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協奏曲 (埃爾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埃爾加和比阿特麗斯·哈里森錄製協奏曲(1920)。注意照片中的聲學錄音喇叭。

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作品85)是愛德華·埃爾加最後的著名作品,也是一系列大提琴獨奏曲目的奠基石。1960年代,傑奎琳·杜·普雷(Jacqueline du Pré)錄製的唱片引起了公眾的想像,並成為暢銷之作。

埃爾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創傷中創作了這部作品。本作品的曲趣與抒情、熱情的小提琴協奏曲(作品61)大異其趣,在很大程度上充滿沉思,如同輓歌一般。

歷史

1900年,埃爾加與布羅德斯基四重奏的大提琴手卡爾·福克斯(Carl Fuchs)就訂有寫作大提琴協奏曲的協議,福克斯後來曾與埃爾加通信,提醒他這個協議。[1] 1903年,大提琴家保羅·格呂默(Paul Grümmer)代為口頭重申了這一要求,1906年並書面再次強調了這一要求。由此,埃爾加的創作動機可說由來已久。[2][3]

受限於戰事,戰時的埃爾加產出相當有限。1918年,埃爾加在倫敦進行了一次手術,切除了受感染的扁桃體,這對一個61歲的男性來說很危險。恢復意識後,埃爾加夫婦返回了薩塞克斯郡菲特爾沃思(Fittleworth, Sussex)附近的隱居小屋「布林克威爾斯」(Brinkwells),他要來了鉛筆和紙,並寫下了協奏曲第一個樂章的著名旋律。這年,埃爾加創作了三部室內樂作品[註 1]。他的妻子指出,這些作品已經與他以前的作品明顯不同。隨着一次大戰在11月大抵宣告結束,作曲家夫婦返回了北倫敦的漢普斯特德(Hampstead),而在上述的三部室內樂作品於翌年春季首演後,埃爾加開始積極完成大提琴協奏曲的創作。[4] 1919年的5月至6月間,他戮力於創作,在大提琴家費力克斯‧莎蒙德(Felix Salmond)的技術協助下,整部協奏曲在8月份宣告完成。艾爾加將作品獻給悉尼‧科文(Sydney Colvin)夫婦,做為「友誼的紀錄」。[註 2][5]

1919年10月27日,大提琴協奏曲於倫敦交響樂團1919–20季的開幕音樂會上首演,演出很是慘敗。除作曲家指揮的協奏曲外,其餘的曲目由長期旅俄的阿爾伯特·科茨(Albert Coates)指揮。似乎是為了彰顯「主權」,科茨在排練斯克里亞賓的《狂喜》時,過份地佔用了本就有限的排練時間。埃爾加夫人對此寫道:「那殘酷的自私自利的野蠻人⋯⋯殘酷的科茨不停排練。」[6] 觀察家報的評論家歐內斯特·紐曼(Ernest Newman)寫道:「在排練不足的一周內一直有謠言。無論作出什麼解釋,沮喪的事實仍然存在:從未有如此偉大的樂團,演出如此可悲⋯⋯該作品本身就很是可愛、非常簡單——過去幾年埃爾加的音樂中孕育着的簡單——但其簡單中卻蘊藏着深厚的智慧和美感。」[7] 儘管如此,埃爾加並未責怪他人,擔綱獨奏的莎蒙德後來亦再次為他演奏。[8] 埃爾加曾表示,如果不是因為莎蒙德的辛勤準備,他本來會從音樂會上完全撤回這首作品。 [9]

這首協奏曲可以和第1號交響曲對比:交響曲在首演僅一年多的時間裏,已經在全球範圍內進行了一百場表演;大提琴協奏曲在倫敦超過一年之內沒有第二次表演。[10] 此外,這首大提琴協奏曲是埃爾加身後唯二的協奏曲作品。[註 3] 作品的總譜於1921年正式出版(倫敦,諾維洛),手稿現藏於皇家音樂學院。

