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熱帶低氣壓01W (2017年)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此條目是熱帶低氣壓01W (2017年)的一個存檔,原條目現於維基百科: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17/01/15保留。

熱帶低氣壓01W
Tropical Depression 01W(英文)
路徑圖
熱帶低氣壓01W的路徑圖
熱帶低氣壓01W的路徑圖
概況
形成日期2017年1月7日
消散日期2017年1月16日
最低氣壓1000 hPa
影響
影響地區菲律賓台灣香港越南中國大陸
2017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熱帶低氣壓01W2017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個生成的熱帶氣旋。其在菲律賓以東形成,翌日發展為熱帶低氣壓。其於8日登陸菲律賓並受風切變、地形和東北季候風影響減弱為低壓區,移動變得緩慢。其殘餘雲帶之後重新組織,移至越南東南,但再受東北季侯風影響而減弱消散。

發展過程

2017年1月6日,一個低壓區菲律賓以東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熱帶擾動編號96W。副熱帶高壓脊的偏西氣流驅使其快速向西移動,以時速約15公里靠近菲律賓,在垂直風切變[注 1]微弱和海水炎熱的優良環境下,該系統逐漸整合和開始旋轉,呈現熱帶氣旋雛形,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同日下午2時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評為「低」[注 2];而日本氣象廳則在1月7日上午9時升格其為熱帶低氣壓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亦在上午11時把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命名為Auring,並隨即發出一號風暴信號;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1月8日上午5時正式升格其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編號「01W」[注 3],成為2017年首個熱帶氣旋。

雖然其組織仍然鬆散並有對流空洞,低層環流中心更有外露情況,但環境因素有利使其環流擴大,香港天文台於當日下午6時45時把其升為熱帶低氣壓[3],不過其穩步西進,登陸菲律賓中部在即,使其發展空間變得有限,然而各部門認為這個熱帶低氣壓登陸錫亞高島後空氣磨擦應比呂宋的高山低,因此低估錫亞高島對其的影響,仍預料其會維持熱帶低氣壓強度橫過蘇祿海以及南海,不能增強至熱帶風暴強度,原因是因為有強烈的垂直風切變,加上乾燥的東北季候風南下將阻礙熱帶氣旋發展。這個熱帶低氣壓在下午7時於登陸菲律賓錫亞高島,並移到副熱帶高壓脊的弱點,陷入鞍形氣壓牆[注 4],移動變得緩慢。

受到地形影響,再加上垂直風切變增加、乾燥的東北季候風南下,這個熱帶低氣壓的雲團有瓦解跡象。菲律賓當局在9日上午11時把這個熱帶低氣壓降格為低壓區;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也在下午5時對其發出最後警告。其殘餘雲帶於10日凌晨零時移入蘇祿海,香港天文台繼續把其評為熱帶低氣壓,並維持原本以熱帶低氣壓強度橫過蘇祿海以及南海南部的預測,要到早上8時才把其降回低壓區[6],比其他部門明顯滯後。其他部門亦先後把其降格為低壓區。

隨着鞍形牆瓦解,其殘餘低壓移入蘇祿海,其嘗試重新增強,可是該處環境一般,但足以令其緩慢發展。其開始修復低層環流中心並重建中心附近之深層對流,結構逐步改善。日本氣象廳一度於11日上午2時再次將其升為熱帶低氣壓,但由於這個熱帶低氣壓間中爆發的對流只屬曇花一現,未能長久維持,因此其他部門末有作出此升格。受到垂直風切變影響,其強度開始回落。日本氣象廳隨後在上午8時重新將其降為低壓區。可是之後這個熱帶低氣壓重新組織,同日下午4時,日本氣象廳第三度將其升為熱帶低氣壓。12日,垂直風切變再度增強,令該系統雲系遭到明顯切離,低層環流中心完全外露;到了13日,系統再次於低層環流中心周邊爆發對流,嘗試進行修補,但中心未有受雲系覆蓋的跡象。同日,這個熱帶低氣壓在越南旁邊再次進入副熱帶高壓脊的弱點,開始受到引導氣流趨近平衡的影響而減緩速度並近乎停滯,再度陷入鞍形氣壓牆,之後緩緩向北漂移,並組成結實的雲團。其雲團之後再次變得鬆散。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1月14日上午1時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評為「中」 [注 5],隨即在同日上午8時30分再將評級升至「高」,並同步並發佈熱帶氣旋形成警報[注 6]。到了15日,風切變逐步減少,更有利其吸引收海水能量,修復低層環流中心,並重建中心附近了深層對流。其結構再次變得厚實。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因此在早上9時將其再次升為熱帶低氣壓。但強烈乾燥的東北季候風在16日南下,令其再次減弱,雲團瓦解,對流消失。這個熱帶低氣壓登陸越南胡志明市。登陸後其受地形破壞,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同時對其發出最後的警報,而日本氣象廳亦於當日下午2時將其降格為低壓區。其殘餘雲帶於下午五時移入泰國灣,晚上完全消散。

