颶風珍妮的氣象歷史

典範條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颶風珍妮的氣象歷史從2004年9月13日開始並持續了超過兩個星期。颶風珍妮2004年大西洋颶風季形成的第11個熱帶氣旋,是第十個獲得命名的風暴和第七場颶風,也是第六個大型颶風。這場風暴於9月13日在小安的列斯群島附近由一股東風波形成,並因接觸到的外界環境有利而增強至熱帶風暴強度。珍妮在東加勒比海得到進一步增強,成為一場強烈熱帶風暴,並在9月15日吹襲波多黎各前不久發展出了一個風眼。之後風暴的組織結構仍然良好,於9月16日襲擊多明尼加最東部前達到颶風強度。

颶風珍妮在穿越伊斯帕尼奧拉島東部的過程中穩步減弱,9月17日時一度短暫降級為熱帶低氣壓,然後重新到達開放海域。其原有的環流已經消散,但中心主雷暴區附近又有新的環流形成。之後風暴轉向北上並逐漸組織起來,於9月20日再度達到颶風強度。然後系統以環狀路徑迂迴向西,並因其產生的上升流影響而有所減弱。珍妮繼續西進並接觸到有利於發展的外界環境,在9月25日穿越巴哈馬北部前達到大型颶風強度。次日,風暴襲擊了佛羅里達州馬丁縣,其登陸位置與數星期前的颶風弗朗西絲幾乎完全相同。颶風登陸後逐漸減弱並轉向西北,於9月27日在佐治亞州上空降級為熱帶低氣壓。低氣壓又轉向東北,於9月28日轉變成溫帶氣旋,最終在9月29日與一股冷鋒融合而消散。

颶風沿途普降暴雨,在海地造成了毀滅性的泥石流,該國報告有超三千人遇難。風暴在波多黎各和佛羅里達州登陸時也給當地帶去了暴雨,引起河流泛濫。颶風以最高強度進行最後一次登陸,其產生的狂風吹襲了之前受到颶風弗朗西斯和颶風查利影響的許多地區。珍妮存在末期將海上的濕氣和陸上的乾燥空氣混合起來,在佐治亞州和中大西洋各州導致龍捲風爆發。

形成和初次登陸

颶風珍妮源於9月7日離開非洲海岸的一股東風波[1],其中包含有適度分散的對流,以每小時19至28公里的速度向西行進,東風波的北面有一片大規模的高壓脊[2]。系統起初毫無發展跡象[3],整個地區充斥着不利其發展的乾燥空氣[4]。9月11日,對流的組織性略有改善[5],於次日轉變成一片廣闊的氣旋[6]。不過由於正位於加勒比海颶風伊萬和東風波北面一片上層低氣壓[6]共同產生的上層風切變影響,系統的整體發展受到阻礙[7]

9月12日晚,系統朝小安的列斯群島北部逼近,這一過程中對流的組織結構圍繞着一片增大的轉向氣旋得到改善[8]。外界環境變得更有利於系統強化,其中發展出一股低氣壓,並且帶狀特徵也有所增長[9]。9月13日晚,系統中已經形成了一片廣闊的下層環流,估計在瓜德羅普東南偏東方向約110公里海域發展成第十一號熱帶低氣壓[10]

珍妮襲擊波多黎各的雷達圖像。

由於北面一片副熱帶高壓脊的影響,低氣壓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風暴中心在瓜德羅普上空經過[1]。起初環流的範圍很廣[11],而且風暴的西北象限偶爾會夾帶有乾燥的空氣。不過,外界環境總體上仍然允許系統得以進一步發展,其西面存在的一個深層低壓槽持續提供着有利於風暴強化的外流。環流周圍的帶狀特徵有所改善,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於9月13日將聖克洛伊島東南方向約220公里洋面的熱帶低氣壓升級成熱帶風暴並將其命名為珍妮(Jeanne[12]。風暴在穿越小安的列斯群島的過程中給局部地區帶去了暴雨,瓜德羅普報告的總降雨量達到305毫米[1]

熱帶風暴珍妮在東加勒比海上接觸到了水溫達到29攝氏度(84華氏度)的溫暖海水,其組織結構迅速獲得進一步改善,發展出一個緊湊的內層核心和層次分明的外流。氣象部門起初預測風暴會在穿越波多黎各前達到颶風強度[13]。但到了9月15日,由於風切變和乾燥空氣增多[14],風暴的組織性出現顯著惡化,雷達圖像顯示有一股下層環流和對流分離[15]協調世界時9月15日下午16點,珍妮以每小時115公里風速在瓜亞馬附近登陸[1],並且其登岸時正在形成風眼[16]。波多黎各在珍妮掠過期間普降暴雨,其中別克斯島達到最高的605毫米,整個地區因降水導致了中到重度的洪澇災害,多條河流出現了歷史最高水位。該區域還受到熱帶風暴左右強度大風的影響[1]

