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道情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高安道情是江西的一種曲藝形式,大約已有百年歷史,流傳於高安上高宜豐奉新等地。據老藝人相傳初為漁鼓說唱,民國年間,由民間盲藝人逐步改造成為道情,摒棄漁鼓,改用箱琴,其音調細小微嫩,長於敘事抒情,為本縣群眾所喜愛,且流傳到豐城、新建、奉新、上高、萬載,宜豐、新余,清江等縣。高安道情的基本調式為《太平調》。

《太平調》是高安的北路道情,有《新太平調》和《老太平調》之分。《老太平調》有五種板式;即「起板'、「平板」、「二六板」、「武板」、「悲調」。《新太平調》亦有5種板式。道們的說唱形式簡單,l把箱琴,1把木魚,1把令尺,便可說唱。道情之題材多為民間傳說,如《八美圖》、《十美圖》、《薛仁貴征東》、《羅通掃北》、《李三保下鄉》等,糟粕較多。夏夜納涼,或冬閒之日,常常聽者圍聚。盲藝人又拉又唱,以聲傳情,裝男作女,雜以口技,幽默詼諧,妙趣橫生。遇有較長曲目,則講究買關子,埋伏筆,引人入勝,竟日以連夜。

中共建國後,道情得到了挖掘和創新。1951年初,即組織道情藝人學習,整頓作風,提高認識,成立道情改革委員會,當年即排演出新道情曲53出。次年,56個道情藝人組成28個道情演唱組,走遍全縣80%的自然村,演出4168場次,聽眾達25萬令人次,併到清江、宜豐等縣演出。1953年全縣道情藝人增至70人。1954年正式成立高安縣曲藝隊,1959年,曲藝隊被解散,直至1973年恢復,隊員常保持在30人左右。1985年有隊員38人。高安道情受高安採茶戲影響較深。多人組合演唱時,亦演奏開場曲,配以鑼鼓,渲染氣氛,角色由各人分扮,旁白則定專人,齊唱,獨唱、對唱,交錯有致,也有插入嗩吶與橫笛者,然基本曲調依然保持,而且終以1人或2人演唱者居多。1959年,道情《為鋼鐵而戰》赴景德鎮參加全省曲藝匯演,榮獲演出獎,劇本由省文化局出版。1981年,道情《母親手捧石榴果》參加全省盲人曲藝匯演,獲演出創作獎。同年《張榜招親》參加全省曲藝調演,獲節目獎,翌年赴蘇州參加全國南方片曲藝匯演,榮獲文化部頒發的創作、演出,音樂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