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計劃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殖民計劃
遊戲主選單畫面
類型即時戰略
平台MS-DOS
開發商光譜資訊
發行商
系列殖民計劃系列
模式單人
發行日1996年

殖民計劃》(也稱《移民計劃》),是光譜資訊 R6Bison 於1996年發行的一款DOS下的結合模擬經營即時戰略遊戲,其續作《殖民計劃2》於2001年發佈在Windows平台上。[1]玩家在遊戲中扮演「洲際邦聯」的移民指揮官,帶領地球上的第一批移民在外太空建立殖民城市。在遊戲進行的過程中玩家需要妥善規劃城市的建設、生產、開發、貿易等,還需要與電腦AI操縱的敵人競爭乃至戰鬥。遊戲分為若干個關卡,玩家在時間限制內達到關卡的任務目標後即可過關。

劇情概要

遊戲的背景設定在虛擬的星元紀年中。星元171年,地球上的人類分為「羅威爾帝國」和「洲際邦聯」兩大集團相互對抗。星元201年,人類發現距離地球4700光年的休曼星系中,存在除了沒有氧氣外條件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兩大集團因此各自展開了移民外星球的計劃,並認為該計劃將是決定這兩大陣營存亡的關鍵。

在遊戲中玩家扮演「洲際邦聯」的指揮官,在每個關卡中前往指定的星球降落,並設法運用當地的資源成功建立一個移民城市。玩家只要在任務時限內達到邦聯所設定的任務目標(如將城市人口提升到某一數值或摧毀帝國的行政中心),就算是成功完成該次任務,並將獲得邦聯授予的晉級和評價。

當玩家完成所有的給定任務後,將由聯邦的「移民計劃執行委員會」授予玩家最終的職務。根據玩家在任務中的表現不同,職務可能是聯邦四院的顧問乃至洲際聯邦的總主席。[2]

遊戲要素

遊戲的主介面

生產建設

玩家在每一關開始的時候可以反覆選擇開始位置和隨機生成遊戲地圖。確認地圖之後可以建設各種建築,生產或者提煉各種資源,以及生產單位。比較重要的資源有電力、金錢和金屬。電力不足時建築不會工作,長期負債甚至會造成遊戲失敗;金屬不足時不能建築和生產單位;而建造建築時需要金屬。建築之間需要用管道或地板連接來供電,而各種提煉廠需鄰接對應資源才可以獲得最大產能。經濟方面,主要是可以建造航空站來進行貿易,賣出多餘的資源,以及買進緊缺的資源。由於即使建設航空站之後每2個月也只能交易一次,在資源可以自給自足之後需要建設倉庫以避免倉庫不夠造成資源浪費。開採石油、核能等資源需耗費大量金錢,但是是發展經濟和軍事擴張的必要手段。在遊戲開始時玩家通常無力建設高級的建築。由於建設費用高昂而遊戲中人口增長所增加的稅收可以忽略不計,使得玩家嚴重依賴於星際貿易。在遊戲開始時儘快開發鄰近的資源,以及建設航空站發展星際貿易是防止玩家破產的唯一手段。在資金充裕之後玩家可以發展情報、科研和軍事來達成任務目標。

戰鬥對抗

建設情報中心之後可以進行各種任務,例如竊取科技以補科研之不足,破壞敵方建築,或者破壞敵方情報活動。情報經費不足時任務很容易失敗。

可以建設研發中心來提高各種建築和單位的性能,例如資源生產能力或者單位火力。遊戲中各種科技名目繁多,但是沒有文明那樣科技樹的概念。由於任務目標並非軍事勝利,所以一般以非軍事科技優先。科技研究的成果可以帶入下一關。

玩家可以建設防衛塔來進行防禦,也可以建設兵工廠來生產各種攻擊和輔助單位。也可以建設修理廠來修復在戰鬥中受傷的單位。在摧毀敵方基地之後,敵方也會定時空降部隊騷擾我方。

關卡設計

在玩家達到任務目標後結束任務,根據表現受到提升和授勳,在三次任務都完成之後遊戲結束。如果我方行政中心被摧毀、資金連續三個月為負數或沒有在時限內完成目標則任務失敗結束遊戲。

如果玩家在完成任務時,在軍事、效率、市政或科技方面有突出的表現,則可能獲得藍鋼、銀光、金爵或光譜科技勳章。在成功完成所有任務結束後,將最終獲得一個職位以對玩家的表現進行評價,最高的職位為「洲際邦聯總主席」,其次為「洲際邦聯的副主席」,在此以下則根據玩家的傾向在「政務院」、「教育院」、「軍事院」或「科學院」中擔任首席、委員或顧問(最低)職位。

參考資料

  1. ^ 产品一览—即时/回合战略. 光譜資訊. [2009-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10). 
  2. ^ 《移民计划》使用手册. 河北電子音像出版社. ISBN 7-90031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