影響

菲律賓

當地發佈之最高風暴信號:一號風暴信號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在7日上午11時把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命名為Auring。由於其一生成已經很接近菲律賓,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隨即發出一號風暴信號。不過Auring其後在菲律賓上空移動緩慢,之後更減弱為低壓區,同時取消維持了2日的一號風暴信號。由於Auring只是熱帶低氣壓強度,造成的影響較小。

香港

雖然其環流沒有直接影響香港,但其引致奎明效應令香港在13至16日晚間及清晨時分有幾陣驟雨[7]

台灣

在01W滯留於南海的期間,為臺灣帶來了部分水氣,增大鋒面過境時的降雨規模。

熱帶氣旋警告使用紀錄

菲律賓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 風暴信號
上一熱帶氣旋 一號風暴信號
    2017-01-07 11:00-2017-01-09 11:00
下一熱帶氣旋
颱風洛坦 未有

註釋

  1. ^ 「垂直風切變」是指比較一垂直高度中的風速及風向差。[1]由於強烈的垂直風切變會干擾對流,使熱帶氣旋的結構受破壞、甚至系統高低層分離,熱帶氣旋必須在垂直風切變較弱的環境才可順利發展。
  2. ^ 當有2種以上全球預報模式表示某低壓區將於未來48小時內發展為熱帶氣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將該系統之熱帶氣旋形成機會評級為「低」。除非環境異常優良,否則該系統在24小時內發展為熱帶氣旋的機會甚微。[2]
  3.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會為所有於其責任範圍內被該部門評定為熱帶氣旋的系統作出編號,由兩位數及一個英文字母組成。英文字母表示該熱帶氣旋形成的區域,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東海)以W表示;而兩位數字則指熱帶氣旋於當年在英文字母所表示的區域內形成次序,換言之「01W」即指熱帶低氣壓01W是年內第1個於西北太平洋區域內形成的熱帶氣旋。此編號系統每年重新開始。
  4. ^ 低壓系統位於兩個高壓系統之間的地區稱為鞍形氣壓場(或稱氣壓鞍、變形場)。鞍形場的出現正是氣壓高低的相對關係,由於氣壓兩側較高而中間凹入處較四周低,以形作為比喻,故以此為名。當熱帶氣旋位於鞍形場中時,因缺乏明顯的引導氣流,熱帶氣旋將會變得移動緩慢甚至停滯不前,且路徑不規則。由於兩個高壓系統皆有引導熱帶氣旋移動的可能性,這使得熱帶氣旋未來行進方向變化多端,因此預測難度較大。鞍形場最常見例子是副熱帶高壓出現弱點時,弱點凹入成鞍形場,凹處有氣流輻合及正渦度環流,形成低壓系統。而弱熱帶擾動在此場則得到適當渦度而可能得以加強。[4][5]
  5. ^ 當有3種以上全球預報模式表示一低壓區將於未來48小時內發展為熱帶氣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將該系統之熱帶氣旋形成機會評級為「中」。一般而言,即使發展機會增大,系統過了24小時之後發展成熱帶氣旋的機會才較高;但如果環境良好,系統亦可以在24小時內形成熱帶氣旋。[2]
  6. ^ 當有3種以上全球預報模式表示一低壓區將於未來24小時內發展為熱帶氣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將該系統之熱帶氣旋形成機會評級為「高」,並同步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此時該系統於24小時之內形成熱帶氣旋的機會極高,若氣象因素特別有利,該系統更可於6小時內增強為熱帶低氣壓[2]

參考資料

  1. ^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風字:風切變. [2015年8月18日]. (繁體中文)
  2. ^ 2.0 2.1 2.2 Digital Typhoon. デジタル台風:JTWC衛星写真のLOWの意味は?. 2011年3月17日. (日語)
  3.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25號-本港地區天氣預報. 2017年1月8日. (繁體中文)
  4. ^ 財團法人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 財團法人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鞍形場. [2015年5月3日]. (繁體中文)
  5. ^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氣字:氣壓鞍. [2015年5月3日]. (繁體中文)
  6.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59號-本港地區天氣預報. 2017年1月10日. (繁體中文)
  7.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05號-本港地區天氣預報. 2017年1月13日. (繁體中文)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