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寧城
41°36′17″N 121°47′08″E / 41.60472°N 121.78556°E
廣寧城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
地址 | 遼寧省錦州市北鎮市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明 |
編號 | 6-499 |
認定時間 | 2006年5月 |
廣寧城是位於今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錦州北鎮市北鎮街道、廣寧街道的城池建築,始建於明太祖洪武二十三年(1390),是明代遼東鎮廣寧衛所在,其城牆和城內的鼓樓、李成梁石牌坊於2006年被合併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建置史
北鎮市地處遼寧省西部,醫巫閭山東麓,其建置始於西漢所置無慮縣[註 1],隸遼東郡,東漢末廢。唐代置巫閭守尉都護府,設守捉城。遼代天祿元年(947)和乾亨四年(982)分別在境內置顯州和乾州兩處奉陵邑,隸東京道,其中顯州州治原位於奉先縣,乾州州治位於奉陵縣,今北鎮城區一帶置有山東縣,隸顯州,金代天輔七年(1123)升顯州為廣寧府並移州治於山東縣,大定二十九年(1189)易名廣寧縣。元初廢廣寧縣,至元十五年(1278)改廣寧府為廣寧府路。明初廢廣寧府路,洪武二十三年(1390)置廣寧衛,二十五年(1392)封朱植為遼王,二十六年(1393)在此就藩(至建文四年(1406)移國),同年又置廣寧中、左、右三衛,均屬遼東都指揮使司,鎮守遼東總兵官即駐廣寧(隆慶元年(1567)後冬季移駐遼陽[4])。清代康熙三年(1664)復置廣寧府,並置廣寧縣為府治所在,次年廢廣寧府並將廣寧縣改隸錦州府。民國二年(1913)因與廣東省廣寧縣同名而改稱北鎮縣[5][2]。1995年撤縣設北寧市,2006年更名北鎮市[3]。
建築史
原遼代顯州城址位於今北鎮城區西南約五里北鎮廟一帶,金代天會八年(1130)易名鍾秀縣,蒙古至元六年(1269)廢,後復置,明初又廢[6]。遼代乾州城址最初位於今北鎮城區西南約七里小常屯村一帶,金代天會八年(1130)廢乾州,並將奉陵縣易名閭陽縣,大定二十九年(1189)移治今北鎮城區西南五十里的南州寨(即閭陽驛城,今北鎮市閭陽鎮閭陽驛村一帶),明初廢為驛[7]。
原遼代顯州山東縣城址(金代廣寧府廣寧縣城址)位於今北鎮城區鼓樓以北一帶,後毀於元末[8]。明代置廣寧衛後,由指揮僉事王雄在舊址上修築衛城,都督劉真包砌磚石,明永樂和正德年間續築南關城,之後又擴展主城,明嘉靖十六年(1537)、三十五年(1556)和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重修[9][10]。
1949年後主城仍基本保存,1960年3月「廣寧城」被公佈為錦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但文革期間各機關、團體乃至城鄉居民競相拆用城磚,至1973年僅西北隅駐軍營房旁的一段磚牆和其北部的一段夯土牆保存。1976年4月沿原城牆基建環城公路。1983年3月「廣寧城址」被重新公佈為北鎮縣文物保護單位[2]:538[8]。2006年5月「廣寧城」(含城牆、鼓樓和李成梁石牌坊)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
建築
城牆
