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大學分校
1978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天津市為了擴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而建立的一批由天津市各委辦局管轄的走讀制大學分校。由於走讀制大學分校在一定程度上由南開大學和天津大學指導,因此,1978年建立的分校均掛南開大學或天津大學的名義,但實際上與南開大學和天津大學並無隸屬關係[1]。興辦市屬大學分校的做法得到鄧小平的肯定,並在北京等地乃至全國範圍內推廣[2]。
成立
1978年2月28日,國家計委、教育部決定擴大招生,下發了《關於普通高等學校試行招收走讀生和增加招生名額的通知》。1978年5月,林乎加調任天津市委第一書記。由於,天津市的招生名額過少,且人才缺口較大,天津市希望教育部直屬的南開大學、天津大學能夠支持天津市增減幾所走讀制大學分校。但,教育部對走讀制大學分校是否可行有疑慮[2]。天津市委決定自籌經費設立大學分校,在完成當年國家下達的招生任務的基礎上,擬擴大招生8000至10000人。最終,實際新增錄取6664人[1]。
大學走讀制分校的校舍及教學等問題採取由市內六區及塘沽、漢沽各騰出一所中學校舍辦分校,原中學的學生疏散到附近中學上學;挖掘天津大學和南開大學等老校的師資、教學實驗器材潛力、採用電化教學手段並設輔導教師;學生全部實行走讀制,畢業後由天津市統一分配。
最終確定將和平區衛津路中學改建為南開大學第一分校;河北區第九十四中學改建為南開大學第二分校;漢沽區第三中學改建為南開大學第三分校;南開區第五十七中學改建為天津大學第一分校;河西區第二十二中學改建為天津大學第二分校;紅橋區天津中學改建為天津大學第三分校;河東區第八中學改建為天津大學第四分校;塘沽區第十三中學遷到西林村小學校址改建為天津大學第五分校。
同月,為加強對天津市各大學分校的領導,在中共天津市委成立了天大、南大分校領導小組。天津市委第二書記黃志剛任組長,胡昭衡、王恩惠、王金鼎為副組長,成員有天大、南大和有關局負責人,下設分校辦公室,統籌8所分校的工作。8月13日,時任中共中央副主席鄧小平對天津興辦「大學分校」做出批示:「可以讓天津辦,創點經驗。」
後續
1979年11月27日,天津市的大學分校進行了一次大規模調整。南開大學一分校更名南開大學分校,南開大學第二分校和南開大學第三分校合併成為天津大學化工分校,天津大學第一分校更名為天津大學分校;天津大學第二分校與天津大學第三分校合併,成立天津大學理工分校;天津大學第四分校更名為天津大學建築分校。同時,天津大學機電分校成立,隸屬天津市第一機械工業局;天津市冶金工業學校更名為天津大學冶金分校,隸屬天津市冶金局。
1981年,天津理工學院在天津大學理工分校的基礎上正式成立。
1982年底,天津大學化工分校改建為天津職業大學,是天津市最早興辦高職教育的學校,並獲得了世界銀行貸款[3]。
1985年8月1日,天津市高教局決定,將天津理工學院土木系整建制劃歸天津大學建築分校。
1987年4月2日,天津市高教局主持召開天大建築分校改建為城市建設學院的論證會,同意將「天大建築分校」改建為「天津城市建設學院」。 12月15日,國家教委批准在天大建築分校的基礎上正式成立天津城市建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