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迎門洞炮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
迎門洞炮台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山東省威海市
分類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時代1888-1895年
編號3-9
認定時間1988年1月13日

迎門洞炮台,位於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劉公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之一。現隸屬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

簡介

甲午戰爭日軍獲勝佔領威海。1895年2月17日,日本聯合艦隊入威海港。2月21日,日軍陸地測量部人員登上劉公島,循黃島、公所後、旗頂山一線自西向東拍攝照片,重點是鐵碼頭東西的建築及港內艦船、黃島炮台信號台、電燈台等。據此,戰後日軍參謀本部編輯出版《明治廿七八年日清戰史》,其中收有「威海港劉公島電燈台之東南高地處之東南尖炮台之遠景照」,並有小字註釋:「右方隆起部之上,備一門克式九珊炮,其下是家屋和兵舍。」這門炮位於山頂一個半地下式炮台內,炮口正對威海灣北口,這就是迎門洞炮台。但該書附錄沒記錄「迎門洞炮台」,日軍陸地測量部也沒有專門給該炮台拍攝一張照片[1]

上述「遠景照」中的迎門洞炮台也和現存炮台的形制有所不同。照片中炮位是直線豎牆下沉式,而現存的炮位是圓形下沉式。這有可能是英國強租威海衛的1898年至1904年間,為牽制俄國,根據英國對劉公島作為遠東軍事要塞的初期定位而對炮台形製做了改變。但不變的是該炮台仍然只配置一門炮[1]

1988年迎門洞炮台(包括彈藥庫)作為「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之一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參考文獻

  1. ^ 1.0 1.1 刘公岛的前世今生. 齊魯晚報. 2011-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2). 
  2. ^ 於雪梅. 文化遗产旅游视角下的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研究. 山東大學2014年碩士學位論文.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