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德國—日本關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德國-日本關係
雙方在世界的位置

德國

日本
代表機構
德國駐日大使館日本駐德大使館
上世紀90年代重建的日本駐德國大使館。這座柏林廣島街Hiroshimastraße)上的建築始建於1938-1942年間,一直是德日關係的象徵。

德日關係(德語:Deutsch-japanische Beziehungen,日語:日独関係)指的是德國日本之間的外交關係。兩國關係曾深遠地影響了二十世紀的歷史進程,在二戰戰後的世界中也仍是重要的國際關係之一。

德日關係有着百餘年的歷史。1867年開始的明治維新結束了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以來日本的鎖國政策,日本重新開始了與西方國家的接觸。嚴格地說,近代德日關係是由1860年普魯士向日本派出使節訪問開始的(那時候普魯士還未統一德國)。19世紀後期兩國曾有過熱絡的人員交流,數名德籍顧問受聘於日本政府、協助推動日本西化。但不久後兩國關係卻因德日在野心的衝突而變得冷淡。日本選擇在一戰中與英國結盟,於1914年對德宣戰並奪取了德國在亞洲的關鍵據點。

不過,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德國與日本的民主制度都已名存實亡,並不約而同地在各自所在地區採取了軍國主義的政策。這使得兩國開始相互接近,並且最終形成了包括意大利王國巴爾幹半島多國在內的政治、軍事同盟——軸心國。然而由於距離遙遠,在二戰中,雖然軍事及外交交流上有一定接觸但德國與日本幾乎只能各自為戰,並且最後也都以投降告終。

戰後,兩國都發生了飛速的經濟成長。今天,日本和德國分別是世界第三大和第四大經濟體[1]。聚焦於經濟議題的雙邊關係,很快地重新建立起來。除此以外,兩國也從政治、文化、科技等諸多領域的合作中受益良多。

歷史

早期接觸與日本鎖國的結束(1871年以前)

早期的德日接觸應當可以追溯到荷蘭東印度公司德籍僱員對日本的訪問。而最早有完善文字記錄的則是兩位德國醫生——恩格爾伯特·肯普費(1651-1716)和菲利普·弗蘭茲·馮·西博爾德(1796-1866)分別在1690年和1820年進行的訪問。儘管德川幕府早在十七世紀三十年代就頒佈了對外國人嚴格的隔離制度,但西博爾德還是被允許環遊日本,並寫出了《日本檔案》一書,後者直到二十世紀還是最有價值的日本信息來源之一[2]。日後人們開始重新認識到他一系列成就的價值,自1979年起,德國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菲利普·弗蘭茲·馮·西博爾德獎,每年向日本科學家頒發[3]

1854年,美國迫使日本簽訂了《神奈川條約》,結束了日本的閉關鎖國;但因為美國對日本的某些讓步並未通過類似的特別待遇作出交換而被日本公眾視為「不平等條約」。許多情況下日本實際上被迫採用治外法權體系:使得外國居民可以不採用日本法律而是用他們本國的領事法庭;海港被要求開戶通商;後來甚至允許基督徒傳教士進入日本。日本結束鎖國後不久的幕末時期,第一批德國商人來到了日本。1860年,艾林波伯爵作為德意志邦聯中居領導地位的邦國——普魯士大使,率領艾林波使節團來到日本。經過四個月的談判,普魯士和德川幕府在1861年一月簽訂了另一份官方意義上的、致力於睦鄰友好和貿易通商的「不平等條約」。

儘管這是那時日本被強迫簽訂的諸多不平等條約之一,在今天看來,艾林波使團以及友好通商條約簽訂的短期和長期結果都被譽為是日德關係的正式開端。2010年秋至2011年秋,在德國和日本舉辦了各類活動紀念此事發生150周年紀念,以期「『重視(他們)平凡的過去帶來的財富』,從而構建連接未來的紐帶」。

日本使團訪問普魯士

1863年,就在艾林波訪日的三年後,一名幕府將軍的使節抵達了威廉一世國王所在的柏林普魯士王宮,接受到盛大的歡迎儀式。馬克斯·馮·巴蘭德在條約簽訂後成為了駐日外交代表——起初代表普魯士,1866年後代表北德意志邦聯,1871年開始代表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國

1868年德川幕府被推翻,成立了明治天皇治下的日本帝國。伴隨着國家權力回歸天皇,日本需要廢除同西方國家簽訂的「不平等條約」;隨後,內戰爆發了。在內戰衝突中,德國軍火商亨利·施奈爾英語Edward and Henry Schnell作為顧問和武器供應商資助了一名忠於幕府將軍的地主,長岡大名。一年後,德川幕府被擊敗,內戰結束;「不平等條約」重新簽訂。

德日關係轉冷與第一次世界大戰(1885年至1920年)

1895年,日本在甲午戰爭中戰勝大清國,並簽訂馬關條約,割讓了遼東半島台灣島。由於日本獲利過大,威脅到了包括德國在內的各列強利益,德國與法國俄國一同出面干涉還遼,強迫日本放棄佔領遼東半島的打算,並因此懷恨在心。

1905年日俄戰爭時期,德國強烈支持俄國一方,引發日本不滿。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出兵佔領了德國在中國山東的領地,並在戰後作為戰勝國取得了德國在中國的特權。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3年納粹黨在德國掌權,希特拉成為總理。

1936年,納粹德國和日本簽署「反共產國際協定」,其中亦有多個歐洲國家簽署,為以後的軸心國同盟打下了根基。

1940年9月27日,納粹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意大利外長齊亞諾及日本大使來栖三郎於柏林簽訂了「三國同盟條約」,柏林-羅馬-東京軸心正式形成,軸心國建立。其後有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及克羅地亞獨立國加入。德國拉攏芬蘭、日本拉攏泰國,雖兩國沒有簽三國公約,因他們局部參戰但仍為軸心國陣營,可見軸心國勢力之大。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對日宣戰,泰國加入軸心國。基於三國同盟條約,1941年12月11日在希特拉及墨索里尼領導下,德國和意大利正式對美國宣戰,三個老大的宣戰令隔日匈牙利、羅馬尼亞及保加利亞也對美國宣戰。德日兩國關係在這時最親密。

1942年3月,隨着日本的擴張,印度洋東面被日本控制,德國要求日本帝國海軍建立了一支潛艇群在印度洋活動侵襲盟軍的航線,擔心的英國發動了馬達加斯加島登陸戰。

1943年9月8日意大利投降。1944年匈牙利、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等國被蘇聯佔領。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其後日本廢棄三國同盟條約,日本仍繼續作戰至8月15日,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

由1942年直到二戰結束,日本和德國一直進行潛艇交易,神戶港亦開放予U型潛艇停泊。高峰期為1944年至1945年,主要德國運送物資予日本,如二氧化鈾,德國分享的行為給了日本極大的幫助,納粹黨希望透過運送來令日本盡快掌握自己的原子彈製造技術,即使自己戰敗日本亦能扭轉局勢,可見德日在二戰中的互相利用關係的重要。

近況

參考文獻

  1.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經濟瞭望》:WEO Database April 2012 Archive-It存檔,存檔日期2006-02-14
  2. ^ Eberhard Friese: Philipp Franz von Siebold als früher Exponent der Ostasienwissenschaften. = Berliner Beiträge zur sozial- und wirtschaftswissenschaftlichen Japan-Forschung Bd. 15. Bochum 1983 ISBN 3-88339-315-0
  3. ^ Siebold-Preis. Tokyo.daad.de. [9 Februar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