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
天麻 | |
---|---|
紅天麻的花序,攝於日本福島縣會津地方 | |
科學分類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單子葉植物 Monocots |
目: | 天門冬目 Asparagales |
科: | 蘭科 Orchidaceae |
亞科: | 樹蘭亞科 Epidendroideae |
族: | 天麻族 Gastrodieae |
亞族: | 天麻亞族 Gastrodiinae |
屬: | 天麻屬 Gastrodia |
種: | 天麻 G. elata
|
二名法 | |
Gastrodia elata | |
變型 | |
異名 | |
|
天麻(學名:Gastrodia elata),又名赤箭、離母、煨天麻、鬼督郵[2]、神草、獨搖芝、赤箭脂、定風草、合離草、獨搖、自動草、水洋芋、明天麻等[3],為蘭科天麻屬植物,種加詞elata意為「高的」,所以又翻為高赤箭。[4]
形態
天麻為多年生腐生直立草本,地下根狀莖成塊莖狀,長8-12厘米,直徑3-5厘米,最大可達7厘米,橢圓形,表面多麻點、皺紋和輪節。莖直立,高0.3-1米,最大者可達2米,橙黃色、黃褐色、灰褐色或藍綠色,圓柱形,無綠葉,葉鱗片狀,互生,膜質,下部鞘狀抱莖。
花淡黃綠或橙紅色,莖頂生20-50朵,總狀花序,長5-30厘米,最長可達50厘米,開花順序從下自上。花苞片膜質,長披針形,長1-1.5厘米;花梗和子房長0.7-1.2厘米,略短於花苞片;花扭轉,橙黃、淡黃、藍綠或黃白色,近乎直立;萼片與花瓣合生成斜壺狀花被筒,花被筒長約1厘米,直徑5-7毫米,口部斜形,頂端5裂,兩側萼片合生處裂深達5毫米;外輪裂片為離生萼片,三角卵形,先端鈍;內輪裂片為離生花瓣,長圓形,較小;唇瓣白色,長卵圓形,長6-7毫米,寬3-4毫米,先端3裂,基部貼緊蕊柱足末端,具一對肉質胼胝體,胼胝體連接花被筒內部,上部離生,具乳突,邊緣具不規則深齒;蕊柱長5-7毫米,具短蕊柱足,子房下位,倒卵形,子房柄扭轉,柱頭3裂;花葯較大,近頂生,花粉團2個,粒粉質,由可分的小團塊組成,無花粉團柄和粘盤。由於天麻遠看似一支赤色的箭,故又名赤箭。[5]
蒴果每株約30枚,長圓形或倒卵形,長1.2-1.8厘米,寬8-9毫米。種子多數,2-4萬粒每果,極小,粉末狀。花期6-7月,果期7-8月。[6][7]
變型
天麻共分5個變型,分別是原變型紅天麻(Gastrodia elata f. elata)、烏天麻(Gastrodia elata f. glauca S.Chow (1983))、綠天麻(Gastrodia elata f. viridis (Makino) Makino (1940))、黃天麻(Gastrodia elata f. flavida S.Chow (1983))、松天麻(Gastrodia elata f. alba S.Chow (1983)),這幾個變型的劃分主要是由周鉉確定的。[8]
紅天麻又名水紅稈天麻,株高1.5-2米,根狀莖棒槌形或啞鈴型,最重達1千克,含水量達85%,莖橙紅色,花淺薑黃色,略帶淡綠色,花期4-5月,分佈於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綠天麻又名青天麻,株高1-1.5米,根狀莖橢圓形或倒圓錐形,節較密,最重達0.6千克,含水量達70%,莖淡藍綠色,花淡藍綠或白色,較為少見,花期6-7月,分佈於中國東北至西南各省;烏天麻又名鐵杆天麻,株高1.5-2米,或者更高,根狀莖橢圓形或卵圓型,節較密,最長可達15厘米或更長,最重達0.8千克,含水量達60-70%,莖灰褐色,花藍綠色,花期6-7月,果實形狀不同於其他品種,為棱形或倒楔形,分佈於雲南東北部至西北部、貴州西部;黃天麻又名草天麻,株高1米或以上,根狀莖長橢卵形,最重達0.5千克,含水量達約80%,幼嫩莖淡黃綠色,成熟莖淡黃色,花淡黃色,花期4-5月,分佈於雲南東北部、貴州西部、河南、湖北;松天麻株高約1米,根狀莖梭形或圓柱形,含水量達90%以上,莖微黃色,花淡黃或白色,花期4-5月,常見於松櫟林下,分佈於雲南西北部。在這幾種天麻中,紅天麻種子發芽率和產量高,適應性和耐旱性強,烏天麻塊莖繁殖率、種子發芽率和產量均較低,但含水量低,干品質量好,因此紅天麻和烏天麻均是較常栽培的優良品種,其中紅天麻栽培最為廣泛,而綠天麻品質雖好,但較為稀少。[6][9]
