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秋津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秋津丸
あきつ丸
1944年改裝後的秋津丸
概觀
艦種丙型特種船(登陸艦
擁有者日本海運株式會社(名義) 大日本帝國陸軍(實際)
製造廠播磨造船所
動工1940年(昭和15年)9月17日
下水1941年(昭和16年)9月24日
服役1942年(昭和17年)1月30日
結局1944年(昭和19年)11月15日沉沒
現況已沉沒
技術數據
排水量9,190噸
全長152.1米
水線長度143.75米
全寬19.5米 |飞行甲板= <br />'''新造時<br />全長127m・全宽21m<br />'''改装後'''<br />全長110m・全宽23m
吃水7.857米
燃料重油
鍋爐4座三缸燃油水管鍋爐
動力2座兩級減速蒸汽輪機,雙軸推進
功率13,435匹
最高速度21節
武器裝備新造時
2座八八式 75mm 高炮
10門三八式75 mm野炮
60個深彈
水中聴音機(被動式聲納
飛行甲板可加裝4門八九式十五厘米加農砲
九八式20 mm高射機炮7座
改裝後
4座4門八八式 75mm 高炮
8座九六式 25mm 高炮
1座二式十二厘米迫擊炮(用於反潛)
60個深彈
水中聴音機(被動式聲納
最終時增設高炮,高機各4座
艦載機新造時
九七式戰鬥機13架
改裝後
三式指揮連絡機8架(其中兩架備用)
(執行運輸任務時可以散件形式搭載30架一式戰鬥機等小型機)
其它可搭載登陸艇(大發D型27隻)

秋津丸(日語:あきつ丸あきつまる Akitsu Maru)是隸屬大日本帝國陸軍登陸艦,日本陸軍將其分類為「丙型特種船」。

秋津丸是20世紀30年代中期由大日本帝國陸軍研發製造的船塢登陸艦神州丸的進一步發展型。在此基礎上,為了能搭載更多登陸艇大發動艇英語Daihatsu-class landing craft),提升陸軍登陸作戰能力,且要為向登陸部隊提供航空支援,「秋津丸」不僅較「神州丸」更大,還使用了與航空母艦類似的全通式飛行甲板。本艦同時也是現代兩棲攻擊艦的先驅。

建造背景

基於日本自身島嶼眾多的地理條件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加里波利戰役的經驗教訓,日本陸軍在大正12年度以菲律賓和美國遠東部隊為假想敵的「帝國國防方針」中,逐漸開始重視登陸作戰。同時,20年代中期,新一代登陸艇(即「大發動艇」與「小發動艇」)投入現役。因此,需要新建一種與以往登陸艦都不相同的可搭載新型登陸艇,並可從船尾安全快速地放出登陸部隊的艦船,即「神州丸」。該艦在使用中展現出了優秀的登陸作戰能力。1937年(昭和12年)7月七七事變爆發後,該艦為侵華日軍提供了重要支援。以「神州丸」的成功使用經驗為基礎,日本陸軍為繼續提升自身登陸作戰能力,提出了繼續興建「特種船」(登陸艦)的計劃。

然而,當時日本海陸軍間軍種對立問題極其嚴重,海軍並不願意開發用於登陸作戰的艦艇,更不了解如何組織到偏遠地區的軍事運輸,對海上運輸護航的意識也很薄弱。因此,陸軍不得不自研一套與海軍完全不同,主要用於登陸作戰的艦艇體系。

為此,早在「七七事變」爆發前的1936年(昭和11年)8月,陸軍方面就透露出了繼續興建登陸艦的願望,1938年(昭和13年)10月經日本陸軍中央決定,在1939年(昭和14年)與海軍方面協定了興建登陸艦艇的計劃。然而,由於預算限制,陸軍省很難保有大量專屬於自身的與「宇品丸」「神州丸」類似的登陸艦。因此,陸軍根據戰時民船徵用計劃,向民間的海運公司發放補貼,來建造可在戰時改造成登陸艦的商船。經過陸軍與民間各海運公司的協商,確定了興建9艘共計80,000噸「特種船」的計劃。計劃中的「特種船」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1.甲型:10,000噸級商船(後續此類M型戰時標準船被稱為M甲型)

2.甲(小)型:5,000噸級破冰船(也被稱作乙型

3.丙型:10,000噸級可改造為航空母艦的商船(平時「第一形態」作為一般商船,戰時「第二形態」則將甲板上原商船設施拆除鋪設飛行甲板,後續此類M型戰時標準船被稱為M丙型)

