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銅器製作技藝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銅器製作技藝(喀什維吾爾族銅器製作技藝)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申報地區或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喀什市
分類傳統技藝
序號1336
編號項目Ⅷ-222
登錄2021年(第五批)

維吾爾族銅器製作技藝維吾爾人製作銅器的手工技藝,常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地,尤其盛行於南疆地區。維吾爾人制銅工藝主要材料為紅銅,不過也有黃銅製品的存在[刊 1],其製品主要是洗手壺、接水盆等生活用品。2021年,維吾爾族銅器製作技藝以銅器製作技藝(喀什維吾爾族銅器製作技藝)的名義被列入第五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歷史

製造銅器的工匠
各類維吾爾族打造的銅器(包括實用銅器和工藝品)

新疆一帶的使用擁有久遠的歷史,在帕米爾高原東麓,如今喀什地區疏勒縣境內塘巴餓遺址等地曾發現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經過簡單鍛打的銅珠、銅塊等細小紅銅器具。在和田地區洛浦縣山浦拉墓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加瓦艾日克墓地先後出土公元前200年前後的刀、鏡、手鐲、耳環等銅質飾品[刊 2][刊 3]。在阿克蘇地區拜城縣等地曾發現若干處采銅遺址和冶煉遺址[刊 2][新 1]。銅製品在新疆逐漸重要,王延德出使高昌回鶻時,發現這裏的人們可以熟練的製作金、銀、銅等器具。從喀喇汗國開始,銅幣更是成為流通的貨幣[刊 2]。新疆地處絲綢之路之間,來往商客絡繹不絕。商隊常使用數十上百隻馬或駱駝組成的馬隊、駝隊進行商品的運輸。而馬鞍、馬釘與馬鈴、駝鈴往往是銅質進行裝飾或製作的。對銅製品的需求促進了制銅工藝的發展,因此銅製品店開始盛行[刊 2]

製作

維吾爾族制銅器工藝主要沿用了14到15世紀波斯中亞一帶銅匠所使用的冷軋工藝。銅器的製作過程中不需要模具和圖紙,銅匠首先會先根據器物形狀,將銅皮裁剪成需要的形狀。隨後開始鍛打銅皮,因為步驟要求的力度不同,銅匠會根據需求選取鐵錘或木棰。整個鍛打過程中,用力需要均勻,否則會出現砸透或不均的情況。一個完整的銅器需要經過成千上萬次的捶打方能成型。大型銅器往往一次就能打成初坯,很少會使用鉚釘。在銅器各個部件製作完成後,將部件邊緣或剪或砸成鋸齒狀,然後採取類似榫卯的技術將部件初步結合,並採取焊接技術將各部件結合。焊接完成後銅匠會再次進行錘敲,以確保焊接部分牢靠。當器物成型後,需要進行表面拋光,傳統技藝里會選擇將銅器一點一點磨出光澤,而當代技術則會選擇通過在鹽酸或其他溶液內進行酸洗,然後打磨出光澤。同時銅壺等器物中,內部需要進行鍍錫英語Tinning的處理以防腐。最後一步便是鏨花、鏤花和鑲嵌的裝飾工藝。銅匠會利用寬度不同的鏨刀等工具鐫刻出或簡單或複雜的紋飾[刊 4][刊 5][刊 6][刊 7]

樣式及用途

維吾爾族常用的銅器按用途主要可分為潔具類器具和盛儲類器具。維吾爾穆斯林清真寺進行禮拜之前,需要進行小淨。洗手壺和接水盆便是小淨時所需要使用的清潔用具。日常生活中,比如用餐之前也會使用洗手壺和接水盆來洗手。洗手壺和接水盆是較為常見的維吾爾族銅質器物[刊 8]。銅製洗手壺一般由圓頂蓋、細長並有喇叭口的壺脖、編圓狀壺腹、上細下寬的壺底、S型壺柄、細長曲線形的流構成。洗手壺壺口和壺柄較高,重心在下半部分。結構上可以分為流貼於腹上,流和壺柄位於兩側和有流但無壺柄三種。接水盆由盆面和盆肚兩層構成。盆面用於接水,而盆肚用於存水。盆面較盆肚寬大,盆面有一定弧度以保證水流入盆肚之中。盆面中一般有避免客人看到髒水和防治髒水濺出的盆蓋,盆蓋有孔[刊 7]。盛儲類器具主要是維吾爾族用來盛放食物等物品的器具。主要包括茶壺、茶碗、端盤、燒水壺、飯盒、蒸鍋、火鍋等[刊 8]。維吾爾人常用的茶壺由圓頂型蓋、鼓腹、曲線流、寬扁的壺柄、以及茶漏組成。流與壺口平齊,有盤口,無壺頸。維吾爾人用的茶碗與茶壺配套使用,不過尺寸略小,一般製作成兩層,中間為空。其目的是避免燙傷。端盤是用來放置茶壺和茶碗或者其他物品的器具,為較大的盤,有圓形和方形等形狀。燒水的銅壺除了用於燒水和盛水,也可作為洗手壺使用[刊 8][刊 7]

除了實用的銅器,維吾爾族所打造的銅器還包括可以收藏的工藝品。相比於實用銅器,除了黃銅、紅銅作為原材料外,也會使用其他顏色的材料。同時製造過程中的工藝也更加精細,紋飾的鐫刻也更為細緻。除了用於收藏的工藝品銅器,在一些維吾爾族手工藝人店鋪門前會立有1到2個較大體型的銅壺,這些大銅壺從1人多高到3米高不等。這些大銅壺即能說明此店鋪為銅匠鋪,又能體現製作水準招攬生意[刊 9]

