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滅絕式屠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種族滅絕式屠殺這一術語由利奧·庫珀英語Leo Kuper(1908-1994)提出,以描述那些具有種族滅絕性質的事件,但與盧旺達種族滅絕等種族滅絕事件相比,這些事件規模較小。[1]其他人,如羅伯特·梅爾森英語Robert Melson,也做了類似的區分,他把滅絕種族的大屠殺歸類為「部分種族滅絕」。[2]

本·基爾南在他的《血與土英語Blood and Soil (book)》一書中指出,帝國勢力為了控制其國內的少數民族,經常實施種族滅絕式屠殺。例如,他描述了歷史上兩個羅馬軍團的行動,這兩個軍團在公元68年被派往埃及,以平息猶太人在亞歷山大城的暴亂,這些猶太人支持那些參加第一次猶太羅馬戰爭的猶太人。羅馬總督提比略·朱利葉斯·亞歷山大英語Tiberius Julius Alexander命令這兩個軍團屠殺猶太區的居民,不分年齡或性別嚴格執行。大屠殺在大約5萬人被殺後結束,因為當時亞歷山大聽到了一些尚未被殺的人的懇求,憐憫他們並下令停止殺戮。[3]

基爾南提出,在他看來殺戮和種族滅絕一樣,不一定要由國家組織發動。為了論證其觀點,他列舉了幾個事件:

  • 1577年,來自斯凱島的一支突擊隊中的麥克勞德氏族英語Clan MacLeod成員屠殺了艾格島上幾乎全部的居民,在第二年的報復性襲擊中,麥克唐納氏族英語Clan MacDonald成員在特朗潘教堂燒死了一群麥克勞德信眾,然後戰爭英語Battle of the Spoiling Dyke很快就爆發了。[4]
  • 2002年2月27日,一列載着印度教朝聖者的火車(從阿約提亞返回)停靠在戈德拉火車站附近,火車上的乘客與站台上的小販發生爭執,導致車廂意外起火,造成59人死亡(9名男子,25名婦女,25名兒童)。第二天以及隨後的兩天,古吉拉特邦的騷亂造成790名穆斯林和254名印度教徒死亡。

基爾南指出,一些種族滅絕式屠殺是針對《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未包含的群體進行的——例如一個政黨或社會階層的成員——但這些都屬於當地法律和國際條約規定的危害人類罪的範疇。然而,他確實承認,針對《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所列群體以外的其他群體的屠殺,以及實施者的意圖並不是具體為了實施種族滅絕的屠殺,是一個灰色地帶。[5]

威廉·沙巴斯英語William Schabas指出,種族滅絕式屠殺作為一種危害人類罪,是國際法規定的刑事犯罪,在武裝衝突期間,根據戰爭法也是一種刑事犯罪。然而,他指出對個人行為的國際起訴不包括在《羅馬規約》(使得國際法院得以成立)之中,因為危害人類罪必須是「廣泛或系統性的」,而戰爭罪通常必須有一個高於個人罪行的門檻,「特別是作為計劃或政策的一部分或作為大規模實施這種罪行的一部分而實施時」。[6]

歐文·路易斯·霍洛維茨英語Irving Louis Horowitz批評了庫珀的觀點。他依照庫珀的說法使用「種族滅絕式屠殺」一詞來描述印巴分治時期和北愛爾蘭問題時期的社區間暴力。霍洛維茨指出,「在宗教競爭和衝突的背景下,把(這些)說成是種族滅絕式的,有可能淡化種族滅絕的概念,把它等同於國族宗教種族群體之間的任何衝突」。[7]

定義

下面是一份關於種族滅絕式屠殺的學術定義清單,這個短語由利奧·庫珀創造。

庫珀認為,必須保留種族滅絕式屠殺的基本概念,在國際公認的定義已存在和《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可以為某些有效行動提供依據的情況下,創造全新的定義是無用的,......他認為,基本上所有的大規模殺戮都是種族滅絕,但同時可以加上「屠殺」一詞來表達大規模屠殺更有限的範圍。

——珍妮弗·巴林特和以色列·查尼.[8]
日期 作者 定義
1982 利奧·庫珀 種族滅絕式屠殺,其特點是消滅一個群體的一部分——男人、女人和兒童,例如消滅整個村莊的情況。[9][10]
1994 以色列·查尼英語Israel Charny 大規模殺戮是在種族滅絕的一般定義中英語Genocide definitions#1994 Israel Charny所說的那樣,但種族滅絕式屠殺中涉及的大規模殺戮的規模較小,也就是說,被殺的人的數量較少。[11]
2007 本·基爾南 這第七類,在1948年的公約中沒有具體說明,包括針對特定的地方或區域社區的較短、有限的殺戮事件,那些社區因是一個較大群體的成員而成為目標。[12]

參考資料

  1. ^ Kiernan 2007,第13–16頁.
  2. ^ Melson 1992,第293 footnote 53頁.
  3. ^ Kiernan 2007,第13,14頁.
  4. ^ Kiernan 2007,第14頁.
  5. ^ Kiernan 2007,第15,16頁.
  6. ^ Schabas 2000,第240頁 cites Rome Statute of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note 4 above, art7(1) and art 8(1).
  7. ^ Horowitz 1989,第312,313頁.
  8. ^ Charny 1999,第15頁.
  9. ^ Kuper 1982,第10頁.
  10. ^ Moses 2004,第197頁.
  11. ^ Andreopoulos 1997,第76頁.
  12. ^ Kiernan 2007,第13頁.

參考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