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眼鏡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眼鏡猴[1]
化石時期:45–0 Ma
始新世至今
菲律賓眼鏡猴 (Carlito syrichta)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靈長目 Primates
亞目: 簡鼻亞目 Haplorrhini
下目: 跗猴型下目 Tarsiiformes
科: 眼鏡猴科 Tarsiidae
Gray, 1825
模式屬
眼鏡猴屬
Tarsius

眼鏡猴科Tarsiidae),也叫跗猴,是哺乳綱靈長目的一科,也是跗猴型下目目前仍生存的唯一科,其下共有3屬約13種現存眼鏡猴。在歐亞非大陸都有本科的化石記錄,但目前現存物種的分佈範圍僅限於東南亞馬來群島上。

特徵

體型小,身長約10公分;黃褐色體毛;眼睛很大而圓,甚至比腦容量還大,滿月般的大眼睛宛如戴着一幅眼鏡而得名;尾巴比身體長,近似體長的兩倍,末端有毛叢;指頭的前端鈍而圓扁,有吸盤般的功能,後肢第二、三趾為勾爪,餘為指甲;前肢短小強壯,後肢修長有力,適合跳躍前進;長相怪異,完全脫離猴子的形象,有趣的是牠的脖子短小,頭部可作180度的迴轉。

分類

過去跗猴類曾被歸類為原猴類,但後來發現本科與類人猿的關係更親近,因而將兩者一起歸入簡鼻亞目

過去本科物種都被歸類於一個屬——眼鏡猴屬,至2010年代才成立另兩個屬[2],如下:

習性

夜行性,白天在樹木的枝幹上睡覺,夜晚來臨時才開始活動。行進時像青蛙般跳躍,一次可躍1-2公尺,於原產地幾乎都是成對居住,每產一子。雖然不太懼怕人類,但極不易飼養,動物園中長期飼養成功的例子幾乎是零。由於異常珍奇,又是晝伏夜出,不易見其廬山真面目,因此自古就傳有許多有關的想像圖畫。

分佈

一般分佈於印尼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菲律賓南部等東南亞島嶼;活動於樹林和竹林中。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