清代乾隆年間重修後的廣寧城位於醫巫閭山東麓,頭道河(城址東側)和二道河(城址西側)之間,略呈「凸」字形,南寬北窄,南北長2公里,東西最寬1.6公里,總周長約7公里,城內面積約3.2平方公里[8],除西北角將萬紫山圍入外其餘均為平地。主城城周十里二百八十步(約5248米),高三丈五尺(約11.2米),厚一丈五尺(約4.8米),南關城三面城周三里二百二十步(約1792米),與主城城周共計十四里二百四十步(約7104米)。主城最初設陸門六座,後堵塞一座西門,餘五座,按順時針方向依次為東門永安門、小南門泰安門、南門迎恩門、西門拱鎮門和北門靖遠門,其位置各不相對,門外均設有瓮城。主城四角各設角樓一座(民國時已傾圮),按順時針方向依次為東北角鎮朔樓、東南角柔遠樓、西南角望京樓和西北角瞻秀樓,東南角有奎星樓一座。南關城設陸門三座,按順時針方向依次為東門宣化門、南門迎恩門和西門振武門[10]。現存磚牆378米及夯土牆1250米,磚牆平均高11.7米,基寬6米,頂寬5米,以條石為基,中間夯土築就,內石外磚包砌[11][註 2]。
城內主要街道呈十字形,交會處稱十字街,十字街至南門間為南大街,至北門間為北大街,至東城牆間為東大街,至西門間為西大街,東門至北大街間為老東街,以南大街及南關地區商業最為繁盛,北大街、老東街、西大街和東大街的商戶依次遞減[12]。
明代衛城時期的城內主要建築有鼓樓、遼王府(位於城西北萬紫山南麓,其址後演變為祖師廟、娘娘廟、崇泉寺和藥王廟等廟宇建築群)、鎮守總兵府(明代《全遼志》稱位於東門內大街北,民國《北鎮縣誌》稱位於東大街北側,且清代將其改作廣寧縣衙)、鎮東堂(又名會府,位於鼓樓西側,為鎮守遼東總兵官、巡撫遼東都御史和鎮守遼東太監議事辦公之處)、李成梁石牌坊、孔廟(其歷史可追溯至元代廣寧府路儒學,原在廣寧右衛西北,明正統時改建於鎮東堂與鼓樓之間,清代沿用作為廣寧縣學文廟)、城隍廟(位於北門內北大街西側,始建年代無考)、崇興寺及雙塔(位於城東北,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崇泉寺(位於城西北萬紫山南麓,始建年代無考,明代有重修記載)、觀音堂(位於鼓樓東側,始建年代無考,明代有重修記載)和水陸殿(位於東大街南側,清代改建為大佛寺)等[13][14]。城內四衛的駐軍情況為廣寧衛在鼓樓北,廣寧中衛在西門裏,廣寧左衛在城東北隅,廣寧右衛在城西北隅[15]。
清代置廣寧縣衙,在沿用前代孔廟、城隍廟及佛寺的基礎上,又陸續新增文昌宮(位於鼓樓附近,始建於清康熙年間)、關帝廟(位於孔廟東側,清代由山西商人建造,民國初年關岳合祀,改稱武廟)、祖師廟(位於城西北萬紫山南麓,始建於清雍正年間)和藥王廟(位於城西北,始建於清初)等[16],清末又出現天主教堂和新教教堂。
1943年以後,古城逐漸遭到毀壞。1943年,勤勞奉仕隊拆掉西門瓮圈。194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入城,出於軍事需要,拆掉城頭女牆,又打開五處豁口以便出入。1957年,北鎮縣修建工人倶樂部,拆用小南門的部分城牆磚,其它部位都保持完好,當時北鎮古城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文化大革命期間,古城遭到嚴重破壞,縣「革委會」為了修建看守所和防空洞等較大工程,拆用了大量城牆磚。隨之,許多單位修築防空洞和個人家庭建築,都爭相去拆取城牆磚。1972年9月,北鎮縣修建體育場,拆掉西門一帶的城牆磚,此後單位、個人的毀城之風愈演愈烈,至1973年,除城內駐軍3166部隊營房的380米城牆得以倖存外,其餘大部分都是殘垣斷壁,土礫堆積,令人觸目傷神。1976年,縣「革委會」組織各部門在古城牆基上修建了環城路,至此,經歷千年風雨滄桑的北鎮古城牆亦不復存在。
現狀廣寧城仍為北鎮市城區的主要組成部分,原城牆基址大部分即今東西南北環路,原東、西大街即今廣寧西路-廣寧東路,原南、北大街仍用舊名、原老東街即今育才路。城內的古蹟主要存鼓樓、李成梁石牌坊、崇興寺雙塔、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另據1990年縣誌記載,當時藥王廟尚存,現已不復存在)[2]:537-538。城址範圍內的當代公共建築主要有北鎮市客運站、北鎮市高級中學(劉嘉麒、肖作福、馬殿榮、馬蔚華[17]和李文亮[18]等曾在此就讀)、北鎮市體育館、北鎮市人民醫院、北鎮市中醫院和北鎮市萬紫山烈士陵園等,北鎮市人民政府等行政機關則大部分位於城址範圍外西側的新城區[註 3]。