因為之前的「神州丸」具有辨識度極高的外觀,不利於船隻隱藏和欺騙間諜。因此,這一批量產的「特種船」都具備原「丙型」商船的外形特徵。「秋津丸」也不例外。

建造

1940(昭和15年)9月17日本艦建造工作在播磨造船所 正式開始,被命名為「秋津丸」。在建造初期,本艦酷似普通商船的「第一形態」成功達成了隱蔽和欺騙的目標。在本艦開工後,鑑於國際形勢的變化,軍方決定按原計劃鋪設飛行甲板改造成類似航母的「第二形態」。1941年(昭和16年)9月24日本艦下水,次年1月30日正式完工進入陸軍服役。然而,本艦雖然在陸軍中作軍事用途,但名義上卻以民間商船身份歸日本海運公司所有。

戰時經歷

自1942年1月完工後,於1月26日從播磨造船所航行至位於廣島縣的母港宇品港(現廣島港)。另外,本艦自完工服役開始到最後沉沒都由軍方徵集的民間水手操作運行。

1942年1月11日,荷蘭東印度群島戰役(日軍作戰代號為「H作戰」)爆發,本艦隨即南下參與到攻佔巨港油田與ABDA司令部屬下聯軍所駐守的雅加達萬隆要塞區的爪哇登陸戰役中。2月18日,西爪哇登陸部隊乘搭以「神州丸」,「秋津丸」等56艘艦船組成的船團從位於法屬印度支那金蘭灣(現位於越南)出發,於3月1日到達爪哇島西部的美拉克灣進行登陸作戰,當天0時30分登陸部隊在無守軍抵抗的狀態下登陸並向島上內陸地區推進,3月5日日軍佔領荷屬東印度首府巴達維亞(現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7日攻佔萬隆,8日荷屬東印度總督與日軍方面協商投降事宜並於9日無條件投降。由今村均中將率領的日軍第16軍在10日日本「陸軍紀念日」當天進入萬隆,戰役結束。

包括爪哇登陸戰役在內的南方登陸戰役結束後,陸軍利用本艦優秀的承載和登陸卸載能力,將其與其它登陸艦一道執行運輸任務。1942年3月至1944年4月間,本艦主要來往於拉包爾新加坡西貢(現胡志明市),特魯克(楚克群島),泗水 馬尼拉高雄執行運輸任務。在此期間,本艦也執行了運送飛行第50戰隊裝備的一式戰機身的任務。

1944年4月-7月間,本艦在播磨造船所接受改裝。自1944年8月7日開始,本艦在朝鮮海峽執行運輸與反潛警戒任務,往返於廣島釜山門司(現北九州市門司區),小樽多地。11月為應對10月爆發的菲律賓戰役,本艦在9日回到日本執行運輸第23師團赴菲律賓支援的任務。本艦與赴呂宋和新加坡的護航編隊一道編入「ヒ81」船隊。出發前軍方為提升本艦運載能力,在宇品將本艦配屬的三式指揮連絡機卸載,並裝載了日軍步兵第62聯隊,「海上挺進」基地大隊及第20戰隊的官兵,馬匹和各種物資,其中本艦還裝載了104艘四式特攻艇(日軍通稱「マルレ」)和數架反潛機的散件。各種人員物資將本艦機庫和飛行甲板塞得滿滿當當,其中特攻艇和反潛機都被堆放在飛行甲板上。為強化火力,還在飛行甲板上加裝了高炮和高機各4座。出發前本艦船員與搭載部隊共計2576人。

11月13日,「秋津丸」在伊萬里附近與「ヒ81」船隊匯合。14日晨6時,「ヒ81」船隊自伊萬里灣啟航,隨行的航空母艦「神鷹」號在日間起飛2架九七艦攻作反潛警戒工作。本艦則與「神州丸」等各艦使用被動聲納探尋潛艇動向。然而,當時本艦的聲納發生了故障,因此在中雷時,本艦船員是採用目視觀察的方式探察潛艇。

15日正午,在五島列島附近海域,美海軍潛艇「皇后魚」號(SS-393)趁飛機警戒不備時混入船隊中,並向「秋津丸」發射了兩枚魚雷。11時53分,魚雷命中本艦左舷艉部並引爆其後部彈藥庫。中雷後本艦迅速向左傾覆沉沒,共計2326人陣亡[1]。沉沒地點位於五島列島福江島西北約40km海域(北緯33度17分,東經128度11分)[2]。部分倖存者被驅逐艦「樫」號救起後轉移到「神州丸」上。

構造及應用

登陸裝備

包括「秋津丸」在內的量產型「特種船」,船體內都設有裝載大發動艇等登陸艇的艇庫(塢艙)。與「神州丸」相同,艇庫地板鋪設有滾輪和軌道,天窗處則有幫助登陸艇在艦內移動的小車。塢艙內的軌道延伸至船尾滑板,經由此處的坡道通向艙門。船尾艙門處有兩個並列的通海閥,進行登陸作戰時則通過這兩個閥門向船艙內注水,這與現代的船塢登陸艦相同。此外,本艦艇庫還可以裝載各種裝甲炮艇和快艇。

