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本華·曼德博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華·曼德博
Benoit Mandelbrot
本華·曼德博,2010年
出生(1924-11-20)1924年11月20日
波蘭華沙
逝世2010年10月14日(2010歲—10—14)(85歲)
 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
國籍 法國
 美國
母校巴黎綜合理工學院
加州理工學院
巴黎大學
知名於曼德博集合
分形
獎項沃爾夫獎(1993年)
日本國際獎(2003年)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數學
機構耶魯大學
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
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

本華·曼德博(法語:Benoît B. Mandelbrot,1924年11月20日—2010年10月14日[1])又譯伯努瓦·曼德勃羅曼德布洛特,生於波蘭華沙,法國、美國數學家。幼年隨全家移居法國巴黎,大半生均在美國度過,擁有法國美國的雙重國籍。曼德博的研究範圍廣泛,從數學物理金融數學,但他最大的成就則是創立了分形幾何。他創造了「碎形」這個名詞,並且描述了曼德博集合。他也致力於向大眾介紹自己的理論,通過面向普通公眾的著作和演講,使他的研究成果廣為人知。

本華·曼德博是他所用的中文名,在他的耶魯大學個人網頁首頁可以見到。[2]

早年生活

1924年,曼德博生於波蘭華沙的一個猶太人家庭[3]。他們家有着濃厚的學術氣氛,母親是一位牙科醫生,父親則是一名服裝商人,而曼德博的數學啟蒙則是得益於他的數學家叔叔,居於巴黎的佐列姆·芒德勃羅伊(Szolem Mandelbrojt)[4]。1936年,曼德博11歲時,因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威脅日益加劇,隨全家移居法國巴黎[5]。曼德博就讀於巴黎 Rolin 中學,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全家再次逃往法國蒂勒。在那裏,他受到了居於布里夫拉蓋亞爾德拉比 David Feuerwerker 的資助,得以繼續他的學業。1944年,曼德博一家回到了巴黎。他在里昂昂勒帕克中學學習了一段時間之後,於1945年考取了巴黎綜合理工學院,於數學家加斯頓·儒利雅保羅·皮埃爾·萊維門下學習。1947年曼德博來到加州理工學院,並於1949年獲得航空學碩士學位[6]。曼德博回到法國後,於1952年在巴黎大學獲得數學科學博士學位[4]

1949年到1958年間,曼德博供職於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在這期間,受約翰·馮·諾伊曼邀請,在新澤西州普林斯頓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訪問了一年時間。1955年,他與阿雷特·卡甘結婚,並遷居到瑞士日內瓦,之後則於里爾大學工作[7]。1958年,曼德博夫婦移居美國,進入了位於紐約州約克鎮的 IBM 公司托馬斯·J·華生研究中心英語Thomas J. Watson Research Center[7]。他在 IBM 公司擔任 IBM 研究員長達35年之久,並於之後成為了榮譽研究員[4]

學術生涯

曼德博於2007年演講時拍攝

1951年後,曼德博的研究範圍不僅限於數學理論,更擴充到了資訊理論經濟學流體力學等應用領域。他堅信,重尾現象自相似性結構作為兩大關鍵詞,能夠解決這些領域中的很多問題。

曼德博發現,金融市場中的價格分佈並不服從正態分佈,而是服從理論上方差無窮大的穩定分佈:例如,相對於(即為正態分佈),棉花價格更接近的穩定分佈。「穩定」分佈的性質之一就是n個服從穩定分佈的獨立同分佈的隨機變數之和服從尺度參數更大的穩定分佈[8]

曼德博對宇宙學領域亦有貢獻。1974年,他從碎形學角度提出了奧伯斯佯謬(夜黑佯謬)的一種新的充分但不必要的解釋。他認為,假定宇宙中恆星的分佈是分形集(如康托塵埃),那麼奧伯斯佯謬的解釋就不必依賴大爆炸理論。他的模型沒有把大爆炸理論完全排除在外,但即使大爆炸沒有發生過,仍然可以解釋夜黑現象[9]