鼓樓
北鎮鼓樓位於南北大街中部,李成梁石坊北70米處,是建在大方形台基上的重樓式建築,南北20米,東西24米,正中辟南北拱洞通門。東北角有花崗岩石踏垛39級。可沿此登上台基頂部。台基上東南、西南二隅各有一根六米高的朱紅旗杆豎立。中間陳設香亭二座和香爐一個。台基正中為二層鼓樓,下層為磚木結構,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四周有迴廊。四壁各闢券門,四根角柱直貫頂層。下層樓室內東南角設一木梯通向頂層。頂樓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為歇山式小木架結構。內有大鼓一面,是帥帳擊鼓點將必備之物。
傳說鼓樓是遼代顯州山東縣南門城樓。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都尉史王之誥闊築里城時,這裏變成了城池中心,在此修建了鼓樓。鼓樓前四十米處有石拱橋一座,名通濟橋。原有太惠泉之水引入文廟泮池,再從橋下東流。水流淙淙有聲,碧波如玉。明代稱此景為「通濟繞玉」,為廣寧八景之一。明英宗天順年間,鼓樓懸掛軍帥大旗。李成梁駐守廣寧時,以鼓樓為點將台。
清朝時,鼓樓已失去了其軍事意義,不再是閱兵點將的高台了。隨着宗教的發展,世人把鼓樓視為胡仙的福地洞天,人們對鼓樓中仙道的信仰逐年加深。送匾、進香、上供穿袍、頂禮膜拜者接踵而至,成為遠近聞名的宗教場所。歷代當政者皆重視鼓樓的修繕工作,在清末、民國、偽滿期間都曾重修。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人民政府將鼓樓作為歷史文物進行妥善保護和維修。尤其是在1993年,進行一次大規模的重修。樓脊、瓦蓋、各種飾件輪換一新。重補遺落的匾額「化險為夷」、「感同再造」、「仙骨佛心」、「保衛桑梓」、「捍患御災」、「威靈顯耀」、「洞天福地」等匾額,又增掛了「有求必應」、「神靈顯佑」兩塊匾額。這次維修,對民國十八年由萬益三書寫而在文化大革命中失落的兩幅楹聯,分別補寫後掛於東面和北面,茲錄如下:
東聯題曰: 天地此登臨,看廓外雲山都崍眼底;繁華誰喚醒,聽樓中鐘鼓頓覺心頭。
北聯題曰: 神機默佑危機,變態靖風雲,百里河山茲保障;仙道顯為善道,重光昭日月,卅年筆墨證前緣。
這次重修,新增掛兩幅楹聯。南面一聯由邑人徐長鴻撰,錦州邵秉仁書。聯曰: 古城起煙霞,縱目皆開新市井;關山埋斷戟,登樓尚憶故將軍。
西面一聯是邑人佘象乾撰寫。其聯為: 爐香縹緲祥雲饒,神仙訓爾:洗心革面多行善;寶鼎醍醐玉露垂,聖哲常云:愛國興家作完人。
這次重修,還在樓室內重塑了七尊胡仙泥像。
經國務院批准,2006年5月25日,北鎮鼓樓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李成梁石牌坊
李成梁石牌坊又名寧遠伯牌坊,位於鼓樓南側,李成梁曾於明隆慶、萬曆年間兩次任鎮守遼東總兵官,萬曆八年(1580)朝廷為表彰其功建此石坊。該坊為三間四柱五樓式,單檐廡殿頂,暗紫微青色花崗岩質,高9.25米,寬13.1米,最上豎匾刻「世爵」,其下兩橫額依次刻「天朝誥券」(左右有立坊者姓名及「萬曆八年十月吉日立」字樣)和「鎮守遼東總兵官太保兼太子太保寧遠伯李成梁」,明間兩柱柱腳前後均置石獅,其餘兩柱柱腳前後均置抱鼓石,橫樑上有鯉魚跳龍門、二龍戲珠和四季花卉等浮雕[19][2]:537。
註釋
參見
參考文獻
- ^ 肖忠純. 《古代辽宁地区城镇变迁考论》.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 2011年3月: 113–118.
