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湘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陶湘(1871年—1940年),字蘭泉,號涉園江蘇武進人。近代實業家、古籍收藏家、版本目錄學家,以刊印古籍聞名。

生平

陶青之後,祖父陶世綿,父陶恩澤。同冶十年(1871年)出生,光緒十七年(1891年),娶同里惲氏為妻,與盛宣懷友好。清末曾任候補道員。辛亥革命後遷居天津。袁世凱執政時,曾任江蘇沙田局總辦。歷任上海、天津、山東等地紗廠經理。又曾擔任交通銀行北京分行經理。

1906年主持建成了鄭州黃河鐵路大橋。歷任京漢鐵路北路養路處、機器處總辦。

應國立故宮圖書館館長傅增湘之聘,於1929年擔任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好讀書,藏書三十萬卷,多明本及清代精刻本,例如《儒學警悟》的明鈔本,名藏書處為「百川書屋」、「涉園」、「百嘉室」、「喜詠軒」等。編輯和刊刻目錄之書有《武進涉園陶氏鑑藏明版書目》、《涉園所藏宋版書影》、《故宮殿本書庫現存目》等。以刊印古籍聞名,校勘、刻印古籍約250種,出版有《百川學海》、《喜詠軒叢書》、《陶氏書目叢刊》、《涉園所見宋版書影》等古籍再版叢書。「緣其紙潔如玉,墨凝如漆,怡目悅心,為有清一代所擅美」。晚年寓居上海,處境不佳,不得不出售藏書以維持生計[1]。1940年卒。

1925年出版「陶本」宋李誡《營造法式》三十六卷本(天津:武進陶氏刊印,1925),參校者有傅增湘羅振玉、古建築學家闞鐸、弟陶洙中國營造學社成員,畫家、近代藏書家、紅學家)等。1929年與朱啟鈐孟錫珏一同倡議成立了「營造學社」,一年後於1930年得到「庚款基金」,正式定名為「中國營造學社」。

註釋

  1. ^ 庾持《四庫瑣話》:「晚年藏書盡出,曾有一部明會通館活字本《諸臣奏議》賣掉,當時陶氏曾揮淚向友人說:『可惜南方沒有人能識這書的。』這並不是惜書,蓋惜不能得善價耳」

參考書目

  • 孟憲鈞《民國以來藏書家刻書舉隅》之四
  • 陶湘自撰《武進陶湘字蘭泉號涉園七十年記略》
  • 王清源:《武進陶氏藏閔凌刻套版書源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