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互助客棧/消息/存檔/2013年5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瑞典語超過日語了

今天好奇看了下,貌似就這幾天的事情--Qa003qa003留言2013年3月18日 (一) 04:30 (UTC)

呵呵,讓它們去鬧。——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3年3月18日 (一) 04:34 (UTC)
昨天(或今天)的事。-多啦A夢220284 2013年3月18日 (一) 13:27 (UTC)
真奇葩,但是又很在意~--Qa003qa003留言2013年3月19日 (二) 09:40 (UTC)
重點是宿霧語已經破30萬,也快追過芬蘭語了。最近中文維基百科好像比較沒有機械人在運行。-多啦A夢220284 2013年3月19日 (二) 10:14 (UTC)
這件事證明了一點,地球人都一個德性,某些西方人喜歡裝逼結果還是一樣。--Qa003qa003留言2013年3月20日 (三) 08:14 (UTC)
瓦瑞瓦瑞語在昨天也已經突破30萬了,如果按照如此速度增長(保守估計),這就意味着,在中文維基條目數尚未達到75萬之時,就會被宿霧語、瓦瑞瓦瑞語所超過。--Labstore留言2013年3月21日 (四) 01:14 (UTC)
各位急沒用。八月份去香港準備向基金會提報此事。--♥VC XC 2013年3月21日 (四) 02:25 (UTC)
Winaray、Swedish、Cebuano都是由Lsj和他的機械人Lsjbot創建的,依照是sp2000(世界物種年度名錄)。按照他的資料庫,我們中文維基目前沒有一個可以匹敵的大型數據庫。維基百科的競爭是另一個維基百科,而非一個機械人。--Walter Grassroot () 2013年3月21日 (四) 02:36 (UTC)
在這裏,我僅希望中文維基的條目質量能夠進一步提升,其優良、特色條目的數量能夠越變越多。--Labstore留言2013年3月21日 (四) 04:05 (UTC)
總覺得他這樣會玩脫的……而且這樣光這樣刷物種條目,維基物種項目還有存在的必要嗎?(其實可以批量把他的編輯導入到瑞典語維基物種去……)--Kuailong 2013年3月21日 (四) 05:12 (UTC)
這瑞典語、宿霧語、瓦瑞瓦瑞語的維基百科的如此發展,已經讓很多人「佩服」至極。--Labstore留言2013年3月21日 (四) 06:08 (UTC)
說起來,前十幾名中僅日語沒用過機械人,即使從早期的第三名一路跌至第十名好像也不是很在意,這才真的令人佩服。另外他們那樣做誰都無法抵擋,乾脆就不要理他們了。那樣質量遲早會下降的。(P.S.雖然這樣說,但還是會在意…)-多啦A夢220284 2013年3月21日 (四) 12:18 (UTC)
不是遲早,是早就降到不知道有多低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3年3月25日 (一) 13:11 (UTC)
所以,在這種條目增長競賽的背景下,中文維基還是考慮以提升條目質量優先為主的行動。--Labstore留言2013年3月22日 (五) 07:38 (UTC)
最近荷蘭語…從1.1M到1.3M了。-多啦A夢220284 2013年3月24日 (日) 14:51 (UTC)
1.1m 是什麼? 話說日語是什麼火車站都能寫,日本發達的鐵路系統就是一個不錯的數據庫加上日本的鐵道迷在wiki上都很活躍,話說有的車站條目簡直小到一個境界而且無法擴充。。。。。。--Qa003qa003留言2013年3月25日 (一) 07:47 (UTC)
條目數1.1百萬。「整體而言」,日語版質量還算頗高的。--Kolyma留言2013年3月25日 (一) 09:50 (UTC)
這一個月來中文維基沒有使用機械人,反而條目深度上升了,估計很快就恢復到三位數了。--Walter Grassroot () 2013年3月25日 (一) 12:49 (UTC)
深度上升,是一件好事,說明各條目正在不斷的被完善中。--Labstore留言2013年3月25日 (一) 15:03 (UTC)
囧rz... 難道中國的火車站比日本少麼?我看很多中國火車站還都是紅字呢。--Jack No1 2013年3月25日 (一) 21:58 (UTC)
網上能找到的數據庫較差,過時且信息量少。--Makecat 2013年3月26日 (二) 09:45 (UTC)