分析

此曲寫作時,正值幾首室內樂作品獲得成功,這首大提琴協奏曲反而更富有「室內樂式」的色彩。此外,全曲沒有一個樂章是以嚴肅的奏鳴曲快板曲式寫成,也凸顯了其近人的一面。

配器

  • 獨奏大提琴

依照工具書《管弦樂作品手冊》指示,上述之配器可簡記為"2 2 2 2—4 2 3 1—tmp—str"[11]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樂團的配置與小提琴協奏曲相仿,其配器卻十分精巧,少有全體齊奏的時刻。

結構

  1. 慢板-中板(Adagio – Moderato,演奏時長約8:00)
  2. 緩板-非常的快板(Lento – Allegro molto,約4:30)
  3. 慢板(Adagio,約4:50)
  4. 快板-中板-非進行曲式的快板-稍微漸慢-慢板(Allegro – Moderato – Allegro, ma non-troppo – Poco più lento – Adagio,約11:30)
第一樂章

第一樂章是三段體,並帶有一個引入段。它以獨奏大提琴的宣敘調開頭,這個旋律也被使用在與次一樂章的銜接處。緊接着則是單簧管,巴松管和號角的簡短回答。

 
 \relative c' { \set Staff.midiInstrument = #"cello" \clef bass \numericTimeSignature \time 4/4 \key e \minor \tempo "Adagio" 4 = 56 <b e, g,>2\downbow\ff-^_"nobilmente" <e g, b, e,>\downbow-^ | \stemDown <d e, g, c,>8\downbow\sf[ c] b[ c] <a fis b, dis,>4\sf }

接着是一個隨興發揮的大提琴獨奏。然後,中提琴以中板奏出一個主旋律,再移交給獨奏大提琴來重複。埃爾加認為這是屬於他的曲調:「如果你聽到有人在馬爾文山附近用口哨吹着這曲調,那就是我。」[12]

 \relative c' { \set Staff.midiInstrument = #"cello" \clef treble \key e \minor \tempo "Moderato" \time 9/8 fis4(\p g8 fis4 a8 b4 a8) | g4( e8 d4 e8 c4 b8) | a4 }

弦樂部分第三次奏出主題,然後獨奏大提琴將其修改為一次極響的重述。 樂團隨即重複;之後,大提琴最後展示一次主題,直接進入E大調的中間抒情部分。

 \relative c' { \set Staff.midiInstrument = #"cello" \clef bass \time 12/8 \key e \major gis8.\mf( a16 gis8) cis4(\< fis8\!) fis4.\> e\! }

這處將樂曲過渡到類似於第一部分的重複。此重複省略了極響的大提琴獨奏重述,並直接進入次一樂章。

第二樂章
manuscript music score, faded with age
協奏曲第二樂章開幕的手稿片段

第二樂章以快速漸強開始,加以獨奏大提琴撥弦奏出的主題。然後,獨奏發揮了快板部分的主要動機。

 \relative c' { \set Staff.midiInstrument = #"cello" \clef bass \key e \minor \tempo "Allegro molto" 4 = 138 \numericTimeSignature \time 4/4 b16-.\pp b-. b-. b-.\< b( d) d\! d d( b) b\> b b( a) a a\! | b4 }

撥弦奏出的和弦跟進。有一個簡短的華彩,緊隨着的是十六分音符和和弦。 之後,一處漸慢直接引出一個詼諧曲式的部分,直到結束。

第三樂章

緩慢的第三樂章以抒情的旋律開始、結束,一個主題貫穿整個樂章。

 \relative c { \set Staff.midiInstrument = #"cello" \clef bass \time 3/8 \tempo "Adagio" 8 = 50 \key bes \major d8(\p\< f) bes\! | f'\>( fis g^"ten")\! | r bes,( c) | d4( f8)^"ten"\> | r\! g,( a) | bes4( d8)^"ten"\> | r\! bes-_\pp a-_ | f4 }