1975年,曼德博提出了「碎形」一詞用於描述這類結構,並在著作《碎形學:形態,概率和維度》(原書《Les objets fractals, forme, hasard et dimension》,1975年出版;英譯本《Fractals: Form, Chance and Dimension》,1977年出版)[10]闡述了他的觀點,同時發展了捷克地理學家人口學家統計學家Jaromír Korčák在1938年發表的論文《兩種類型的統計分佈》(原文《Deux types fondamentaux de distribution statistique》,英譯版《Two Basic Types of Statistical Distribution》)[11]中的思想。

曼德博集合及其軌道周期性。

1979年,在哈佛大學作為訪問學者的期間,曼德博開始研究碎形集之一——在複平面上一定變換下具有不變性的朱利亞集合。在加斯頓·朱利亞皮埃爾·法圖學術成果的基礎上,曼德博利用公式反覆迭代,在電腦上作出了朱利亞集合的圖形。在研究朱利亞集合的拓撲結構是怎樣依賴於復參數的同時,他還提出了後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曼德博集合(曼德博集合今天常常由定義,因此曼德博早期以為參數所作的圖像與後來以為參數所得圖像恰如鏡面反射般左右對稱)。

1982年,曼德博在《大自然的碎形幾何學》一書中發展並更新了他的理論[12]。此書影響巨大,不但使碎形幾何學得以進入主流數學研究範疇,而且深受業餘讀者的歡迎,更使得之前視碎形學為「人工製造」的批評界啞口無言。

2006年曼德博在巴黎綜合理工學院的演講中講解曼德博集合

1987年,曼德博離開了工作35年又12天的IBM——因為公司決定停止他所在部門的純理論研究[13]。隨後他去了耶魯大學,並於1999年獲得了他的第一個終身教職,時年75歲[14]。2005年退休時,曼德博已經是耶魯大學的斯特林數學教授。

碎形學和規則粗糙性

雖然曼德博提出了碎形這個新名詞,然而在他的《大自然的分形幾何學》問世之前,就曾有其他數學家對其中引進的一些數學對象做過描述:它們被認為是稀有的、奇特的,與彼時存在的學術領域幾乎沒什麼聯絡,且具有非自然、非本能的特性。曼德博前無古人地分析了這些現象的共同性質——比如自相似性(線性,非線性,抑或統計學意義上的),尺度不變性,以及(通常的)非整數豪斯多夫維數——將它們聚為同類並抽象為可用的基本工具,從而大大拓寬了科學理論對「不光滑」的真實世界的應用。

曼德博還強調了碎形思想可用於構造實際可行的模型,來模擬真實世界中的很多「粗糙的」現象。自然界中的分形集有山脈海岸線,河流流域的形狀;植物,血管肺部的結構;星系團;還有布朗運動。碎形幾何在人類藝術和娛樂中亦有出現,如音樂藝術建築股票市場的價格走勢。曼德博相信,碎形幾何不但不是非自然的,相反在很多方面都比人類創造出的歐氏幾何中各種光滑的研究對象更加直觀和自然:

雲不是球體,山不是圓錐體,海岸線不是圓,樹皮不是光滑的,閃電傳播的路徑也不是直線。
  —曼德博,《大自然的碎形幾何學》緒論

曼德博曾被視為一個空想家[15]和標新立異者[16]。他不拘形式熱情洋溢的文風以及對視覺和幾何直觀的看重(大量插圖的使用)使得《大自然的碎形幾何學》對於非專業讀者也有相當可讀性。這本書廣泛激發了人們對碎形學的興趣,同時對混沌理論以及科學和數學的其他領域也有貢獻。