分佈
分佈於尼泊爾、不丹、印度、日本(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10])、朝鮮、西伯利亞、台灣以及中國大陸的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生長於海拔400-3200米的地區,多見於疏林下、林中空地、林緣、灌叢邊緣。[11]天麻的根狀莖為珍貴的中藥材,目前已由人工廣泛栽培。
腐生習性
天麻是菌異營植物,需與蜜環菌(Armillaria mellea)等木腐菌共生,因為其無根和綠葉,自身不含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只能靠分泌溶菌酶來消化蜜環菌菌絲,以吸收營養。蜜環菌從根狀莖的表皮細胞侵入,但表皮層和中柱層之間有一個隔離抑菌區,稱為空腔細胞區,阻止了菌絲的繼續侵入,而且天麻含有天麻抗真菌蛋白(Gastrodia anti-fungal protein, GAFP, gastrodianin),這種蛋白在蜜環菌等真菌侵染時能積累於根狀莖的表皮細胞,對它們的侵染產生強烈的抑制作用[12],這樣根狀莖就不會腐爛,天麻就能很好的利用侵入表皮深層的蜜環菌菌絲來攝取營養。由於GAFP能強烈抑制多種真菌的生長,其基因已被克隆並轉入農作物中進行研究,以增強作物的抗真菌特性。[13]
天麻的無性繁殖通過營養繁殖來實現,首先根狀莖會長出營養繁殖莖(俗稱天麻脖子),之後營養繁殖莖上會長出新的小根狀莖(新生麻)。冬季時,天麻營養消耗殆盡,已經沒有能力消化蜜環菌,但此時蜜環菌仍活躍,此時天麻會加厚新生麻的細胞壁木栓層來防禦,這樣新生麻雖被蜜環菌的菌索包圍,但仍不會腐爛。但是,如果自然環境惡劣,天麻的新生麻仍會被蜜環菌侵蝕,發生腐爛。[14]新生麻長出以後,母天麻的組織就逐漸衰老,失去消化菌絲的能力,這時蜜環菌就會將母天麻當作營養來源,母天麻隨後會漸漸腐爛,新生麻就會脫離母體,繼續利用侵入表皮的蜜環菌菌絲攝取營養以生長。[7]
新生麻一般分為箭麻和白頭麻兩種。箭麻頂端有紅色芽嘴,可以採收加工,若不採收,則可用於有性繁殖,收穫種子;白頭麻簡稱白麻,芽嘴小且為白色,小如米粒者稱為米麻,均不能用於有性繁殖,而是用來作為翌年的麻種,用於分生出更多的箭麻和白頭麻。[15]
天麻種子的萌發也需要真菌,主要依靠小菇屬(Mycena)的幾種共生真菌幫助萌發,包括紫萁小菇(Mycena osmundicola)、蘭小菇(Mycena orchidicola)、開唇蘭小菇(Mycena anoectochila)、石斛小菇(Mycena dendrobii)等。
保護
天麻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為易危物種,並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附錄Ⅱ中,同時也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二批)》中,為Ⅱ級保護植物。[16][17]
栽培
天麻需要與真菌蜜環菌共生在腐爛的木頭上 ,依賴真菌菌絲入侵根系吸取營養。因此就需要選好生長蜜環菌的木材,而木質堅硬的粗木是較為適合的,可選擇水青岡、櫟樹、樺樹、榿木、栗樹等樹種。選擇好樹種後,將木材截成大段,每隔十多厘米砍出一小口,整體呈魚鱗狀排列。接種蜜環菌後,將段木排成兩層於坑中,層間填充腐殖土,保持適當溫度和濕度,經2-4個月後即可長出蜜環菌,然後清除腐爛的蜜環菌,保留生長良好的蜜環菌,播種時將麻種栽於兩層菌材間,重新填好土即可。若用種子或蒴果進行有性繁殖,也可採用上述的方法,只需在播種時,於兩層菌材間多放一些樹葉和腐殖土等覆蓋物即可。天麻從10月中旬至翌年4月處於休眠期,因此採收應在此時段內進行,而播種的時間應選在10月中旬左右。[7][15][18]
藥用