從維吾爾族銅器可以看見多種文化交匯的影子,維吾爾族製作的銅壺的造型和裝飾中以波斯藝術風格最為常見。同時在同壺的流和曲柄把手同壺也能看到和莫臥兒王朝的印度伊斯蘭藝術風格。新疆民間銅質水壺也會出現在中原地區唐宋時期所興盛的瓜棱造型[刊 4]。傳統的維吾爾族銅器上常見的紋樣是植物紋飾、幾何圖案紋飾和阿拉伯文紋飾。常見的植物紋飾包括玫瑰紋、葡萄紋、巴旦木紋、石榴紋等。幾何圖案紋飾則多以圓形、方形、菱形、多邊形等基礎央視為主。這些紋飾一般會通過連續或單獨等方式形成圖案或穿插在花卉、植物紋飾之中。阿拉伯文紋飾是運用阿拉伯文書法英語Arabic calligraphy配上幾何圖案形成的紋飾。內容則多以吉祥語、經文為主。另外也有少量以人物為內容的紋飾,不過因為伊斯蘭教反對偶像崇拜,人物形象的紋飾並不多見[刊 10]

困境與發展

維吾爾族銅器小店

隨着現代工業的發展,塑料、不鏽鋼等材質的器物逐步取代了原銅質器物的位置,加之生產效率的不同,使用銅器的人數在減少,製作銅器的銅匠也隨之減少。也因此,銅器製造開始轉向於展示技能和生產旅遊紀念品。一些從事銅器製作的維吾爾族匠人會選擇將銅器店鋪開設在旅遊區附近。然而這樣銅器的製作在遇到經濟不景氣之時或社會生活發生較大變化時,生意會大受影響。除此之外,銅器製作技藝的傳承多以家庭為單位言傳身教,缺少文獻記錄。這種傳承模式也不利於該項技藝的發展。加上新技術的普及、製作流程的改良、審美的變化等都會引起銅器的設計和製造的改變,這可能會使得缺少文獻記錄的傳統工藝逐步被改的面目全非[刊 5]

銅器是維吾爾人生活的重要的生活物品,一些地方因銅器店鋪發展起來,最終形成商業圈。比如以銅器的製作銷售為主,吸引來其他手工藝、飲食、農產品前來開店經營的喀什地區莎車縣的喀贊其老街,以及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喀贊其街道[新 2][網 1]。一些銅器匠人選擇將店鋪開在旅遊區,比如在喀什市的喀什噶爾老城風情一條街中有六代傳承手工銅器製作技藝的買買提·熱夏提[網 2]。一些匠人選擇離開喀什地區,像是前往烏魯木齊市的蘇來曼·麥麥提敏,他在國際大巴扎開始了他的手工銅器生意[網 3]。2021年,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喀什市申報的銅器製作技藝(喀什維吾爾族銅器製作技藝)被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網 4]

參考文獻

期刊
  1. ^ 樓望皓. 铜器:耀眼的维吾尔族工艺品. 新疆人文地理. 2012, (04): 80–83. 
  2. ^ 2.0 2.1 2.2 2.3 木尼熱·阿不都熱合曼. 维吾尔族铜匠工艺略论. 美術觀察. 2009, (08): 110. 
  3. ^ 龔國強. 新疆地区早期铜器略论. 考古. 1997, (09): 7–20. 
  4. ^ 4.0 4.1 郭小影. 新疆维吾尔族铜器的造型与纹饰特征. 設計. 2015, (24): 110–115. 
  5. ^ 5.0 5.1 任文杰. 维吾尔族民间铜器制作工艺及留存现状调查. 大眾文藝. 2012, (08): 176–177. 
  6. ^ 秦峰. 喀什维吾尔族铜器工艺形成因素的探析. 裝飾. 2012, (03): 116–117. doi:10.16272/j.cnki.cn11-1392/j.2012.03.048. 
  7. ^ 7.0 7.1 7.2 馮雅蘭. 新疆维吾尔族民间铜壶艺术研究. 美術教育研究. 2015, (22): 35. 
  8. ^ 8.0 8.1 8.2 陶娟. 新疆喀什维吾尔族铜制器皿的种类及制作. 藝術品鑑. 2016, (11): 333–334. 
  9. ^ 任文杰. 初探新疆民族民间铜器工艺. 美術界. 2010, (10): 67. 
  10. ^ 任文杰. 维吾尔族审美特征在铜器纹样上的表达考述. 大眾文藝. 2012, (09): 183. 
網站
  1. ^ 伊犁百年老街——魅力喀赞其. 中國報道. 2021-06-27 [2021-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6). 
  2. ^ 王志明. 喀什古城的手工艺人 非遗灿烂“丝路文化”. 喀什地區行政公署. 2021-01-14 [2021-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5). 
  3. ^ 手工铜器老手艺 带来致富新收益. 天山網. 2021-07-27 [2021-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5). 
  4. ^ 铜器制作技艺(喀什维吾尔族铜器制作技艺).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博物館. [2021-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7). 
報紙
  1. ^ 王瑟. 新疆拜城发现特大型古代冶炼遗址. 光明日報 (第004版). 2008-11-26. 
  2. ^ 王瑟. 一户一设计 一街一景观 ——新疆莎车县老城区喀赞其街改造升级后的蝶变. 光明日報 (第03版). 2020-10-10 [2021-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