- ^ 2.0 2.1 2.2 2.3 2.4 北鎮滿族自治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北镇县志》. 瀋陽: 遼寧人民出版社. 1990: 16–17. ISBN 7-205-01606-1.
- ^ 3.0 3.1 龍波. 《北镇市历史沿革》. 電子政務辦公室. 北鎮市人民政府. 2019-02-14 [2020-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9).
- ^ 清·張廷玉,《明史·卷七十六·志第五十二·職官五》:鎮守遼東總兵官一人,舊設,駐廣寧。隆慶元年,令冬月移駐河東遼陽適中之地,調度防禦,應援海州、瀋陽。
- ^ 民國·王文璞修,劉慶齡纂,夏鍾秀續修,劉振翮續纂,《民國北鎮縣誌·卷一·地理·沿革》:北鎮秦屬遼西郡,統於遼東,前漢東南為無慮、望平二縣,屬遼東,西北屬遼西。後漢為無慮縣地,屬遼東屬國。望平縣屬遼東郡。……三國北魏無慮望平二縣並屬遼東郡,晉之望平縣屬玄菟郡,隸平州,省無慮縣。南北朝後魏屬望平縣,太武帝省入廣都縣,隋屬高麗,唐太宗平高麗,於無慮望平二縣置巫閭守尉都護府,設守捉城。後入渤海國為顯德府。遼世宗時以渤海顯德府地置顯州奉先軍,以奉顯陵。……領奉先、山東、歸義三縣,又置奉陵縣。金太祖天輔元年遣將古瓜爾佳、沃里布等攻遼顯州,……嗣改奉先為鍾秀縣,奉陵為閭陽縣,山東為廣寧縣,又置望平縣,並屬顯州,尋升顯州為廣寧府,元為廣寧府路。……明廢府,置廣寧衛,洪武二十五年封簡王植於遼,明年就藩廣寧,以宮室未成,暫駐大凌河北,樹柵為營。帝命武定侯郭英為築城池、宮室,會高麗自國中至鴨綠江皆積粟,帝慮其有陰謀,而役作軍士艱苦,今輟役。至三十年始命都督楊文督遼東,諸衛士繕治之,增其雉堞,以嚴邊衛。……清康熙三年設廣寧府並廣寧縣,四年裁府,以縣隸錦州府。民國二年因縣名與廣東重,出奉天令改為北鎮。
- ^ 《民國北鎮縣誌·卷二·地理·古蹟》:鍾秀縣本遼奉先縣,金改鍾秀縣,屬廣寧府。元至元六年省入望平縣,十五年為望平軍民千戶所,後復為縣,明廢,在今縣城西南五里,清光緒壬辰年重修北鎮廟,工人於廟前掘土得石額一方,上刻有鍾秀城三字。民國三年陸軍於廟前建築營房,復得古瓦數十片,捫之有聲如銅,可作硯,據此考核,城故基在北鎮廟前無疑。
- ^ 《民國北鎮縣誌·卷二·地理·古蹟》:乾州遼置乾州廣德軍,以奉景宗乾陵。領海北一州,奉陵、延昌、靈山、司農四縣。金廢,按明一統志在今縣城西南七里,故址無考。閭陽縣漢置無慮地,遼置奉陵縣,隸乾州,金改閭陽縣,元初省縣置千戶所,後以戶口繁多復立行千戶所,後復置縣,明初廢縣置驛,今其地在城西南五十里。……金時縣治明時置驛於此。
- ^ 8.0 8.1 8.2 8.3 錦州市文物志編輯部. 《锦州市文物志》. 北京: 學苑出版社. 2005: 26–28. ISBN 978-7-5077-2459-2.