天麻為珍貴藥材,中國諸多藥典中均有記載,《本草綱目》記載,「天麻,乃肝經氣分之藥」[19]。藥用天麻為植物天麻的乾燥塊莖,為長橢圓或長條形,多皺褶,氣特異,味甘,微辛[20],主要分佈在四川、雲南等地。天麻性味甘、辛、平、無毒,歸肝經,能息風止痙、平肝陽、祛風通絡,有治療驚厥、抽搐拘攣、眩暈、頭痛、半身不遂、肢體麻木、風濕痹痛等功效,可3-10克煎湯內服,或入丸、散、研末吞服,每次1-1.5克,不過氣血虛證嚴重者需慎用。[20]
天麻中含有天麻苷等有藥效的成分,現代醫學認為其有抗驚厥、健腦、延緩衰老、鎮靜、安眠、抗炎、提高免疫力、降血壓等藥理保健作用。[21]
採收加工
天麻可根據採收季節分為冬麻和春麻,冬麻即為在冬季採收的天麻,一般來說冬麻質佳。成品中藥天麻是由箭麻經過洗淨、去皮、水煮、烘乾後得到的,需洗去箭麻表面污物,削去鱗片和粗皮後,投入沸水烹煮10-20分鐘,至天麻完全呈半透明狀時停止,最後將天麻小火烘乾至含少量水,壓平,即得成品天麻。[15][18]
藥材性狀
天麻為橢圓體,顏色為灰色或棕色,長度為3-15厘米,寬1.5-6厘米,表面有環紋,且具有三角形的鱗片,習稱為「蟾酥皮」。而天麻藥材中冬麻的頂端有紅棕色或深棕色的乾枯芽苞,習稱「鸚哥嘴」或「紅小辮」;春麻的頂端有空心的莖基,俗稱「蘆根蒂」。藥材的底部有臍性的疤痕,俗稱為「凹肚臍」。斷面為角質,灰白色。氣微,味甘。
天麻藥材以質地堅實沉重,有「鸚哥嘴」,斷面實心,明亮的冬麻為佳品,而質地鬆軟,有殘留的莖基,斷面空心,色暗的春麻為次品。[22]
副作用
天麻雖為上品良藥,但因具有神經毒性與腎毒性,一次服用40克以上,就可能導致中毒,嚴重過量時甚至會導致死亡,務必注意用量。[23]
偽品
由於天麻已經成為易危物種,野生資源日漸減少,一些銷售者會以紫茉莉、大麗菊、蕉芋、華蟹甲(羊角天麻)、雙花華蟹甲、馬鈴薯、商陸等植物的塊根或塊莖來冒充天麻,因此需注意鑑別。[5]真品天麻根狀莖底端有從母體脫落留下的圓形痕,頂端有紅棕色的乾枯芽苞或殘莖基,切片後呈半透明狀,有光澤。[24][25]
化學特性
4-羥基苯甲醛和天麻甙(天麻素)被發現存在於天麻裏。[26]
註釋
- ^ China Plant Specialist Group. Gastrodia elat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4. [2009年8月30日].
- ^ 《神農本草經》:「赤箭:味辛溫。主殺鬼精物,蠱毒惡氣。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輕身增年。一名離母,一名鬼督郵。生川谷。」
- ^ 蘆笛. 天麻、赤箭、徐长卿、鬼督邮名实考. 中醫文獻雜誌. 2009, 27 (4) [2010-01-25]. ISSN 1006-473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4) (中文(中國大陸)).
- ^ 高赤箭 Gastrodia elata Bl., 1856. 臺灣物種名錄. 臺灣: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2013-01-24] (中文(臺灣)).
- ^ 5.0 5.1 王富麗; 羅躍娥、劉斌. 天麻的真伪鉴定. 時珍國醫國藥. 2004, 15 (8): 503 [2010-01-24]. ISSN 1008-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05) (中文(中國大陸)).
- ^ 6.0 6.1 陳心啟、吉占和、郎楷永 等 (編). 中国植物志 第18卷 (PDF).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99年10月: 31-33 [2010年1月24日]. ISBN 9787030073228 (中文(中國大陸)).[永久失效連結]
- ^ 7.0 7.1 7.2 董光月; 黃昌豹、劉海燕、萬光生. 天麻栽培技术. 山東林業科技. 2006, 165 (4): 73 [2010-01-25]. ISSN 1002-2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3) (中文(中國大陸)).
