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寧德市博物館

座標26°40′22.51″N 119°34′39.07″E / 26.6729194°N 119.5775194°E / 26.6729194; 119.577519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寧德市博物館
閩東畲族博物館
寧德市博物館(閩東畲族博物館)
地圖
成立1989年9月29日
地址 中國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東僑開發區金馬北路6號
坐標26°40′22.51″N 119°34′39.07″E / 26.6729194°N 119.5775194°E / 26.6729194; 119.5775194
類型綜合性博物館
規模3,000多件
參觀人數90,000人次/年
建立者寧德市文化新聞出版局
所有者寧德市文化和旅遊局

寧德市博物館,與閩東畲族博物館一個機構兩塊牌子,是位於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金馬北路6號的一個綜合性博物館,坐落於蕉城區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四大館」中,與寧德火車站相鄰。2009年,寧德市博物館入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三級博物館[1][2]

歷史

閩東畲族博物館時期

寧德市博物館的前身是寧德地區在1989年9月29日成立的閩東畲族博物館。1984年10月,福建省批准籌建閩東畲族博物館。1988年5月,寧德市(當時為縣級市)人民政府和中共寧德市委撥款興建閩東畲族博物館,同年8月在寧德地區文化局大院內動工,1989年9月29日建成開館,開始展覽以寧德地區為主的畲族文物。[3][4]

加掛寧德市博物館時期

2005年,閩東畲族博物館加掛「寧德市博物館」的牌子,成為地級寧德市的綜合性博物館,翌年遷址至東僑開發區華庭路的寧德市文化中心[5]。2008年起,寧德市博物館免費開放,年接待規模達9萬人次,2009年被評為國家三級博物館[1]。2022年9月29日,寧德市博物館遷往新落成的「寧德四大館」中。[6][7]

展覽規模

寧德市博物館展覽的閩東紅軍戰士雕塑

在成為綜合性的博物館之前,閩東畲族博物館主要展覽和畲族有關的習俗和文物。1986年福安舉行畲族歌會時,寧德地區配合該活動舉辦畲族民俗展,展出畲族祖圖、畲族婚禮以及生活生產用品、用具和畲族祭祖等481件文物,展覽的同時徵集到了200多件文物,使得籌建中的博物館藏品規模有所擴大。1990年11月,寧德地區在博物館舉行了閩東畲族民俗展覽,展出包含浙江安徽江西廣東、福建5省的畲族文物[3]。1995年,博物館配合寧德地區行政公署舉辦了「中國閩東畲族風情旅遊節」。[4]

2006年—2022年間,寧德市博物館遷址於東僑開發區華庭路5號,展廳面積800平方米,內藏有3,000多件文物,展出800多件,有兩個主要展點,分別為「寧德歷史」和「閩東畲族」。「寧德歷史」模塊展覽了自史前時代舊石器時代)開始至今的一系列古遺址和人文歷史文物;而「閩東畲族」模塊則出展寧德市境內畲族人的生活習俗與使用物品。此外,博物館還承辦了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福建涉台文物保護成果、閩東古村落、寧德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和畲族風情與實貌等為主題的臨時展覽。[1]

2022年博物館遷址金馬北路6號,館舍面積擴大到7,587.7平方米,其中博物館建築面積5,005平方米,展廳面積1,300平方米,文物藏品數量擴大到5,000多件,並展出了其中的600餘件文物,新館以「山海交響,閩東之光」為主題,在舊館的基礎上建設四個基本陳列廳和一個臨時展廳,仍以寧德歷史、閩東畲族兩個主題為主。新館亦利用了VR技術和全息投影技術,以展示閩東廊橋工藝、畲族武術技藝和畲族婚禮習俗等。[2][6]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闽东畲族博物馆(宁德市博物馆)(2020年). 寧德市文化和旅遊局. 2020-06-10 [2024-05-11]. 
  2. ^ 2.0 2.1 闽东畲族博物馆(宁德市博物馆)(2023年). 寧德市文化和旅遊局. 2023-10-12 [2024-05-11]. 
  3. ^ 3.0 3.1 寧德地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宁德地区志. 北京: 方志出版社. 1998. ISBN 7-80122-376-4. 
  4. ^ 4.0 4.1 闽东畲族博物馆(2016年介绍). 寧德網. 2016-07-26 [2024-05-11]. 
  5. ^ 闽东畲族博物馆(2017年介绍). 寧德網. 2017-06-13 [2024-05-11]. 
  6. ^ 6.0 6.1 宁德市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啦!. 寧德網. 2022-09-30 [2024-05-11]. 
  7. ^ 趙苗樵. 宁德市博物馆馆藏文物搬迁研究. 文物鑑定與鑑賞. 2023, (23): 67-70. ISSN 1674-8697.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2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