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Karoke Cirno/mainsandbox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平度市
縣級市
平度在青島市的位置
平度在青島市的位置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隸屬行政區中國山東省青島市
人口(2010)
 • 總計136萬人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266700
電話區號532
行政區劃代碼370283
網站www.pingdu.gov.cn

平度市,位於山東山東半島中部,膠萊河的東岸。平度市為中國肉類生產第六大縣市青島市的衛星城,也是山東省面積最大的縣級行政區,管轄5街道12鎮。

歷史沿革

民國以前

夏朝時,為萊夷地,屬青州商朝時,為萊國地,屬營州西周時屬萊國的棠邑(今門村鎮唐田村),屬幽州春秋時初屬萊國的棠邑,周靈王五年(前567年),齊國滅萊,屬齊國;戰國初屬齊國的棠邑和即墨邑,其即墨城(又稱朱毛城,今古峴鎮南大朱毛村一帶)成為齊國東部政治中心;秦朝時,初設郡縣,屬膠東郡[1]

西漢時,即墨、郁秩初屬齊國的膠東郡,後屬膠東王國,平度、盧鄉屬東萊郡,均隸屬青州刺史部漢高祖四年,以膠東為郡,治即墨,並置即墨、郁秩(故城在今平度城)、盧鄉(故城在今三堤鎮城子村)、平度(故城在今新河灰埠以北,萊州市海滄土山一帶)、下密等縣。今縣境內三合山以西地,當時為下密縣之東境。漢武帝元朔元年,平度縣改為侯國漢平帝元始五年,盧鄉縣改為侯國。 [1]

新莽時,廢膠東國,置郁秩郡,改即墨為即善縣,平度為利盧縣。郁秩、即墨屬郁秩郡,盧鄉、利盧屬東萊郡。均隸屬青州刺史部。 東漢時,盧鄉縣初曾屬東萊郡、琅琊郡,後屬北海國,均隸屬青州刺史部。光武帝建武十三年,即善改回為即墨,利盧併入當利(故城在今萊州市境內)。[1]

西晉東晉十六國時,為膠東、即墨、盧鄉三縣及下密縣東部和長廣縣(故城在今萊西市境內)西部。即墨、膠東、下密屬北海國,盧鄉、長廣屬東萊郡。均隸屬青州。 [1]

南朝劉宋統轄時,為膠東、即墨、盧鄉縣。膠東、即墨屬北海郡,盧鄉屬東萊郡。均先隸青州,後隸屬東青州北魏東魏時,長廣、即墨屬長廣郡,盧鄉屬東萊郡。均隸屬光州北齊北周時,即墨、盧鄉、長廣三縣合併為長廣縣,治原膠東城(今平度城),屬長廣郡,隸光州。 [1]

隋朝時改稱膠水縣,屬東萊郡,隸青州總管府唐朝時,為膠水縣,屬萊州,初隸河南採訪使,後隸淄青平盧節度使五代時,為膠水縣,隸平盧節度使北宋時,為膠水縣,隸京東東路時,為膠水縣。屬萊州定海軍節度。初隸益都路總管府,後改為山東東路統軍司[1]

元朝時,為膠水縣。屬萊州。初隸山東東道益都路總管府,後改隸般陽路明朝時,改膠水縣為平度州,屬萊州府。隸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清朝時,為平度州。約於雍正十二年改為散州,不再領縣。屬萊州府。隸山東承宣布政使司。[1]

中華民國時期

1913年廢州改縣。曾於1941年至1944年間析置出平南、平西、平東三縣,但又分別在1953年至1956年間合併回平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89年平度撤縣設市,目前隸屬於青島市管轄。

地理

位置範圍

平度市位於山東半島西部,地處東經119°31′─120°19′,北緯36°28′─37°02′。 東以小沽河大沽河為界,與萊西縣即墨縣相鄰;西及西南以膠萊河為界,與昌邑縣高密縣相望;南與膠州市毗鄰;北與萊州市接壤。 東西最大橫距69公里,南北最大縱距65公里,總面積3,166.54平方公里。[2]

地形

平度境內地形以平原為主,東北部多低山丘陵。

氣候

全市年平均氣溫11℃,年均降水量677mm。

經濟

平度是青島的衛星城,所處的山東半島又是中國經濟最發達、氣候最溫和的地域之一,所以平度無論是工業還是農業,都發達,曾被多次列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兩田制便起始於此。礦產資源主要有黃金石墨滑石大理石等,其中滑石生產規模位居中國第一,黃金、石墨產量也位居山東省前列。農業以種植小麥花生玉米棉花為主,是中國重要的油料、糧食、花生產區。工業有電子食品、採礦、化工紡織等諸多門類,青島啤酒公司、海爾公司、海信公司等青島本地知名企業和多家韓國跨國公司都在平度擁有巨額投資。

文化和旅遊

市境北部與萊州市交界處的天柱山上有北魏鄭道昭鄭述祖父子手書的摩崖石刻,價值頗高。其中「滎陽鄭文公之碑」更是完美地融合了魏碑楷書兩種書法字體而備受推崇。附近的大澤山也是一處著名風景區,風光秀麗,並且盛產「大澤山葡萄」,遠近聞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