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德斯·赫胥黎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9年4月20日) |
奧爾德斯·赫胥黎 Aldous Huxley | |
---|---|
出生 | 奧爾德斯·李安納德·赫胥黎 Aldous Leonard Huxley 1894年7月26日 英國薩里郡戈德爾明 |
逝世 | 1963年11月22日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 | (69歲)
墓地 | 英國薩里郡康普頓 |
職業 | 作家 |
代表作 | 美麗新世界、島、針鋒相對、知覺之門 |
受影響於 | 斯瓦米·帕拉瓦南達、基督·克里希那穆提、F·M·亞歷山大、尤金·扎米亞金、威廉·布萊克、查爾斯·狄更斯、H·G·威爾斯 |
施影響於 | 克里斯多福·伊舍伍、米歇爾·烏洛貝克、吉姆·莫里森、喬治·歐威爾、休斯頓·史密斯 |
奧爾德斯·李安納德·赫胥黎(英語:Aldous Leonard Huxley,1894年7月26日—1963年11月22日),又譯阿道司·赫胥黎,英格蘭作家,屬於著名的赫胥黎家族。祖父是著名生物學家、演化論支持者湯瑪斯·亨利·赫胥黎。
他下半生在美國生活,1937年移居洛杉磯,在那裏生活到1963年去世。他以小說和大量散文作品聞名於世,也出版短篇小說、遊記、電影故事和劇本。通過他的小說和散文,赫胥黎充當了社會道德、標準和理想的拷問人,有時候也是批評家。赫胥黎是一個人文主義者,但是在晚年也對通靈題目如超心理學和哲學和神秘主義感興趣。在人生的最後階段,赫胥黎在一些學術圈被認為是現代思想的領導者,位列當時最傑出的知識分子行列。
早年
奧爾德斯·赫胥黎於1894年出生於英國薩里郡的戈德爾明,是教師李安納德·赫胥黎和他的首任妻子茱莉亞·阿諾德(Julia Arnold)的第三子。他的弟兄朱利安·赫胥黎和安德魯·赫胥黎日後都成為了傑出的生物學家。
赫胥黎最早在父親的植物學實驗室中學習,後來在一所名叫希爾塞德的學校(Hillside School)繼續學業,然後進入伊頓公學。[1][2]1911年,赫胥黎患上了角膜炎,這使得他「瞎了兩三年」,這「終結了他早期想成為醫生的夢想」。也使得他免於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視力逐漸恢復後,1913年,他在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學習英語文學。1916年他編輯了《牛津詩歌》,並隨後以一等榮譽畢業。
離開貝利奧爾學院之後,由於在財政上對父親的虧欠,赫胥黎必須自己掙錢維持生計。他在伊頓公學教了一年法語,學生包括艾里克·貝理雅(即後來的喬治·歐威爾)和史蒂文·朗西曼。但他在伊頓總體上被認為是一位不稱職的、無法維持紀律的教師,雖然貝理雅等人對於他的用詞技巧大為稱讚。1918年,他曾在英國空軍部短暫工作。
20年代,他曾經在位於比靈赫姆的技術先進的布魯內爾蒙德化工廠工作了一段時間。他著名的科幻小說《美麗新世界》(1932年)的最新版序言提到這段經歷便是他創作的來源。
職業生涯
赫胥黎在17歲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說(未出版),並在20歲之後開始嚴肅的寫作。他最初出版的小說都為社會諷刺小說,以《克羅姆·耶婁》(1921年)為始。
布盧姆茨伯里派
在一戰期間,赫胥黎將自己的大部分時間花在了莫雷爾夫人的加辛頓莊園裏。在此他見到了包括伯特蘭·羅素和克里夫·貝爾在內的幾位布盧姆茨伯里派成員。在《克羅姆·耶婁》中,他描繪了在加辛頓的生活。1919年,他同在加辛頓遇到的比利時女子瑪麗婭·妮斯結婚,育有一子。20年代,一家人在意大利生活了一段時間,赫胥黎也藉此拜訪了自己的朋友大衛·赫伯特·勞倫斯。在1930年勞倫斯去世後,他編輯了勞倫斯的信件。
在這段時間,他的創作包括了反映科技發展滅絕人性的一面的小說,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美麗新世界》,以及和平主義的作品(如《加沙盲人》)。在《美麗新世界》中,赫胥黎描繪了一個建立在大規模生產和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原則上運行的社會。他深受馬蒂亞斯·亞歷山大的影響,將他寫入了《加沙盲人》中。
赫胥黎在這一階段開始創作和編輯有關和平主義的非小說作品,包括《目的和手段》、《和平主義百科全書》、以及《和平主義與哲學》,並且還是和平承諾聯盟的活躍成員。
在美國
1937年,赫胥黎和妻子瑪麗婭、兒子馬修和朋友傑拉爾德·赫德一起搬到了荷里活居住。他主要在美國加州南部生活,直至去世,但也在新墨西哥州的陶斯生活了一段時間,並寫出了《目的和手段》一書(1937年出版)。這部作品表現了在現代社會中人們都希望能夠生活在一個「自由、和平、公正、愛如弟兄」的世界裏,但在如何實現上卻無法達成一致。
赫德向赫胥黎介紹了基於不害原則上的吠檀多、冥想和素食主義。1938年赫胥黎與吉杜·克里希那穆提結為好友。
與吠檀多的聯繫