第三樂章的結尾直接接入終曲(再次地,沒有曲間暫停)。

第四樂章

第四個樂章以另一個快速漸強展開,以激烈的強音結束。大提琴獨奏處另一個宣敘調和華彩。該樂章的主題崇高、莊嚴,但有許多沉音列,調性變化大。

 \relative c' { \set Staff.midiInstrument = #"cello" \clef treble \time 2/4 \key e \minor \tempo "Allegro, ma non troppo" 4 = 108 e8\ff_"risoluto" r \slashedGrace { e( } g4-^) | \grace { fis16[( g] } fis8-!) e16 fis d8 c16 d | b8-> r \slashedGrace { b( } d4-^) | \grace { c16[( d] } c8)-ł| b16 c a8 b16 c | b8-> }

樂曲結束之前,速度減慢,進入一個稍慢(più lento)的部分,其中出現了一組新的主題。

 \relative c' { \set Staff.midiInstrument = #"cello" \clef treble \time 3/4 \key e \minor \partial 4*1 ees4\ff | des'^"ten"\sf c bes8\> g | bes4^"ten"\sf\! aes }

此後速度繼續減慢,直到第三樂章的速度,並且重述第三樂章的主題。 這個速度仍持續減緩,直到停滯不前,維持在一個和弦上。最後,獨奏大提琴再次奏出第一樂章的宣敘調,隨後轉入重申第四樂章的主題,最後由三個和弦倏忽結束全曲。

錄音作品

埃爾加本人與比阿特麗斯·哈里森(Beatrice Harrison,大提琴獨奏者)在1919年12月採用聲學錄音工藝進行了片段的錄製,這是此曲的第一份錄音。哈里森與埃爾加另於1928年製作了完整的全曲錄音(電子錄音,用了僅一個碳纖維麥克風)。

傑奎琳·杜·普雷(Jacqueline du Pré)於1965年與約翰·巴比羅利爵士(Sir John Barbirolli)及倫敦交響樂團(EMI)一起錄製了一份著名的唱片。杜普蕾的錄音因其熱烈的情感和紮實的技術而廣受讚譽。[13] 巴比羅利本人從一開始就與協奏曲有多少的聯繫:他曾是1919年首演樂團的大提琴部成員,他也是最早的表演者之一,與丹·戈弗雷爵士(Sir Dan Godfrey)領導的伯恩茅斯市樂團合作。 [14]

1985年,英國大提琴家朱利安·勞埃德·韋伯(Julian Lloyd Webber)與耶胡迪·梅紐因爵士指揮的皇家愛樂樂團錄製了該協奏曲。該唱片被埃爾加學者傑羅德·諾斯羅普·摩爾(Jerrold Northrop Moore)在BBC音樂雜誌上譽為「最佳版本」,並獲得1985年全英音樂獎的「最佳古典唱片」獎項。[15]

BBC Radio 3的特色「建立圖書館」(Building a Library)已經對協奏曲的所有現存版本進行了三次比較評論。《企鵝錄製古典音樂指南》 (2008年)有三頁對作品的評論。 唯一獲得BBC和《企鵝指南 》最高推薦的唱片是杜普蕾於1965年與倫敦交響樂團及巴里波利錄製的唱片。其他英國廣播公司和《企鵝指南》都讚揚的版本有比阿特麗斯·哈里森(Beatrice Harrison,1928);[16] 史蒂芬·伊瑟利斯(Steven Isserlis,1988); [17] 馬友友(1985)和特魯斯·莫爾克(TrulsMørk,1999)。[18] [19]

軼事

  • 在錄音休息期間,時年20歲的杜普蕾離開錄音室,返回時發現一群當地的音樂家和評論家聚在一起,聽說有一位大明星在錄音。 據說羅斯特羅波維奇聽到她的錄音後,就從他自己的曲目單中刪除了該作品。[20] 在被問及為何埃爾加協奏曲為何不在他的保留曲目中時,羅斯特羅波托維奇說:「我的學生傑奎琳·杜·普蕾演奏得比我好得多。」[21]

