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殷尚質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殷尚質
武將
國家中國
時代明朝
仲華
朴齋
職官山西都指揮僉事 本官
後軍都督府都督僉事 署理
遼東總兵 差遣
後軍都督府左都督 追贈
少保 追贈
祖籍南直隸廬州府合肥縣
出生1517年11月7日
北直隸天津左衛
逝世1556年11月15日
遼東塔山
諡號忠勇

殷尚質(1517年11月7日—1556年11月15日),字仲華,號朴齋北直隸天津左衛(今天津市)人,明朝武將。歷官寧遠守備,延安游擊,太原左參將,遼陽副總兵等職,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升為遼東總兵,次年陣亡,是第一位戰死疆場的遼東總兵。明廷追贈少保、左都督,諡忠勇[註 1],立祠紀念。

生平

正德十二年十月二十四日(1517年11月7日),殷尚質出生於天津左衛的一個世襲武將家庭[1]。年少時,為衛學軍生[2]。嘉靖十四年(1535年),襲父職為衛指揮僉事[3],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任黃花等鎮備御,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調寧遠守備,本官升為都指揮僉事[4][5],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升為延安游擊,當時延安剛開始駐軍,武備鬆弛,殷尚質加意訓練,使延安兵馬成為邊境雄兵[6]。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升為山西左參將,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率軍解救被蒙古兵圍困的大同巡撫侯鉞,因功升遼陽副總兵[7][8],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升為遼東總兵[9]。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蒙古大汗打來孫率十餘萬人入侵遼東廣寧,殷尚質率軍抵抗,嘉靖三十五年十月十四日(1556年11月15日)於塔山一帶陣亡,年四十歲[10][11]。明廷追贈少保、左都督,諡忠勇,立祠紀念[12]

家庭

高祖殷彪、曾祖殷貴、祖父殷洪、父親殷健四代都為世襲天津左衛指揮僉事。七歲時,父親去世,由母親馮氏撫養成人[13]。妻倪氏,繼室楊氏[14]

參考

註釋

  1. ^ 《明史稿》、《全遼志》誤作忠愍,據墓表改。

引用

  1. ^ 《民國天津縣新志·卷二十四之一·殷尚質墓表》:「生於正德丁丑年十月二十四日。」
  2. ^ 《民國天津縣新志·卷二十一之一》:「尚質弱冠補衛學生。」
  3. ^ 《明史稿·列傳第七十》:「嘉靖十四年,襲指揮僉事。」
  4. ^ 《本朝分省人物考·卷之六·北直隸河間府》:「壬寅春,守御黃花等鎮,改任天津右衛,尋管本衛事。撫按廉其忠干,每加推獎。丙午秋,用督撫交薦,守備遼東寧遠,移駐瀋陽。」
  5. ^ 《民國天津縣新志·卷二十一之一》:「二十五年,守備遼東寧遠,移駐瀋陽,升山西都指揮僉事。」
  6. ^ 《國朝獻征錄》卷106《都督殷公尚質墓志銘》:「己酉秋,充游擊將軍,督軍駐延安。內盜外訌,四野洶洶,游擊為一時創設,兵皆市人,不習練。公受命,儆惕厲忠武,身先士卒,嚴刁斗,多間諜,以哨虜情,而參以遁甲孤虗諸法,用能屢殲黠虜,奏凱廷下。於是諸鎮之兵,延安稱強焉。」
  7. ^ 《明史稿·列傳第七十》:「三十二年,督軍解巡撫侯鉞圍,擢遼陽副總兵。」
  8. ^ 《大明世宗實錄》卷405嘉靖三十二年十二月:「命馬蘭谷參將龔業、大同左參將殷尚質俱充副總兵官,業協守薊州,尚質遼陽。」
  9. ^ 《民國天津縣新志·卷二十四之一·賜殷尚質敕》:「皇帝敕諭:署都督僉事殷尚質,今命爾掛印充總兵官,鎮守遼東地方……嘉靖三十四年二月二十八日。」
  10. ^ 《民國天津縣新志·卷二十四之一·殷尚質墓表》:「其死節嘉靖丙辰年十月十四日,享年四十歲。」
  11. ^ 《明史稿·列傳第七十》:「三十五年十月,打來孫以十餘萬騎入廣寧。尚質急帥游擊閻懋官等御之塔兒山。寇先突懋官,營不為動,乃馳攻尚質。尚質殊死戰,力屈死之,懋官馳救,亦戰死。」
  12. ^ 《大明世宗實錄》卷441嘉靖三十五年十一月:「戊午,北虜打來孫等率眾十餘萬騎深入遼東廣寧等處,總兵官殷尚質率游擊閻懋官等御之,虜眾不敵。尚質等死之,亡其卒千餘人。總督薊遼右都御史王忬以聞,且自劾調度無策,並論巡撫蘇志皋輕率寡謀之罪。兵部覆奏,詔贈尚質少保、左都督,蔭一子指揮同知世襲;懋官都督同知,蔭一子正千戶世襲。仍各立祠祭葬,賜尚質諡忠勇。」
  13. ^ 《國朝獻征錄》卷106《都督殷公尚質墓志銘》:「高祖彪、曾祖貴、祖洪俱指揮僉事。父健即洪季子,以伯仲無嗣,纘先業。健卒,公甫七歲,倜儻不凡。母夫人馮躬勤養育,俾有成立。」
  14. ^ 《鳴玉堂稿》卷7《鎮守遼東總兵贈少保左都督特進榮祿大夫殷公墓志銘》:「妻倪氏贈夫人,繼楊氏封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