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七年討蕃軍本營地
明治七年討蕃軍本營地 | |
---|---|
龜山安營紀念碑、明治七年龜山本營之址 | |
位置 | 屏東縣車城鄉後灣村後灣路2號 |
建成時間 | 大正15年(1916年) |
公眾參觀 | 開放時間:公有設施使用 參觀費用:全天 |
官方名稱 | 明治七年討蕃軍本營地 |
類型 | 登錄等級:歷史建築 登錄種類:碑碣 |
詳細登錄資料 |
明治七年討蕃軍本營地紀念碑,又稱龜山安營紀念碑,是位於台灣屏東縣車城鄉,為紀念牡丹社事件中日本登陸射寮(現後灣村龜山沿岸)而設立的紀念碑,已於2010年4月28日登錄屏東縣歷史建築。
歷史
背景
1871年,因八瑤灣事件中,54名琉球人誤闖排灣族領地,被當地部落視為入侵者而出草為由[1][2],在時任台灣蕃地事務都督西鄉從道的領導下,於5月8日(一說10日)率領日軍出兵於車城灣射寮登陸[3],在5月22日石門攻擊以牡丹社為主的原住民部落後,隨後則就地於龜山(今海洋生物博物館附近)平原區長期駐紮,分兵駐守於楓港(日本稱風港營所)等地。清帝國對此隨即提出抗議。最終日軍因感染熱病而死亡超過五百人,又耗費六百萬圓以上的鉅額軍費,因此日本政府透過外交手段與清帝國和解,並在該年十一月撤兵,史稱為「牡丹社事件」或「台灣出兵」。[4][5]其中日軍在撤離前,曾在原本營之地立碑紀念,然而在清兵接收後,依照和約而將日軍營舍及紀念碑立刻拆除。
建立
臺灣在1895年10月因《馬關條約》割讓予日本,1916年10月歸因日軍登陸射寮45週年紀念,在恆春支廳長鹽尻彌太郎倡議下,於龜山山麓處重建該碑,並題為「明治七年討蕃軍本營地」十字,由大坪頂區長陳水成、射寮莊保正陳本及保甲民等人協力完成,1935年12月5日,臺灣總督府將其以「明治七年龜山本營之址」的名義,公告為臺灣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史蹟,並在1937年再度整修。[6][7]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退出台灣後,該紀念碑上有關日軍的文字則遭到人為磨滅或削改,1996年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興建工程時因曾稍破壞紀念碑外的圍牆,但在墾丁國家公園的修復下則將本紀念碑和周圍區域加以整理,當前並設置解說牌來解說此碑的落成與牡丹社事件的始末。[8]
形式設計
明治七年討蕃軍本營地紀念碑高107公分,寬80公分,整體結構是由砂岩所造,基座則以混凝土製成,並刻有「昭和十二年三月改修」及「恆春郡」等文字。當前碑身與碑座仍然保持原貌,然而正面「明治七年討蕃軍本營地」碑文因遭到破壞而難以辨識,碑石背面上亦有雕刻文字,其刻痕因經長年風化因素,部份文字刻痕難以辨認。[9]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 黃清琦,2013,《牡丹社事件的地圖史料與空間探索(上、中、下)》,原住民族文獻,第八期,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引用
- ^ 宮古島民54人が犠牲に…研究者「知ってほしい」墓参の勧め 台湾「牡丹杜事件」 | 沖縄タイムス+プラス ニュース. 沖縄タイムス+プラス. [2020-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3) (日語).
- ^ 琉球漂流民殺害事件(りゅうきゅうひょうりゅうみんさつがいじけん)|日本史 -り-|ヒストリスト[Historist]−歴史と教科書の山川出版社の情報メディア−. Facebook OGP用 サイト名. [2020-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2) (日語).
- ^ 李仙得. 《臺灣記行 Notes of Travel in Formosa》. 台北市: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1875、2012. ISBN 9789860321272 (中文(臺灣)).
- ^ 王淑慧; 蔡明坤. 清末南臺灣涉外事件與鵝鑾鼻燈塔興建之關係(1867-1883). 2015-10-26 [2021-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2).
- ^ 牡丹社事件. 《台灣大百科全書》. 中華民國文化部. 2009-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05).
- ^ 林會承. 《臺灣文化資產保存史綱》. 台北市: 遠流. 2011. ISBN 978-957-32-6765-2 (中文(臺灣)).
- ^ 吳永華. 《台灣歷史紀念物--日治時期台灣史蹟名勝與天然紀念物的故事》. 台中市: 晨星. 2005. ISBN 957-583-860-2 (中文(臺灣)).
- ^ 明治七年討蕃軍本營地紀念碑 - 屏東縣政府車城鄉公所. [2021-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6).
- ^ 何培夫. 《臺灣碑碣概覽(下)》. 台北市: 國立臺灣圖書館. 2002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