逝世

2010年10月14日,曼德博因胰腺癌馬薩諸塞州劍橋臨終病人安養所逝世,享年85歲[17][18]。他離世之後,數學家海因茨·奧托·佩特根說:「如果要論對數學和科學應用的影響,曼德博實在是50年內最重要的人物之一。」[18]克里斯·安德森稱他為「改變人類對世界認識的里程碑式人物」[19]法國總統薩科齊稱曼德博具有「從不被革新性的、驚世駭俗的猜想所嚇退的強大而富有獨創性的頭腦」。薩科齊還說,「他的研究完全在主流領域之外發展,卻形成了現代資訊理論的雛形」[20]經濟學人所發曼德博的訃告指出,他是一位「超越學術界的名人」,並將他譽為「碎形學之父」。[21]

榮譽

以下是本華·曼德博獲得的各種榮譽的一個不完全的清單[22]

著作

  • 《大自然的分形幾何學》(The Fractal Geometry of Nature),1982年

參考資料

  1. ^ 曼德博的離世消息. [2010-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8). 
  2. ^ 曼德博在耶魯大學的個人首頁. [2016-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1). 
  3. ^ Mandelbrot, Benoît; Bernard Sapoval, Daniel Zajdenweber. Web of Stories · Benoît Mandelbrot · Family background and early education. Web of Stories. May 1998 [19 Octo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11). 
  4. ^ 4.0 4.1 4.2 Mandelbrot, Benoit. The Wolf Prizes for Physics (PDF). Imperial College Press. 200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2-28).  |contribution=被忽略 (幫助)
  5. ^ BBC News - 'Fractal' mathematician Benoit Mandelbrot dies aged 85. BBC Online. 17 October 2010 [17 Octo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7). 
  6. ^ Lesmoir-Gordon, Nigel. Benoît Mandelbrot obituary. The Guardian. 17 October 2010 [17 Octo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8). 
  7. ^ 7.0 7.1 Barcellos, Anthony. Mathematical People (PDF). Birkhaüser. 198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0-10-25).  |contribution=被忽略 (幫助)
  8. ^ New Scientist, 19 April 1997. Newscientist.com. 1997-04-19 [2010-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24). 
  9. ^ Galaxy Map Hints at Fractal Universe, by Amanda Gefter; New Scientist; June 25, 2008
  10. ^ Fractals: Form, Chance and Dimension, by Benoît Mandelbrot; W H Freeman and Co, 1977;ISBN 0716704730
  11. ^ Jaromír Korčák(1938): Deux types fondamentaux de distribution statistique. Prague, Comité d』organisation, Bull. de l'Institute Int'l de Statistique, vol. 3, pp. 295–299.
  12. ^ The Fractal Geometry of Natur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y Benoît Mandelbrot; W H Freeman & Co, 1982; ISBN 0716711869
  13. ^ Mandelbrot, Benoît; Bernard Sapoval, Daniel Zajdenweber. Web of Stories · Benoît Mandelbrot · IBM: background and policies. Web of Stories. May 1998 [17 Octo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08). 
  14. ^ Tenner, Edward. Benoit Mandelbrot the Maverick, 1924-2010. The Atlantic. 16 October 2010 [16 Octo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3). 
  15. ^ Devaney, Robert L. "Mandelbrot’s Vision for Mathematics" in Proceedings of Symposia in Pure Mathematics. Volume 72.1 (PDF).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2004 [2007-01-0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6-12-09). 
  16. ^ Jersey, Bill. A Radical Mind. Hunting the Hidden Dimension. NOVA/ PBS. April 24, 2005 [2009-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31). 
  17. ^ Benoit Mandelbrot, fractals pioneer, dies. 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 16 October 2010 [17 Octo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5). 
  18. ^ 18.0 18.1 Hoffman, Jascha. Benoit Mandelbrot, Mathematician, Dies at 85. The New York Times. 16 October 2010 [16 Octo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5). 
  19. ^ Mandelbrot, father of fractal geometry, dies. The Gazette. [16 Octo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10月19日). 
  20. ^ Sarkozy rend hommage à Mandelbrot [Sarkozy pays homage to Mandelbrot]. Le Figaro. [17 Octo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5) (法語). 
  21. ^ 存档副本. [2010-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24). 
  22. ^ Mandelbrot, Benoit B. Vita and Awards (Word document). 2 February 2006 [2007-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年12月9日).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