語
宗教伊斯蘭教
政府君主立憲制
埃及國王 
• 1922-1936
福阿德一世
• 1936-1952
法魯克一世
• 1952-1953
福阿德二世
埃及首相 
• 1922年
Abdel Khaliq Sarwat Pasha(首任)
• 1952年-1953年
Hussein Sirri Pasha(末任)
歷史 
• 自英國獨立
1922年11月11日
• 埃及七月革命
1952年7月23日
• 共和國成立
1953年6月18日
面積
1927年3,500,000平方公里
1937年3,500,000平方公里
1947年3,500,000平方公里
人口
• 1927年
14177864
• 1937年
15920694
• 1947年
18966767
貨幣埃及鎊
ISO 3166碼EG
前身
繼承
埃及蘇丹國
埃及共和國
蘇丹共和國
今屬於 埃及
 蘇丹
 南蘇丹
 利比亞

埃及王國(阿拉伯語:المملكة المصرية‎;埃及阿拉伯語المملكه المصريه‎;英語:the Egyptian Kingdom),是埃及在1922年至1953年間的正式國號。在1936年英埃條約英語Anglo-Egyptian treaty of 1936簽訂之前,其僅名義上獨立,為英國的聯繫國,包括外交關係和軍事方面英國都佔據主導地位。法律上蘇丹是由共管的,但事實上,埃及雖然有名義上的治權但並不能脫離英國決策。1936年至1952年間,英國繼續保持其在埃及的軍事存在,直至1952年完成徹底撤軍。

自1882年起,埃及英國軍隊佔領,脫離奧斯曼帝國的控制。1914年成為「英國保護國」。1922年2月28日,英國承認埃及獨立,但仍保留對埃國防外交少數民族等問題的處置權。隨着從蘇丹國到王國的變化,在位的蘇丹福阿德一世的頭銜也從埃及蘇丹變成了埃及國王。在王國時期,蘇丹與埃及正式合併。然而,由於英國在蘇丹的主導地位,埃及並不能實際控制蘇丹。王國時期與埃及赫迪瓦時期和埃及蘇丹國時期一樣,埃及君主都被稱為「埃及和蘇丹」的統治者。

福阿德國王在位期間,保皇派與華夫脫黨和控制蘇伊士運河的英國人進行了鬥爭。這一時期還出現了其他的政治力量,像是共產黨(1925年)和穆斯林兄弟會(1928年),他們之後都在埃及有很大的影響力。

1936年,福阿德國王去世,他16歲的兒子法魯克繼承王位。1936年英埃條約英語Anglo-Egyptian treaty of 1936簽訂,其規定英國從埃及本土(不包括蘇丹)撤軍,對於蘇伊士運河區最終同意於1949年撤軍,但條約規定如果發生戰爭英國可以重新入駐。1942年阿布丁宮事件英語Abdeen Palace incident of 1942表現出了,埃及深受腐敗困擾,其臣民將法魯克視為英國的傀儡。再加上1948年至1949年第一次以阿戰爭的失敗,1952年以納賽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推翻法魯克王朝,成立「革命指導委員會」,掌握國家政權。法魯克將王位讓給了他年幼的兒子福阿德二世。1953年廢除君主制,成立埃及共和國。蘇丹的歸屬問題直到1953年才得到解決,埃及和英國同意在1956年給予蘇丹獨立。

埃及蘇丹國

在奧斯曼帝國統治期間,埃及地區先由埃及行省管轄,隨後又成為穆罕默德.阿里王朝治下的埃及赫迪夫國的一部分。

1914年,由於赫迪夫阿拔斯二世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支持奧斯曼帝國和同盟國,導致其被英國人廢黜,取而代之的是他的叔叔侯賽因·卡米勒。 奧斯曼對埃及的主權,自1805年以來僅僅為法律層面上的規定,現在正式終止,侯賽因·卡米勒被宣佈為埃及蘇丹,該國成為英國保護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

1919年,一些華夫脫黨人參加了1919年巴黎和會,並在會上主張埃及的獨立。他們中包括了日後成為埃及首相的薩德.扎格盧勒 帕夏。代表團隨後被逮捕並被流放至馬耳他島,這在埃及國內引起了反對逮捕代表團的遊行示威活動。

1919年3-4月,大規模的遊行示威逐漸演變為1919年埃及革命。1919年11月,英國向埃及派出了米爾納委員會,試圖平息當地局勢。1920年,米爾納勳爵向時任英國外交大臣的寇松勳爵提交了報告,建議用英埃之間的聯盟條約取代現行的保護國制度。