艦載機使用情況

新建成時

秋津丸甲板上的三式指揮連絡機

之前建造的「神州丸」的艦載機通過彈射器起飛。然而這與日新月異的航空技術脫節,隨着飛機不斷加大加重,原有的彈射器很難放飛新型飛機。因此,「秋津丸」使用了與航母類似的全通式飛行甲板和艦島。飛行甲板尾部設有升降機,可將機庫內的飛機提升至甲板起飛。本艦艦載機主要任務是為登陸部隊提供空中支援。原計劃本艦將搭載13架九七式戰鬥機。

本艦雖然與航母一樣擁有飛行甲板等設施,可以快速有效地放飛艦載機,但並沒有安裝航母上必備的攔阻索和降落指揮設備。因此,艦載機起飛後飛行員只能降落在陸基機場或迫降在友軍船隊附近的海面上。也因此使得本艦很難使用一般的戰鬥機。當初制定的搭載戰鬥機的計劃也沒有實現,預留的機庫空間也主要被用作運輸物資的船艙,但寬大的飛行甲板可以很方便地承載大型物件。然而,本艦保有的類似於航母的結構被軍方相中,後續作為護航航母執行反潛任務。

在不使用飛機的時候,飛行甲板上可被稱為「臨時設施」的武器裝備。共計7座九八式 20 mm 機炮,4門八九式 150 mm 加農炮。本艦後部在左舷配備1門,右舷配備4門 150 mm 加農炮用於打擊海上目標。此外,本艦還配備了大量 20 mm 機炮和 75 mm 高炮,在同類艦船中可以稱得上火力強勁。本艦所搭載的4門 150 mm 加農炮若從只從投射量和最大射程這類紙面數據來比較則與裝備5門三年式 140 mm 艦炮的海軍天龍級巡洋艦相當。

本艦飛行甲板上塗有黑色,明灰色和灰色的三色迷彩圖案,船身處則統一塗裝軍艦灰。

改裝

カ號觀測機

太平洋戰爭中期,美國海軍潛艇對日本商船的破交戰大大損害了日軍的海上運輸能力,日本海軍也在檢討之前拒絕幫助陸軍建立海上護航力量的決定。為此在1943年6月4日,在船舶司令部的主持下,在本艦上開展了對旋翼機的艦上起降測試,結果閃避魚雷時的急速轉向的起降測試相當成功。同年8月,陸軍與海軍協商建造護航航母的計劃。這一計劃中的護航航母利用戰時標準船D型的船體,在其上加裝航空設施,初定搭載4架カ號觀測機。然而,海軍卻以「D型標準船體量太小難以改造使用」為由反對該計劃。9月,陸軍和海軍針對「昭和19年度造船計劃」中是否加入新型登陸艦(可搭載20架カ號觀測機)一事進行討論,最後因該造船計劃沒有為登陸艦預留資源而使得陸軍的願望破產。作為原計劃的替補,「秋津丸」接受了進一步改造,具備了操作三式指揮連絡機的能力。

1944年4月13日,本艦在完成到馬尼拉的運輸任務後回到日本本土的播磨造船所開始進行改造,7月30日完成。主要拓寬了飛行甲板,將原本位於艦島的煙囪移到右舷;將飛行甲板後部的起重機移到艦島後方;在艦島後和起重機之間新設勤務人員的等待所;在艦島上配備了艦載機空中指揮所,還加裝了「KX」型艦載機降落攔阻裝置,着艦指示燈具與着艦標識。此外,還強化了防火設施,增設高射機炮和對潛裝備等等。另外,「KX」着艦降落攔阻裝置是陸軍和(カ號觀測機的開發商)萱場工業株式會社所共同開發的「移動式野戰隱密機場裝置」之一。

改裝工作完成後,飛行甲板上的三色迷彩圖案被洗去,畫上了指示艦載機降落的標線。船身的灰色塗裝也改為與海軍航母同樣的綠色迷彩圖案。

與改裝工作同時,陸軍開始了對三式聯絡機的審查試驗。在完成深彈空投試驗後,陸軍航空審查部下屬的飛行試驗部在多摩機場(現為駐日美軍下屬的橫田基地)進行該型機機組的模擬着艦訓練。1944年7月,陸軍在改裝工作接近完成的「秋津丸」上開展機組實艦起降訓練。

改裝後

1944年6月,「秋津丸」所搭載的陸軍「獨立飛行第1中隊」(日軍代號:1Fcs)成立,該部隊全部由軍官組成。7月30日,1Fcs全體成員與其裝備的8架三式聯絡機登上「秋津丸」,隨船在小樽出航,在途中完成了深彈空投試驗。在8月-11月本艦的護航運輸行動中,該部隊一直在執行反潛警戒任務。在「秋津丸」沉沒前最後一次出航前,該部隊被轉移到了日本本土,並未隨船出航。

腳註

註釋

引文

  1. ^ 奧本 2011,第63頁
  2. ^ 日の丸ドイツ船,第124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