從1939年開始一直到1963年去世,赫胥黎與南加州吠檀多協會有着廣泛的聯繫,該協會由斯瓦米·帕拉瓦南達( Swami Prabhavananda)創立並領導。他與傑拉爾德·赫爾德(Gerald Heard)、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和其他追隨者一起,由斯瓦米(Swami)發起,接受冥想和靈性實踐的教導。
1944年,赫胥黎撰寫了《薄伽梵歌:上帝之歌》的導言,本書由斯瓦米·帕拉瓦南達和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翻譯,南加州吠檀多協會出版。
從1941年到1960年,赫胥黎為《吠檀多與西方》貢獻了48篇文章,由該協會出版。從1951年到1962年,他還與伊舍伍德、赫爾德和劇作家約翰·范·德魯滕一起擔任編委會成員。
赫胥黎也偶爾在荷里活和聖塔巴巴拉吠檀多寺廟演講。其中兩個講座從1955年開始在光盤上發行:《知識與理解》,《我們是誰?》。然而,赫胥黎的不可知論,加上他的思辨傾向,使得他很難完全接受任何形式的制度化宗教。[3]
視力
關於赫胥黎視力的細節在他生活中的特定時刻上存在着不同的解釋。大約在1939年,赫胥黎遇到了貝茨方法以提高視力,一位老師瑪格麗特·達斯特科貝特(Margaret Darst Corbett ),她能夠教他這種方法。1940年,赫胥黎從荷里活搬到了洛杉磯縣北部加利福尼亞州拉諾高沙漠村莊的一個40英畝(16公頃)的牧場。赫胥黎隨後說,他的視力隨着貝茨方法和美國西南部沙漠極端純淨的自然光而獲得了極大改善。他報告說,這是25年來第一次能夠不戴眼鏡、不疲勞地閱讀。他甚至試着沿着牧場旁邊的土路上開車。他寫了一本關於他成功運用貝茨方法的書《看見的藝術》,這本書出版於1942年(美國)和1943年(英國)。這本書包含了一些普遍存在爭議的理論,它的出版引起了越來越多關於赫胥黎視力的爭議。
個人生活
1919年,他與在加辛頓遇到的比利時女子瑪麗婭·妮斯(1899年9月10日 - 1955年2月12日)結婚,育有一子馬修·赫胥黎(1920年4月19日 - 2005年2月10日)。馬修後來成為知名的作家、人類學家和流行病學家。1955年妮斯死於乳癌。
1956年他與作家勞拉·阿切拉結婚。她創作了赫胥黎的傳記《時光消逝的瞬間》。1960年赫胥黎被診斷患有喉癌。在隨後的幾年裏,健康狀況每況愈下的赫胥黎寫出了烏托邦小說《島》。
去世
臨終時的赫胥黎已經無法言語,他通過手寫向妻子勞拉要求「麥角二乙酰胺,100微克,肌肉注射」。根據勞拉在《時光消逝的瞬間》中的記載,她服從了,在早上11時45分完成了一次注射,並於幾小時後完成了另一次。他死於1963年11月22日下午5時20分,甘迺迪被暗殺的幾小時之後,享年69歲。他的骨灰被安放在英國薩里郡康普頓沃茨公墓的家族墳墓里。
作品
- 小說
- 1921 《鉻黃》(Crome Yellow)
- 1923 Antic Hay
- 1925 Those Barren Leaves
- 1928 《旋律的配合》(Point Counter Point)[4]
- 1932 《美麗新世界》
- 1936 Eyeless in Gaza
- 1939 After Many a Summer
- 1944 Time Must Have a Stop
- 1948 《猿與本質》(Ape and Essence)
- 1955 《天才與女神》(The Genius and the Goddess)
- 1962 《島》
- 其他作品
- 1954 《知覺之門 (The Doors of Perception)》
參考文獻
- ^ Hull, James. Aldous Huxley, Representative Man. LIT Verlag Münster. 2004 [2020-02-16]. ISBN 978-3-8258-76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1) (英語).
- ^ Rintoul, M. C. Dictionary of Real People and Places in Fiction. Routledge. 2014-03-05 [2020-02-16]. ISBN 978-1-136-119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1) (英語).
- ^ Weber, Michel. « Perennial Truth and Perpetual Perishing. A. Huxley’s Worldview in the Light of A. N. Whitehead’s Process Philosophy of Time » (2007). [2020-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6) (英語).
- ^ 赫胥黎. 旋律的配合. 上海: 譯文出版社. 2002 [2013-12-28]. ISBN 978-7-5327-2535-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