二度登陸和再次增強

珍妮產生的降水在海地引發了特大洪災。

熱帶風暴珍妮在波多黎各上空持續了約8個小時[1],這一過程中一直保留着眼狀特徵和層次分明的對流內部核心[17]。進入莫納海峽後,風暴有所增強,於9月16日達到颶風強度並吹襲多明尼加共和國的最東部。珍妮接下來繼續緩慢地沿海岸線向西北偏西方向行進並迅速減弱為熱帶風暴[1],到了登陸24小時後,風暴對流已顯著惡化,眼狀特徵已經消散[18]。9月17日晚,已給伊斯帕尼奧拉島帶去傾盆大雨的系統以熱帶低氣壓強度進入大西洋。海地包括沿海城市戈納伊夫在內的多個地區出現特大洪災和泥石流,全國共報告有超過3000人死亡[1]

9月17日風暴還位於伊斯帕尼奧拉島上空時,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發佈了一份預報,認為珍妮有可能會在未來約5天時間內在薩凡納附近登陸。但預測中也指出,由於轉向氣流的影響,風暴的動向存在不確定性,這些轉向氣流又取決於颶風伊萬殘留部分以及珍妮後方一個正在形成高壓脊的動向[19]。以熱帶低氣壓強度離開該國後,原有的環流中心與對流分離向西行進並消散,但對流附近又立即發展出了新的環流,風暴也在9月18日重新達到熱帶風暴強度。這個時候,颶風伊萬關聯的中層環流和一個低壓槽一起令大西洋西部的高壓脊有所減弱,珍妮也因此轉向北上穿過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1]

風暴在北上的過程中起初因南面存在上層低氣壓的影響而未能增強。環流變得廣闊且拉長,並從最深層對流中分離[20]。不過遠離這片上層低氣壓後,環流的組織性得到改善,與對流的關聯也更密切[21]。經過一段時間的組織,風暴中心上空在9月20日中午發展出深層對流區[22]。對流中有風眼形成[23],到了9月20日晚,珍妮在位於巴哈馬阿巴科群島東北偏東方向約570公里海域再次達到颶風強度[1]

珍妮逐漸增強為熱帶風暴時,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對其將來動向的預測存在困難,計算機颶風模型的預測結果存在重大分歧。其中一種認為風暴會向速向東北偏東行進,經過一個低壓槽南部,沿颶風卡爾的路逕到達低壓槽以東。另一種則預測珍妮會因一個正在形成的高壓脊影響轉向東南並以環狀路徑向西發展。9月20日清晨,官方決定按第一種結果進行預報[24],不過到了當天晚些時候又改為預報風暴會轉向南下[22]

最高強度和最後一次登陸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在珍妮登陸數天前發佈的預報圖,認為風暴會對北卡羅萊納州構成威脅。

颶風珍妮在向東轉向的過程中穩步增強,發展出一個83公里寬的風眼[25]。9月22日,風暴開始向東南轉向,同時風速增至每小時160公里,達到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下的二級颶風標準[1]。美國國家颶風中心也在這時預測珍妮會轉向西進,之後再轉至西北,在五天時間內到達距北卡羅萊納州恐怖角(Cape Fear)100公里內海域。氣象部門使用NOGAPS模型預測風暴會繼續向西穿過佛羅里達州中部,是所有模型預測中最偏西面的結果[26]。到了9月23日清晨,官方預測又調整為風暴會穿過佛羅里達州東北部,還曾一度預計氣旋會轉向東北以颶風強度襲擊南卡羅萊納州[27]

9月23日時,珍妮已開始緩慢向西前進,之前層次分明的風眼開始變得不規則[28]。風暴緩慢經過其四天前所途經的水域,引起了上升流,海面以下溫度較低的深層海水被旋風卷至海面,令海面溫度下降。珍妮的強度也因此於9月23日中午降至颶風的最低標準[1],與之前認為風暴會再次強化並達到大型颶風標準的預測相反[28]。9月24日清晨,系統的風速已降至每小時130公里[1],對流強度也有所減弱[29],風眼因夾帶的乾燥空氣而受到侵蝕[30]。不過隨着珍妮進入水溫更高的海域,風眼周圍也重新發展出了深層對流[31]。外界有利的上層環境讓外流變得更加層次分明,不過尺寸較大的風眼,和附近的乾燥空氣則是制約風暴增強的主要因素[32]。到UTC9月25日中午12點左右,颶風珍妮達到大型颶風強度,並於兩小時後在阿巴科群島登陸[1]