- ^ 明·李輔等修,陳絳等纂,《全遼志·卷一·圖考》:廣寧城洪武初指揮王雄因遼金廣寧府舊址修築,城周圍九里十三步有奇,高三丈,池深一丈五尺,闊二丈,周圍十一里九十五步,都督劉真復甃以磚。門五,東永安、西拱鎮、北靖遠,其南左泰安,右迎恩,角樓四。永樂間總兵劉江增拓南關,以授民居,弘治間備御胡忠開廣西隅,正德乙卯備御李溱開拓南關廂,周圍五百四十六丈,嘉靖丙辰秋大水城郭圮壞,都御史蘇志皋、總兵官羅文豸修復。癸亥都御史王之誥築里城鐘鼓樓一,建於通濟橋北。南關在迎恩門外,嘉靖乙卯都御史蘇志皋包築,南關為新城,門樓三,南拱護神京、東宣化、西振武。
- ^ 10.0 10.1 《民國北鎮縣誌·卷一·地理·城鎮》:北鎮縣治即明廣寧中、左、右三衛地,自金置廣寧府,元為廣寧路。明洪武間指揮王雄因舊址修築,都督劉真甃以磚。永樂間總兵劉江增展東南關,弘治間備御胡忠展西隅,正德間備御李溱展南關,周圍五百四十六丈。池深一丈五尺,闊二丈,周圍十一里四十五步。後展新城,周圍十七里,門六,東曰永安,東南曰太安,南曰迎恩,西曰拱鎮,西一門土塞,北曰靖遠,角樓四座,北曰鎮朔,東南曰柔遠,西南曰望京,西曰瞻秀。鐘樓在大市東街,鼓樓在大市北街。嘉靖丁酉都御使任洛、總兵馬永重修。清乾隆四十四年重修,周圍十里二百八十步,高三丈五尺,厚一丈五尺,南關廂三面周圍三里二百二十步,門三,東曰宣化,南曰迎恩,西曰振武,內城與關廂共十四里二百四十步。今按角樓四座、鐘樓一座俱已傾圮,惟鼓樓尚存,關廂三門亦無遺址可考。《民國北鎮縣誌·卷一·地理·古蹟》:奎星樓在城牆東南角,原有四角樓一座,中塑奎魁星像,俗呼奎星樓。……今科舉久停,祀典已廢,民國十三年又加修葺,不過保存古蹟之意而已矣。
- ^ 11.0 11.1 國家文物局 (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 IV. 文物出版社. 2008: 597. ISBN 978-7-5010-2446-9.
