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維峻
安維峻(1854年—1925年),字曉峰,號槃阿道人,甘肅秦安人。清朝政治人物。[1]
生平
光緒元年(1875年),安維峻中舉人,曾任七品京官。光緒六年(1880年),安維峻中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2]。光緒九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3]。光緒十九年(1893年),由編修補授福建道監察御史[4]。任內他接連上書光緒帝,請修內政、強武備,並上奏六十餘疏,參劾了督撫、親貴等幾十位官員。光緒十五年(1889年)之後,江蘇崇明縣的鹽商買通官府,借設鹽引的機會盤剝鹽民,激起民憤,安維峻乃參劾浙江鹽運使等官員,光緒帝下旨命兩江總督派員查辦,平息了崇明鹽案。安維峻還參劾陝甘總督楊昌濬等官員濫建祠堂,魚肉百姓,建議朝廷降旨慎重祀典,以免擾民,朝廷乃下諭禁止楊昌濬為下屬陣亡官兵建祠堂。[1]
光緒二十年(1894年)六月,日本發動甲午戰爭。李鴻章遭到主戰派官員猛烈抨擊,安維峻乘機上奏彈劾李鴻章,並要求儘快開戰。後來他又多次上奏,反對北洋水師停於港內自保,稱其「名為防守,實則藏拙。假若倭人直犯海口,則我之兵船又適為敵炮之呆物。」他提出派一部分艦船游弋于洋面,伺機進攻日本海軍,並令閩粵水師在中國東南沿海招募水勇,然後會同北洋水師殘存船艦與日艦決戰。當時慈禧太后準備慶祝六旬大壽,籌辦「萬壽慶典」,安維峻上疏稱,「今者辱師辱國,電報直遍歐洲,諱之無可諱矣。我皇太后璇闈頤養,亦豈不以軍國大計為兢兢。」安維峻所上《力阻和議疏》稱,日本已師老兵疲,國力不濟,「四境土寇竊發,商民嗟怨」,背負外債,難以持久,他認為「倭雖屢勝,終必覆亡;我雖屢挫,終必克捷。」他還舉中法戰爭馮子材諒山大捷,孫開華基隆克敵的往事為例,「安見外洋必勝,而中國必敗者?」他認為一旦議和,「至此以後,將賠兵費,割重地,視為救急之良圖,無復自強之一日矣。」[1]
光緒二十年(1894年)十月,日軍攻佔旅順。清廷主和派更佔上風。安維峻上《請誅李鴻章疏》,請光緒帝誅殺李鴻章以謝天下,並指出「皇太后既歸政皇上,若仍遇事牽制,將何以上對祖宗,下對天下臣民?」且嚴斥總管太監李蓮英干預朝政,要求採用清朝祖宗律法懲辦李蓮英。慈禧太后大怒。光緒帝怕慈禧太后嚴懲安維峻,乃提前頒上諭,斥責安維峻聽信傳聞,妄言無忌,將安維峻褫職發往軍台效力。[1]
安維峻反對議和,彈劾李鴻章,因而同帝傅翁同龢、侍讀學士文廷式等人關係較為密切。安維峻遭發配時,翁同龢、文廷式等官僚贈銀為其送行,烏里雅蘇台參贊大臣志銳贈其「隴上鐵漢」印章一枚。甘肅省晉京參加會試的舉人侯乙青等親自將其護送到張家口。抵達戍所後,安維峻受到都統以下官員的友好接待,後獲聘主持掄才書院。[1]
光緒廿四年(1898年)維新變法期間,安維峻反對康有為等維新派,認為他們「變亂祖宗舊章,欲胥天下而夷狄之,禽獸之。」並稱若朝廷實行變法,則「如飲毒藥以療渴,此不過亂我大清天下耳。」光緒廿四年八月,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光緒帝被囚於瀛台,維新派人士遭捕殺,變法失敗。安維峻得知消息後非常高興,在給朋友的信中讚賞慈禧太后終止維新變法的行動。[1]
光緒廿五年(1899年),安維峻獲釋回鄉。光緒廿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同年底,各國公使同清廷代表擬定《議和大綱》,預備簽訂《辛丑條約》。安維峻上《庚子之變大局是非論》,認為「津沽之事,諸夷實先攻我炮台,是兵端自彼開之。」他反對議和,認為「與其拱手援敵,坐而待斃,不如戰也。戰而勝,京師自可收復。」他的主張未被清廷接受。[1]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安維峻獲起用為內閣侍讀,總纂《甘肅新通志》,不久任京師大學堂總教習。[1]
宣統三年(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全國十多個省響應。安維峻「誓不與革黨共戴天日。」他在《董統領討革黨檄》中,稱革命黨「叛逆」為「天理所不容,王法所不赦之賊。」他還致信清廷諸位統兵大員稱「凡為大清臣子,各宜手提義旅,力翦凶讐。」同年九月(1911年),他獲慶親王奕劻批准,離開北京赴甘肅,企圖集合兵馬進攻陝西、山西,取道四川進攻武漢。不久,中華民國成立,宣統帝退位,清朝滅亡。[1]
清朝滅亡後,安維峻自居清室遺民,退居家鄉秦安縣西川鎮神明川村的柏崖,一心著述,並抄《桃花源記》懸於門楣。他還命子孫在其死後於墳前「書一圓石曰:大清孤臣安某之墓。」[1]
民國十四年(1925年),安維峻逝世。[1]
著作
- 《諫垣存稿》
- 《望雲山房文集》
- 《望雲山房館課詩》
- 《望雲山房館課賦》
- 《四書講義》[1]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編輯]
參考文獻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清代人物傳稿(下)第六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05-109頁
- ^ 《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卷一百十三):光緒六年。庚辰。五月。……○引見新科進士。得旨。黃思永、曹詒孫、譚鑫振、業經授職外。戴彬元、龐鴻書、呂佩芬、張星炳、劉沛然、黃紹箕、朱福詵、彭士芳、吳維藩、郭曾炘、陳夔麟、楊澍先、丁立鈞、吳保齡、崔永安、王懿榮、盛炳緯、志銳、陳與冏、葉大遒、崇寬、蔣艮、汪概、劉煥、安維峻、吳樹棻……俱著改為翰林院庶吉士。
- ^ 《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卷一百六十二):光緒九年。癸未。夏四月。○引見庚辰科散館人員。得旨、修撰黃思永、編修余聯沅、曹詒孫、業經授職。二甲庶吉士黃紹箕、汪概、劉名譽、謝雋杭、陳與冏、丁立鈞、志銳、蔣艮、周克寬、福楙、崔永安、張星炳、謝希銓、國炳、吳樹棻、楊崇伊、盛炳緯、梁錦奎、葉大遒、安維峻、王懿榮、徐琪、戴彬元、王濂、陳景鎏、劉桂文、溥良、龐鴻書、柏錦林、李經世、吳同甲、王丕厘、梁鼎芬、劉沛然、張鼎華、薩廉、呂佩芬、趙曾重、褚成博、朱福詵、李佩銘、馮應榮、裴維侒、俱著授為編修。
- ^ 清朝御史題名錄 ,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