註解

  1. ^ 指E小調鋼琴與小提琴奏鳴曲(作品82),E小調弦樂四重奏(作品83),以及A小調鋼琴五重奏(作品84)。
  2. ^ 「Your friendship is such a real and precious thing that I should like to leave some record of it.」科文是藝術品收藏家,亦是艾爾加信任的好友。
  3. ^ 另一首協奏曲作品則是小提琴協奏曲(作品61,1910年)。這首作品可說是艾爾加的顛峰之作,由弗里茨‧克萊斯勒(Fritz Kreisler)所擔綱的首演,吸引了滿座慕名而來的聽眾。

參考資料

參照
  1. ^ Jerrold Northrop Moore, Elgar A Creative Life, p. 29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etrieved 26 March 2017
  2. ^ Moore, p. 40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etrieved 26 March 2017
  3. ^ Moore, p. 74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etriever 26 March 2017
  4. ^ Steinberg, M. The Concerto: A Listener's Guide, Oxford (1998) pp. 185–89.
  5. ^ McVeagh, Diana. Edward Elgar: His Life and Music. London. 1955: 67. 
  6. ^ Lloyd-Webber, Julian, "How I fell in love with E E's darling",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The Daily Telegraph, 17 May 2007; and Anderson, Keith, Liner notes to Naxos CD 8.550503, Dvořák and Elgar Cello Concertos (1992), p. 4
  7. ^ Newman, Ernest, "Music of the Week", The Observer, 2 November 1919
  8. ^ Reed, p. 131
  9. ^ Stevenson, Joseph. Felix Salmond: Biography. Allmusic. [23 June 2007]. 
  10. ^ The Observer, 16 January 1921, p. 15
  11. ^ Daniels, David. ORCHESTRAL MUSIC: A Handbook. 3rd ed. Lanham: Scarecrow Press, Inc. 1996: 133. ISBN 0-8108-3228-3. 
  12. ^ Benjamin Zander, Cello Master Classes on the Cello Concerto, 2015.
  13. ^ See, e.g., March, p. 424
  14. ^ Some sources state that Barbirolli gave the second performance of the concerto, but the original soloist, Felix Salmond, gave the work its second performance, with the Hallé in Manchester on 20 March 1920, and Beatrice Harrison also played the solo part before Barbirolli did: see Kennedy p. 40. Reviewing Barbirolli's 1921 performance, The Musical Times commented, "Signor Giovanni Barbirolli was not entirely equal to the demands of the solo music, but his playing unquestionably gave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pleasure." See The Musical Times, 1 March 1921, p. 195
  15. ^ Julian Lloyd Webb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PO, Philips 416354-2
  16. ^ Beatrice Harrison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2-08-01, Building a Library, BBC Radio 3, accessed 24 October 2010
  17. ^ Steven Isserlis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2-07-28, Building a Library, BBC Radio 3, accessed 24 October 2010
  18. ^ Yo-Yo Ma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2-07-19, Building a Library, BBC Radio 3, accessed 24 October 2010
  19. ^ March, pp. 424–26
  20. ^ Lebrecht, pp.208–09
  21. ^ Conversation with Mstislav Rostropovich. www.cello.org. [2019-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9). 
文獻
  • Kennedy, Michael. Barbirolli, Conductor Laureate: The Authorised Biography, MacGibbon and Key, London, 1971. ISBN 0-261-63336-8
  • Lebrecht, Norman (2007). The Life and Death of Classical Music, New York: Anchor Books. ISBN 978-1-4000-9658-9
  • March, Ivan (ed) (2007). The Penguin Guide to Recorded Classical Music 2008. London: Penguin Books. ISBN 978-0-14-103336-5
  • Reed, W.H. Elgar. London: Dent. 1946. OCLC 8858707.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