- ^ 《民國北鎮縣誌·卷一·地理·城鎮》:縣城街內成十字形,其交會處曰十字街,十字街之北、鼓樓之南明寧遠伯李成梁之旌功坊在焉。由十字街至南門曰南大街,由十字街至北門曰北大街,東至東城牆、西至西門曰東西大街,由東門至北大街曰老東街,惟南大街商業繁盛,北大街、老東街次之,西大街又次之,東大街商戶最少,西大街財神廟前為糧市,西門裏為果品市,東南隅大佛寺西有菜行曰南菜行,其南為馬市,鼓樓西有菜行曰北菜行,其西關帝廟前有市場,一沿街各種攤床櫛比鱗次,酒樓茶社棋布星羅,迤西為說唱賣藝之所,每日遊人麕集,又西為柴草市至城外。南關最盛,商戶數十家糧石柴草菜蔬工夫各市無一不備,較之城內各種市場不啻具體而微,至東西北三關向無商戶,僅有少數住戶、幾等村落,此北鎮城關之大略也。
- ^ 《全遼志·卷一·圖考》:總鎮府永安門內大街北。會府文廟左,即鎮東堂舊址,三堂公聚之府。儒學金遼以前莫考,元置廣寧府路儒學,在廣寧右衛西北,元季燬於兵,國朝設儒學,仍舊址。正統辛酉都御史王翱改建今會府之右。
- ^ 《民國北鎮縣誌·卷二·地理·古蹟》:遼王府城內西北,明初封遼王於此,遺址尚存。鎮東堂在城內鼓樓西,明巡撫王翱建,後改為會議府,今圮。雙塔,城內西北隅有雙塔對峙,高十餘丈,塔角綴有風鈴,鈴多下墜,經人拾得見有唐時年號,據此為唐代所建築無疑,塔下有廟曰崇興寺,俗呼雙塔寺。《民國北鎮縣誌·卷一·地理·衙署》:縣公署在縣城內十字街東路北,為明李總兵府舊址(或謂王巡撫府址,未是孰是),清康熙三年設治即改為縣署,迄未遷移。《民國北鎮縣誌·卷二·地理·壇廟》:孔廟遼金以前無考,元置廣寧府路儒學,在廣寧右衛西北,明初即舊址設學,正統辛酉都御史王翱改建於鎮東堂之右。城隍廟在城內北大街西,創建年月無考。崇興寺在城內東北隅,……系唐代古剎,貞觀十八年唐太宗東征高麗旋師,命尉遲敬德監修,宋元明清各代均重修葺。崇泉寺在城內西北萬紫山,建置年月無考。……明嘉靖三十年清乾隆四十七年均依舊制重修。觀音堂在城內鼓樓迤東,其建置年月無碑碣可考。明萬曆四十一年、嘉靖三十六年、清康熙三十三年、雍正七年、乾隆五十二年均依舊制重修。大佛寺在城內東南隅,……清乾隆八年依明代水陸殿舊址改修大佛寺,有碑碣可考。
- ^ 《全遼志·卷一·圖考》:廣寧衛治鼓樓北廣寧路舊址,……洪武初指揮王雄建。廣寧左衛城東北隅,……永樂間指揮吳鉞建。廣寧右衛城西北隅,……永樂間指揮潘鐸建。廣寧中衛拱鎮門東,……成化間指揮閔質建,以上三衛廳堂制度俱如廣寧衛制。
- ^ 《民國北鎮縣誌·卷二·地理·壇廟》:文昌宮在城內鼓樓附近,清康熙四十三年建築。關岳廟即舊關帝廟,在城內鼓樓西路北。……盛清時經山西商人王氏獨捐巨資建築,他人補助無幾。民國三年頒定關岳合祀典禮,遂增設岳忠武王神牌,改稱武廟。祖師廟在城內西北萬紫山,清雍正五年建修。藥王廟在城內西北隅,……於清初建築。
- ^ 《北镇市高级中学简介》. 北鎮市高級中學. [2020-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7).
- ^ 《李文亮人生的几个侧面:父母曾双双下岗,中学老师说他能坐冷板凳》. 南方都市報. 2019-02-10 [2020-02-24].
- ^ 《民國北鎮縣誌·卷二·地理·古蹟》:寧遠伯牌坊,城內鼓樓前有石牌坊一座,高三丈許,上有豎匾刻世爵二字,其下橫書天朝誥券四字,又橫書鎮守遼東總兵官太子太保寧遠伯李成梁字樣,形勢巍峨,基址堅固,迄今數百年雖久經風霜日蝕,毫無殘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