寇松於是同意與一支由扎格盧勒帕夏和阿德里帕夏(Adli Pasha)帶領的埃及代表團討論該提議。1920年6月,代表團抵達倫敦。8月,基本協議達成。1921年2月,英國議會批註了該協議,並要求埃及方面向英國派出一支全權代表團以達成最終協議。這支由阿德里帕夏率領的代表團於1921年6月抵達倫敦。但是,在1921年的帝國會議上,埃及代表強調埃及應保留對蘇伊士運河區的控制權。寇松無法說服內閣其他成員接受阿德里帕夏提出的條件,代表團只能在不滿中返回埃及。

1921年12月,在開羅的英國當局宣佈實行戒嚴並再次流放了扎格盧勒帕夏。這又一次激起了埃及人的遊行示威活動,並逐漸引起了暴力活動。1922年,為了避免進一步激起埃及人的民族主義情緒,在英國駐埃及高級專員艾倫比勳爵的建議下,英國承認埃及獨立,廢除了保護國制度。埃及蘇丹國更名為埃及王國,由阿卜杜勒·卡立克·薩爾瓦特帕夏擔任首相。但英國始終對於埃及的政治生活保有巨大的影響力,並促成了埃及的財政、行政和政府制度改革。英國保留了其對運河區的控制權、對蘇丹和埃及的對外保護權、對埃及的警察、軍隊、鐵路、通信的控制權以及對外國人、少數民族群體和當時地位尚未最終確定的蘇丹的保護權。

1924年,代表華夫脫黨的扎格盧勒當選為首相。他要求英國承認埃及對蘇丹的主權並同意尼羅河谷地區。1924年11月19日,英國駐蘇丹總督李.斯塔克爵士在埃及被刺殺,蘇丹爆發親埃及騷亂,英國要求埃及政府支付賠償並立即從埃及撤軍。扎格盧勒同意賠款,但並未同意撤軍要求,隨後辭職。[1]

英國承認埃及獨立

1922年英國正式承認埃及獨立後,侯賽因.卡米勒的繼任者,蘇丹福阿德一世將尊號由蘇丹變為國王。儘管如此,英國對於埃及事務依然保有強大的影響力,英國一直嘗試削弱埃及對於蘇丹的控制權。對於福阿德一世和埃及民族主義者來說,這是不可容忍的,埃及政府始終強調福阿德一世和他的兒子法魯克一世是「埃及和蘇丹的國王」。

第二次世界大戰

埃及政府在二戰期間生成埃及保持中立,埃及軍隊沒有參加二戰。實際上,英國一直將埃及當做對抗德國和意大利的基地,並最終戰勝了兩國。倫敦最核心的利益訴求是保留對東地中海的控制權,特別是保持對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以便商船通行和保持與印度和澳大利亞的軍事聯繫。[2]

埃及政府和埃及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扮演的角色相對次要。1939年9月戰爭爆發後,埃及宣佈戒嚴並和德國斷交。雖然埃及並沒有向德國宣戰,但在首相的支持下,埃及支援了英國的軍事行動。1940年,埃及與意大利斷交,但即使在意軍入侵埃及期間,埃及也未向意大利宣戰。法魯克國王實際上在交戰雙方間採取了中立立場,這一立場在埃及上層社會中十分流行。埃及軍隊並未參與戰爭。他們對參戰十分冷淡,軍隊高級軍官認為英國人佔據了埃及的領土,有些軍官甚至私下裏對軸心國流露出同情。[3]1940年6月,國王解除了與英國人關係不佳的阿里·馬希爾帕夏的首相職務。隨後,一個聯合政府成立並先後由無黨派的哈桑·薩布里帕夏和侯賽因·西里帕夏擔任首相。

1942年2月,無黨派政府發生危機。英國駐埃及大使藍浦生迫使法魯克國王成立一個華夫脫黨政府來替代侯賽因.西里帕夏的政府。1942年2月4日夜,英國步兵和裝甲兵包圍了阿卜丁宮,[4]藍浦生大使向法魯克遞交了最後通牒。法魯克國王被迫妥協,任命穆斯塔法·納哈斯為首相併隨後組建政府。但法魯克國王所遭受的屈辱,以及華夫脫黨與英國人合作掌權的行為,讓英國人和華夫脫黨失去了埃及人民和埃及軍隊的支持。[5]

