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伊信仰與科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巴哈伊信仰的一項基本原則是宗教與科學並行不悖。巴哈伊經典斷言,真正的科學和真正的宗教永遠不可能發生衝突。[1] 巴哈伊信仰創始人兒子阿博都巴哈指出,「如果宗教所堅持的信念在科學上證明是假的,那麼它必然就是假的,就是迷信」。[2] 他還說,真正的宗教必須符合科學的結論。[3][4]

宗教與科學並行不悖

阿博都巴哈斷言,科學和宗教是不可能衝突的,因為它們是同一真理的不同方面,他還堅信,理性的力量是了解宗教的真理所必須的。 巴哈教信仰在第20世紀上半葉的核心守基·阿芬第認為,科學和宗教「是人類的生活中最強有力的兩大力量」。[5]

這一教義表達了,當宗教和科學之間發生衝突,那必然是人為錯誤所導致的;或者是其曲解了宗教經典,亦或是沒有對科學達到完全的理解。阿博都巴哈解釋說,不符合科學的宗教教義不應當被接受;他亦解釋說,宗教必須合乎理性,因為上帝賦予人類以理性,人類可以憑藉其發現真理。[3] 在巴哈伊信仰的著作中,科學和宗教被比作鳥的兩翼,人的智慧可以不斷精進,人的靈魂亦可不斷進步。 進而,巴哈伊信仰認為,沒有科學,宗教很快會墮入迷信和狂熱,沒有宗教,科學就成了粗俗的物質主義的工具。阿博都巴哈在他的一個公共談話時說:

要是宗教違背了邏輯原理,那它就不再是宗教,而只是一種傳統了。宗教和科學是人類的智慧得以凌空翱翔的兩隻翅膀,有了它們,人的心靈就能進步。單靠一隻翅膀是飛不起來的!倘若只用宗教之翼去飛,就會很快墮入迷信的深淵。倘若只用科學之翼去飛,不僅同樣不能進步,反而還會栽進唯物主義的絕望泥潭。當今,所有的宗教都已經墮落於迷信活動,與它們所代表之教義的真正原則和同時代的科學發現格格不入。

巴哈伊信仰對科學態度

阿博都巴哈一段廣為引用的談話: 數學家、天文學家、化學家時常證明以往的結論為謬誤並予以摒棄;沒有什麼是鐵板釘釘的,沒有什麼是蓋棺定論的;每一個認識都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因為人的理性沿着新的研究途徑不斷進步,每時每日都會得出新的結論。現今很多被宣佈和承認為正確的,在將來會被否認和證偽。並且,這樣的情形會持續下去,永無止境。

巴哈伊信仰核心人物關於科學的主張

創造論

巴哈歐拉認為宇宙既沒有開始,亦沒有終結,[6]其組成部分一直存在並將繼續存在下去。[7]在其《希克邁特書簡》中,有如下的描述:已經存在着的一切早已存在,但不是你現在所見的形式。作用力與其受體相互作用而產生熱能,存在界便由此而生。這二者相同而又相異。[8]

巴哈伊認為,聖經中《創世紀》中的故事,是對存在物的精神實質較為原始的描述。在《創世紀》出現的時代,而過於精確和詳細的細節無必要,亦無法被理解[7]同樣的,阿博都巴哈認為,亞當與夏娃的故事,不能以字面的意義接受或理解,而「必須作為一種絕對的象徵來思考」。[9]而相對於年輕地球創造論,巴哈伊則認為地球是古老的。[10]

核能

巴哈歐拉認為:

奇異而驚人的事物存在於地球上,而人們想不到也理解不了。這些事物能夠改變整個地球大氣環境,其污染可致人於死地。[11]

巴哈伊信徒後來指出,這段表述是關於核能的發現與核武器的使用的。[12]

元素的嬗變

巴哈歐拉在1873年曾經書寫道:

