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楨 (外交)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31年《中國名人錄》第四版中的王家楨

王家楨(1899年—1984年12月28日)[1],字樹人,出生於吉林省雙城縣(今黑龍江省雙城市),祖籍山東省文登縣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2]

生平

張作霖父子的部下

最新支那要人傳》(1941年)中的王家楨

王家楨早年自北京大學法科肄業後前往日本留學,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經濟科。回國後曾任北京政府交通部法律編輯局書記官。孫中山發動護法運動後,王家楨南下參加,任廣州大元帥府秘書。後來回到北京政府,任直系吳佩孚的秘書、負責同日本聯絡。吳佩孚下台後,王家楨通過自己是莫德惠外甥的關係,投靠奉系張作霖,任大元帥秘書、外交部秘書。[2][3]

張作霖死後,張學良継位,王家楨繼續為張學良的部下。張學良東北易幟後,王家楨任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外交機要處主任。1928年,蔡智堪曾通過王家楨將田中奏摺轉交張學良後公開。1930年(民國19年)4月,任國民政府外交部常務次長,並且兼任外交部特派威海衛接收專員、日本租界收回委員會委員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張學良失勢,王家楨遂離開上述要職。[2][4][3]

國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的活動

1931年起,王家楨歷任國民政府外交部顧問、中國出席國際聯盟會議代表、中央政治委員會外交委員會委員。1934年(民國23年)10月,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東北行營經濟委員會委員。1935年5月,出任監察院監察委員。1937年(民國26年)5月,任國民政府主席東北行轅政務委員會委員,同月被免職。抗日戰爭期間,於1938年6月出任第一屆國民參政會參政員。此後又連任為第二屆國民參政會參政員。他被視為蔣介石政權對日外交的智囊。[2][4][3]

1945年(民國34年),作為中國代表團顧問,出席了美國三藩市聯合國成立大會。抗日戰爭勝利後,歷任東北生産管理局局長、東北政務委員會常務委員。1946年當選制憲國民大會代表第二次國共內戰末期,拒絕隨蔣介石政權去台灣,仍留在大陸。[2][4]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加入中國人民外交學會,並曾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革)中央委員、第二至六屆全國政協委員。1984年12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2][4]安葬在北京東北義園[5]

家庭

王家楨是莫德惠的外甥。

註釋

  1. ^ 《雙城縣誌》作生於1897年。徐主編(2007)、138頁以及劉主編(2005)、209頁作生於1899年。
  2. ^ 2.0 2.1 2.2 2.3 2.4 2.5 徐主編(2007)、138頁。
  3. ^ 3.0 3.1 3.2 東亜問題調査會編(1941)、10頁。
  4. ^ 4.0 4.1 4.2 4.3 劉主編(2005)、209頁。
  5. ^ 馮其利,東北義園名人補遺,北京檔案史料2007年第4期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 高殿芳 主編,愛國人士王家楨——《田中奏摺》的歷史見證人,團結出版社,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