二戰戰後時期

1947年,大部分英軍從蘇伊士運河區撤出(儘管英軍仍在運河區保留了一個軍事基地),但埃及國內的民族主義和反英情緒依然水漲船高。在第一次中東戰爭的慘敗後,埃及國內反君主制的情緒也在與日俱增。在1950年選舉,奉行民族主義觀念的華夫脫黨去的壓倒性勝利,國王不得已任命穆斯塔法·納哈斯為新任首相。1951年,埃及單方面廢除了1936年英埃同盟條約,要求所有英軍撤離蘇伊士運河區。

蘇伊士運河危機

按照BBC的說法,「1951年10月,英國和埃及政府間就駐紮在埃及國內的英軍數量產生矛盾。英國在10天內動員了6萬人以示回應,這被認為是二戰戰後最大的軍隊空運行動。」[6]

由於英國人拒絕從蘇伊士運河區的軍事基地撤出,埃及政府切斷了基地的水源,拒絕向軍事基地供應食物,宣佈抵制英貨,禁止埃及工人進入及地區並暗中組織游擊隊攻擊基地區。這導致基地區爆發了低烈度的軍事衝突。1952年1月24日,埃及游擊隊對蘇伊士運河區的英軍發動攻擊。在這一過程中,埃及警察向游擊隊提供了幫助。英軍在喬治.埃爾斯金將軍的指揮下發動回擊,在1月25日派出坦克和步兵包圍了伊斯梅利亞的埃及警察派出所,要求埃及警察在一小時內繳械投降。當地警察部隊指揮官向埃及內務大臣、納哈斯首相的親信福阿德.塞拉格丁(Fouad Serageddin)打電話請求指示。當時塞拉格丁正在浴室里抽雪茄。他下令警察部隊戰鬥至「最後一人一彈」。最後,派出所被英軍夷平,43名埃及警察和3名英軍士兵陣亡。伊斯梅利亞事件激怒了埃及人。次日,1952年1月26日,埃及國內爆發了被稱為黑色星期六的反英衝突,焚毀了由伊斯梅爾帕夏仿照巴黎風格建設的開羅城。法魯克國王將黑色星期六衝突歸咎於華夫脫黨,於次日解除了納哈斯的首相職務,由阿里·馬希爾帕夏接任。

覆亡

1952年7月23日,穆罕默德·納吉布賈邁勒·阿卜杜-納賽爾率領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7月23日革命,推翻了法魯克國王的統治。7月26日,法魯克國王遜位於他七個月大的兒子福阿德二世。同日晚6點,法魯克同包括福阿德二世在內的其他皇室成員一道乘皇家遊艇離開埃及。依照慣例,穆罕默德.阿卜杜.莫內姆王子(Prince Muhammad Abdel Moneim)組建了攝政委員會。但攝政委員會只是在名義上擁有權力,實權掌握在由納吉布和納賽爾領導的革命指揮委員會( Revolutionary Command Council)手中。 熱切期待改革的工人們於1952年8月12日在道瓦爾城發動的起事被平息,兩人被判死刑。在一段短暫的文官統治後,自由軍官組織於1953年6月18日廢除了君主制,廢除1923年憲法,宣佈埃及成為共和國。納吉布擔任埃及共和國首任總統、總理、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納賽爾擔任副總理。

人口結構

埃及人是埃及王國的主體民族,但埃及境內同樣生活着數以千計的希臘人、猶太人、意大利人、馬耳他人、亞美尼亞人和黎巴嫩人。他們的社區被稱為穆塔馬斯倫(Mutamassirun)。這些外國人在埃及社會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們也被埃及民族主義者視為同胞。他們大多在1950年代離開埃及。在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後,法國和英國國民被驅逐出埃及,他們只被允許攜帶1件行李和20埃及鎊現金離境。

參考資料

  1. ^ 1 Michael T. Thornhill, "Informal Empire, Independent Egypt and the Accession of King Farouk." Journal of Imperial and Commonwealth History 38#2 (2010): 279-302.
  2. ^ Steve Morewood, The British Defence of Egypt, 1935–40: Conflict and Crisis in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 (2008).
  3. ^ S. K. Rothwell, "Military Ally or Liability? The Egyptian Army 1936–1942." Army Quarterly & Defence Review 128#2 (1998): 180-7.
  4. ^ 存档副本. [2023-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1). 
  5. ^ Marlowe, A History of Modern Egypt and Anglo-Egyptian Relations, 1800–1953 (1954) pp. 315–19
  6. ^ Parkes, Pamela (2016-10-23). "The Suez Emergency: The forgotten war of the conscript soldier". BBC News. Retrieved 2021-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