試想,那些與上帝舉伴的人,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心中所引起的疑惑。他們問:「銅有可能變成金嗎?」以我主為誓!說有可能。然而,其奧秘隱藏於我的知識中。我將把它揭示給我意欲啟發的人。誰懷疑我的能力,讓他去懇求他的主上帝把秘密透露給他,並使他確信此事的真實性。銅可以變成金,那麼,足以證明金當然可以變成銅,願他們了解這真理。每一種礦物都可以變成另一種礦物的密度、形態和本質,那知識隱藏於我的隱蔽經書之中。[13]

外星生命

巴哈歐拉曾經書寫道:

有學識的人,把這個地球的年齡確定為許多千年,他們經過長時間的觀察,仍不能探究其他星球的數目與年齡。而且,這些學者所提倡的學說,有極大的分歧。你須知,每一顆恆星都有它自己的行星,每顆行星都有它自己的生物,其數目無人能計算。[14]

其中「每顆行星都有它自己的生物」的表述引起了一些討論。因為,目前並沒有外星生命的直接證據。同時地球殊異假說等理論亦對生命的廣泛存在提出了質疑。 [15][16]

巴哈伊著作就此議題並未做過多的涉及。守基·阿芬第則在一封書信中作出以下說明:

...巴哈歐拉提到的其他行星的生物並不能被直接理解為與地球上的人類足夠相似的生物。巴哈歐拉並沒有明確闡述這些生物與我們有多相似或不同,而只是簡單的指出每個行星上都有生物。那些生物的本質則有待科學發現。[17]

關於同一個主題,世界正義院認為:

就像你指出的,巴哈歐拉曾經指出每一顆恆星都有它自己的行星,每顆行星都有它自己的生物。但是,世界正義院認為,並沒有任何巴哈伊著作中指出這些生命所發展到的階段。[18]

參見

參考文獻

引用

  1. ^ Basiti; Moradi; Akhoondali. Twelve Principles: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n the Baha'i Teachings 1st. Tehran: Bahar Afshan Publications. 2014: 160. 
  2. ^ `Abdu'l-Bahá 1912,第141–146
  3. ^ 3.0 3.1 Effendi 1912
  4. ^ Mehanian & Friberg 2003
  5. ^ Effendi 1938
  6. ^ Effendi 1912,第220
  7. ^ 7.0 7.1 Esslemont 1980,第204–205
  8. ^ Taherzadeh, A. The Revelation of Bahá'u'lláh, Volume 4: Mazra'ih & Bahji 1877-92. Oxford, UK: George Ronald. 1987: 42 [2019-05-03]. ISBN 0-85398-2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6). 
  9. ^ `Abdu'l-Bahá 1912,第140頁
  10. ^ Brown, Keven; Von Kitzing, Eberhard (編). Evolution and Bahá'í belief: ʻAbduʾl-Bahá's response to nineteenth-century Darwinism; Volume 12 of Studies in the Bábí and Bahá'í religions. Kalimat Press. 2001: 6, 17, 117, etc. ISBN 978-1-890688-08-0. 
  11. ^ Bahá'u'lláh 1994,第69
  12. ^ Smith, Peter. nuclear power. A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the Bahá'í Faith. Oxford: Oneworld Publications: 260–261. 2000. ISBN 1-85168-184-1. 
  13. ^ Bahá'u'lláh, Gleanings from the Writing of, Section XCVII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4. ^ Bahá'u'lláh 1990,第162–163
  15. ^ Steiger, Brad; White, John (編). Other Worlds, Other Universes. Health Research Books. 1986: 3 [2019-05-05]. ISBN 0-7873-12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1). 
  16. ^ Filkin, David; Hawking, Stephen W. Stephen Hawking's universe: the cosmos explained. Art of Mentoring Series. Basic Books. 1998: 194 [2019-05-05]. ISBN 0-465-08198-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2). 
  17. ^ Hornby 1994,第478頁
  18. ^ Universal House of Justice. Sabeans, UFOs, Alien Abduction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1996-08-06 [2006-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18). 

來源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