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燧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燧象,是指在尾巴上繫上燃燒火繩的,以在戰爭中衝向敵陣。據《左傳》的中記載,在定公四年,吳國軍隊進攻楚國都城楚昭王鍼尹固「執燧象以奔吳師」。為左傳作注的杜預認為:「燒火燧以系象尾,使赴吳師驚卻之。」 [1]

燧象在後人的詩歌中也喻指大火,明朝政治家劉基在《贈杜安詩》道:「炎龍熺張天衢,燧象豗煙煎地府。」[2]

參考資料

文獻:
  1. 《楚國歷史文化辭典》
資料:
腳註:
  1. ^ 《楚國歷史文化辭典》第493頁
  2. ^ 存档副本. [2012-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