即將登陸的颶風珍妮。

氣象部門之前曾預測風暴會轉向西北並沿佛羅里達州東北海岸行進[31],到珍妮最終登陸前24小時,美國國家颶風中心認為由於北面一個持續存在高壓脊的影響,風暴將在佛羅里達州東部登陸[32]。颶風經過大巴哈馬島,並在巴哈馬產生了時速高達210公里的陣風[1]。風暴接下來向佛羅里達州逼近,這一過程中由於受到眼牆置換的影響而未能得到進一步增強,原本的風眼外圍有外層風眼牆形成,導致中心的風眼因缺乏濕氣而收縮並消散[33]UTC9月26日清晨4點,颶風珍妮以每小時195公里的最大風速在距佛羅里達州斯圖爾特不遠的哈欽森島Hutchinson Island)最南端登陸,這時其風眼直徑達到85公里[1]。颶風登陸的位置幾乎於21天前登陸的颶風弗朗西絲完全相同[1][34]

颶風在朝佛羅里達州中東部的內陸進發過程中給聖盧西亞縣帶去了高達3米的風暴潮新士麥那海灘的大部分城市海堤都被風暴潮沖毀。不過由於風暴潮來襲時正處退潮期,所以總體產生的影響仍然小於預期[35]。珍妮途經塞巴斯蒂安附近時其中心北部一片非常小的範圍內產生了每小時195公里的狂風,這也是這場颶風產生的最大風速,不過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指出,風暴還在海上時可能有過更快的風速。美國國家氣象局位於墨爾本的辦事處記錄到的持續風速為每小時147公里,是正式記錄中的最大持續風速[1],由於颶風沿途導致了大範圍停電,所以沒有記錄到更高的風速[36]。最高的陣風時速出現在匹爾斯堡,達到206公里。此外,颶風的風眼牆還產生了傾盆大雨[1]奧西歐拉縣非建制地區基南斯維爾(Kenansville)達到最高的304毫米[37]。這些降水導致淡水湖泛濫,聖約翰河水位上漲[36]。颶風還在岸上催生了多個中尺度渦旋龍捲風[38]

消亡

颶風珍妮產生的降雨。

隨着颶風珍妮深入內陸,其內層風眼牆逐漸消散[33],外層風眼牆也很快變得模糊。風暴轉向西北偏西,沿東北部高壓脊的西部邊緣蜿蜒行進[39]。登陸14小時後,珍妮已在坦帕灣地區附近減弱成熱帶風暴。風暴令佛羅里達州西部近海潮汐上漲,錫達礁的潮水比正常水平高1.4米,並且風暴過境後從岸上吹出的大風也產生了高於正常水位的潮汐[1]。氣象部門一度預測珍妮將進入墨西哥灣[33],但風暴實際上仍然在陸上行進並繼續減弱[1]。9月27日清晨,乾燥的空氣已侵入環流南部外圍,減弱了系統南部的雷暴活動[40]。接下來風暴轉上北上進入佐治亞州南部並減弱成熱帶低氣壓[1]

珍妮在北上的過程繼續產生中到大雨,佐治亞州南部的降雨量超過175毫米[37]。該區域的一股冷鋒迫使低氣壓加速向東北方向移動,並與墨西哥灣的濕氣和南、北卡羅萊納州上空乾燥且穩定的空氣混合在一起,給整片地區帶去了強烈的雷暴活動[41],在佐治亞州催生了6場龍捲風[42],南卡羅萊納州[43]和北卡羅萊納州各8場[41]

進入維珍尼亞州後,低氣壓於9月29日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附近轉變成溫帶氣旋[1],還在特拉華州威爾明頓催生出又一場龍捲風,其藤田級數達到F2級[44]。風暴帶來的濕氣給中大西洋各州和紐英倫產生了小到大雨,其中費城南塔克特附近的降雨量超過175毫米[37]。轉變成溫帶氣旋後,風暴殘留向東轉向進入大西洋,最終與一股冷鋒融合而消散[1]

