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MINIX檔案系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MINIX檔案系統
開發者開放原始碼社區
全稱MINIX file system version 3
發佈1987年 (MINIX 1.0)
分區標識0x81 (MBR)
功能
日期記錄last metadata change, last file change, last file access
日期解像度1s
檔案系統權限POSIX
透明壓縮
透明加密否 (provided at the block device level)
作業系統支持MINIX 3, Linux and HelenOS

MINIX檔案系統(英語:MINIX file system),一種檔案系統,是MINIX作業系統中的原生檔案系統,由安德魯·斯圖爾特·塔能鮑姆於1980年代創作,於1987年伴隨着Minix 1.0版一同釋出。它源自於Unix檔案系統的基本結構,為了使原始碼簡潔,以方便教學,許多複雜的功能都沒有在這個檔案系統中實作,但這也使得它的效能與功能受限。林納斯·托瓦茲在1991年創作Linux核心時,最初採用了Minix檔案系統,直到1992年4月,才以延伸檔案系統來取代它。[1]

設計與實現

一個MINIX檔案系統由 6 個組成部分:[1]

  • 第一個塊永遠是引導塊。它包含一個用於在系統啟動階段加載和運行作業系統的引導程序。
  • 第二個塊是超級塊,它存儲當前檔案系統的相關信息。作業系統可以用這些信息來定位和理解其它檔案系統結構數據。例如,inode 和數據區域的數量,兩個位圖的大小和數據區的起始塊號。
  • inode 位圖是一個用於跟蹤 inode 使用狀況的數據結構。它以比特位表示使用狀況,1 表示已使用,0 表示空閒。
  • 數據區域位圖的工作原理與 inode 位圖相同,但它跟蹤的是數據區域。
  • inode 區域。每個檔案或目錄都被表示為一個 inode,inode 記錄檔案的元數據,包括類型(檔案,目錄,塊設備,字符設備,管道),用戶 ID 和用戶組 ID,最後訪問時間、最後修改時間和最後狀態變更時間三組時間戳。一個 inode 還包含一個地址列表,這些地址指向檔案或目錄實際的存儲區域。
  • 數據區域是檔案系統的最大組成部分。它是檔案和目錄實際的存儲區域。

參考資料

  1. ^ 1.0 1.1 Tanenbaum, Andrew S; Albert S. Woodhull. Operating System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3rd. Prentice Hall. 14 January 2006 [2015-01-24]. ISBN 0-13-142938-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