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緣寺 (揚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福緣寺是揚州歷史上的一座著名佛寺,揚州八大剎之一。[1]今寺已不存,僅存福緣北巷地名。

位置

福緣寺原址在揚州南門外通揚橋東南側,寺門朝西,面向古運河,原址現為糧油中心批發交易市場。此處舊為揚州通向瓜洲的水路要津。

歷史

福緣寺始建於明代,原名福國院,天啟七年(1627年)由明道創建。[2]1644-1645年明清之交,該寺經歷了甲申之變和乙酉之變。清順治年間賜名福國寺。雍正元年(1723年),住持濟生建三層萬佛樓。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帝南巡,寺僧超宗迎入寺內,賜名福緣寺,親筆書寫匾額。這時共有寺房約80間,包括山門殿、大雄寶殿、觀音殿,以及南側的藏經樓等。

咸豐三年(1853),洪楊之亂中,寺廟焚毀一空。同治年間,寺僧默齋募化十三年,依舊制修復。

1949年以後,福緣寺改為蘇北機米廠。1960年代,機米廠發生一場大火,持續三個多小時,大雄寶殿被大火燒毀。其他寺房也逐步被拆除,改建為廠房。1984年,寺內殘存的最後一座重要建築藏經樓,被移建到大明寺

參考

  1. ^ 李斗:《揚州畫舫錄》:「八剎,建隆、天寧重寧、慧因、法淨、高旻、靜慧、福緣也。」
  2. ^ 揚州藏家偶獲碑銘全拓本,揭開「福國院塔銘」銘文之謎,2021-03-15,揚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