- ^ 王新勝; 吳艷芳、王有為. 红天麻中天麻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PDF). 安徽農業科學. 2006, 34 (22): 5903,5961 [2010-01-24]. ISSN 0517-661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1-07-27) (中文(中國大陸)).
- ^ 五个变型天麻. 中醫中藥網. 2009-07-23 [2010-0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11) (中文(中國大陸)).
- ^ 佐竹義輔、大井次三郎、北村四郎等 (編). 日本の野生植物 草本Ⅰ単子葉類. 東京: 平凡社. 1982年 (日語).
- ^ 昆明植物研究所. 天麻. 《中國高等植物數據庫全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10-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5) (中文(中國大陸)).
- ^ 王曉晨; 徐慶、陳章良. 天麻中一种抗真菌蛋白基因的克隆. 植物學報. 1999, 41 (10) [2010-01-24]. ISSN 1674-346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9-03) (中文(中國大陸)).
- ^ 徐榮華; 劉小燭. 天麻抗真菌蛋白对木霉菌丝的作用位点 (PDF). 雲南植物研究. 2003, 25 (5): 573-578 [2010-01-24]. ISSN 0253-2700 (中文(中國大陸)). [永久失效連結]
- ^ 徐錦堂; 蘭進. 天麻的营养繁殖茎及其抑菌功能. 植物學報. 2001, 43 (4): 348-353 [2010-01-24]. ISSN 1674-346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9) (中文(中國大陸)).
- ^ 15.0 15.1 15.2 芮孔明; 楊新華. 天麻栽培与加工技术. 農友之家. 2009, 278 (19): 50-51 [2010-01-25]. ISSN 1671-814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30) (中文(中國大陸)).
- ^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Gastrodia elata Blume. Tropicos. [2010-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7) (英語).
- ^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網絡信息中心. Gastrodia elata. 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 [2010-01-26] (中文(中國大陸)).[永久失效連結]
- ^ 18.0 18.1 賀學洋. 天麻人工栽培及加工技术. 致富天地. 2004, (9): 22 [2010-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5) (中文(中國大陸)).
- ^ 昭通天麻. 雲南特產網. [2010-0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02) (中文(中國大陸)).
- ^ 20.0 20.1 (簡體中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編). 天麻的描述. 《中华本草》. [2010-0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12).
- ^ 孫亞男. 天麻保健功能研究进展. 中國老年學雜誌. 2009, 29 (7): 899-901 [2010-01-24]. ISSN 1005-9202 (中文(中國大陸)).
- ^ 康廷國 等 (編). 中药鉴定学. 北京: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07年5月: 225-226. ISBN 9787801563071 (中文(中國大陸)).
- ^ 陳世峰. 中藥材養生密碼. 台灣: 康鑑文化. 2015: 60-61. ISBN 9789863731221. [2019-10-05] (中文(台灣))
- ^ 邵愛華; 張西國. 天麻与其伪品的鉴别. 時珍國醫國藥. 2006, 17 (8): 1514 [2010-01-24]. ISSN 1008-0805 (中文(中國大陸)). [永久失效連結]
- ^ 天麻鉴别. 雲南特產網. [2010-0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6) (中文(中國大陸)).
- ^ 4-Hydroxybenzaldehyde from Gastrodia elata B1. is active in the antioxidation and GABAergic neuromodulation of the rat brain. Jeoung-Hee Ha, Dong-Ung Lee, Jae-Tae Lee, Jin-Sook Kim, Chul-Soon Yong, Jung-Ae Kim, Jung-Sang Ha and Keun- Huh,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Volume 73, Issues 1-2, November 2000, Pages 329-333, doi:10.1016/S0378-8741(00)00313-5
參考文獻
- China Plant Specialist Group 2004. Gastrodia elat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06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Downloaded on 21 August 2007.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編輯]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赤箭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 《植物名實圖考·赤箭》,出自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
外部連結
- 天麻 (Gastrodia elat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簡體中文)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中的相關內容:天麻
- (簡體中文)中國天麻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簡體中文)天麻產業化發展與研究中心
- 天麻 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 天麻 Tian M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中藥標本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繁體中文)(英文)
- 野生冬麻 Ye Sheng Dong M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中藥標本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繁體中文)(英文)
- YouTube上的本草中國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