參見

參考資料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Miles B. Lawrence and Hugh D. Cobb. Hurricane Jeanne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11-22 [2014-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21). 
  2. ^ Wallace. Tropical Weather Discussion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9-08 [2008-06-20]. [失效連結]
  3. ^ Lexion Avila. Tropical Weather Outlook (2)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9-08 [2008-06-20]. [失效連結]
  4. ^ Tichacek. Tropical Weather Discussion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9-09 [2008-06-20]. [失效連結]
  5. ^ Wallace. Tropical Weather Discussion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9-11 [2008-06-20]. [失效連結]
  6. ^ 6.0 6.1 Wallace. Tropical Weather Discussion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9-12 [2008-06-20]. [失效連結]
  7. ^ Blake. Tropical Weather Discussion (2)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9-11 [2008-06-20]. [失效連結]
  8. ^ Rhome. Tropical Weather Discussion (2)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9-12 [2008-06-20]. [失效連結]
  9. ^ Rhome/Prosise. Tropical Weather Discussion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9-13 [2008-06-20]. [失效連結]
  10. ^ Pasch/Stewart. Tropical Depression Eleven Discussion One.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9-13 [2014-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1). 
  11. ^ Jarvinen. Tropical Depression Eleven Discussion Two.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9-14 [2014-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1). 
  12. ^ Stewart. Tropical Storm Jeanne Discussion Four.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9-14 [2014-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1). 
  13. ^ Stewart. Tropical Storm Jeanne Discussion Five.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9-14 [2014-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2). 
  14. ^ Beven. Tropical Storm Jeanne Discussion Eigh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9-15 [2014-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2). 
  15. ^ Jarvinen. Tropical Storm Jeanne Discussion Six.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9-15 [2014-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1). 
  16. ^ Beven. Tropical Storm Jeanne Discussion Nine.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9-15 [2014-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2). 
  17. ^ Stewart. Tropical Storm Jeanne Discussion Ten.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9-16 [2014-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1). 
  18. ^ Avila. Tropical Storm Jeanne Discussion Fifteen.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9-17 [2014-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1). 
  19. ^ Pasch. Tropical Storm Jeanne Discussion Fourteen.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9-17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1). 
  20. ^ Beven. Tropical Storm Jeanne Discussion Twenty-Two.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9-19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1). 
  21. ^ Avila. Tropical Storm Jeanne Discussion Twenty-Four.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9-19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 
  22. ^ 22.0 22.1 Stewart. Tropical Storm Jeanne Discussion Twenty-Eigh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9-20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1). 
  23. ^ Stewart. Hurricane Jeanne Discussion Twenty-Nine.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9-20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1). 
  24. ^ Beven. Tropical Storm Jeanne Discussion Twenty-Six.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9-20 [2008-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1). 
  25. ^ Beven. Hurricane Jeanne Discussion Thirty-One.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9-21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1). 
  26. ^ Stewart. Hurricane Jeanne Discussion Thirty-Six.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9-22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1). 
  27. ^ Beven. Hurricane Jeanne Discussion Thirty-Nine.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9-23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1). 
  28. ^ 28.0 28.1 Stewart. Hurricane Jeanne Discussion Forty.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9-23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1). 
  29. ^ Avila. Hurricane Jeanne Discussion Forty-Two.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9-24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1). 
  30. ^ Stewart. Hurricane Jeanne Discussion Forty-Four.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9-24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1). 
  31. ^ 31.0 31.1 Stewart. Hurricane Jeanne Discussion Forty-Five.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9-24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1). 
  32. ^ 32.0 32.1 Beven. Hurricane Jeanne Discussion Forty-Seven.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9-25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1). 
  33. ^ 33.0 33.1 33.2 Pasch. Hurricane Jeanne Discussion Fifty.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9-26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1). 
  34. ^ Jack Beven. Hurricane Frances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12-17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3). 
  35. ^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Event Report for Florida. 2004 [2011-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36. ^ 36.0 36.1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Event Report for Florida (2). 2004 [2011-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37. ^ 37.0 37.1 37.2 David Roth. Rainfall Summary for Hurricane Jeanne. Hydrometeorological Prediction Center. 2006-12-30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1). 
  38. ^ Hagemayer; et al. Hurricane Jeanne Preliminary Report. Melbourne, Florida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2004-10-07 [2008-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8-29). 
  39. ^ Beven. Hurricane Jeanne Discussion Fifty-One.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9-26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1). 
  40. ^ Stewart. Tropical Storm Jeanne Discussion Fifty-Four.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9-27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1). 
  41. ^ 41.0 41.1 Strickler; et al. Hurricane Jeanne Event Summary, September 2004. Raleigh, North Carolina. 2004-09-27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11). 
  42. ^ Charleston, South Carolina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Hurricane Jeanne Post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2004-09-30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7). 
  43. ^ Storm Prediction Center. Storm Reports for September 27, 2004. NOAA. 2004-09-27 [2008-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12). 
  44. ^ Mount Holly, New Jersey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Rain/Tornado - Remnants of Hurricane Jeanne. 2004-09-28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7). 
2004年大西洋颶風季的熱帶氣旋編輯
3
J
歷史
5
I
歷史
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
TD TS C1 C2 C3 C4 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