瑞典語破90萬了,深度也降到23了。-多啦A夢220284 2013年3月26日 (二) 11:43 (UTC)

淡定。。。我覺得維基百科中文版比國內的XX百科的優點在於中立、準確、質量,中文維基百科應該先提升質量,才會有更多人來維基百科,數量才會增加更快。--Qiyue2001 2013年3月28日 (四) 09:16 (UTC)
(+)支持:在大陸地區,中文維基百科的最大競爭對手是百度百科,現在百度百科條目數已經到了6M+,數量上劣勢過於明顯,中立性和質量纔是能完敗百度百科的武器。 yzyzsun 2013年3月29日 (五) 04:11 (UTC)
百度百科可以直接抄維基百科的條目,也可以抄各種維基百科沒法抄的東西,所以單憑質量是沒法打敗百度的。—Snorri留言2013年3月29日 (五) 04:55 (UTC)
對於百度百科來說,抄襲是一把雙刃劍:雖然內容豐富了,但各種資料的堆疊,不免混入了不可靠的來源,而且可讀性也大大下降。維基百科在這一意義上的質量是百度百科所不具備的。 yzyzsun 2013年3月29日 (五) 15:00 (UTC)

就讓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一步一腳印的增長吧。--Labstore留言2013年3月29日 (五) 06:18 (UTC)

荷蘭語超過法語了,前三名終於開始替換了… 囧rz...多啦A夢220284 2013年4月2日 (二) 13:42 (UTC)

我承認我庸俗了,又發現一個竄起的小語種:烏茲別克語。-綜合症與一萬年留言2013年4月3日 (三) 11:39 (UTC)

就在今天,瑞典語超過波蘭語,同時瓦瑞瓦瑞語也超過挪威語了,太恐怖了。-多啦A夢220284 2013年4月4日 (四) 15:52 (UTC)

瑞典語超過西、俄、達到百萬加指日可待,超英趕法再也不是夢想 囧rz...。。。——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3年4月8日 (一) 04:50 (UTC)
不止瑞典語,就連瓦瑞瓦瑞語、宿霧語也容易在較快的時間內超過波蘭語。--Labstore留言2013年4月8日 (一) 14:31 (UTC)
看看還有什麼條目可以創建(估計小作品居多),以充實中文維基百科。--Labstore留言2013年4月6日 (六) 04:26 (UTC)
我覺得可以把這些條目從英文維百搬過來:
en:Culture of Greeceen:Modern Greek art、以及 en:Template:History of fashion 連結的全部條目(包括模板本身),這些資料即使是國內也很難收集到這麼全面的~喵。-- ──★──  2013年4月6日 (六) 06:50 (UTC)
有必要把這些內容翻譯成中文,順便也能讓大家仔細了解這方面的文化。--Labstore留言2013年4月7日 (日) 07:10 (UTC)
各種刷,恐怖哈。話說百度現在也有質量不錯的條目。人多了只要制度建立起來也是不錯的,但是百度永遠都比不上維基,大家懂得。--Qa003qa003留言2013年4月10日 (三) 14:38 (UTC)
荷蘭語條目數超過150萬了。-多啦A夢220284 2013年4月16日 (二) 09:26 (UTC)

預計中文維基百科在6月之前的條目數能達到70萬。--Labstore留言2013年4月17日 (三) 00:36 (UTC)

太悲觀了。要我說,下個月初就能了。Super Wang 2013年4月17日 (三) 11:07 (UTC)
從目前的增速來看,只有啟用機械人,才能很快的達到70萬,否則又得再等30多天的時間才能達到70萬。--Labstore留言2013年4月18日 (四) 00:53 (UTC)
這不是我的用戶頁貼的嗎? 囧rz...多啦A夢220284 2013年4月18日 (四) 16:26 (UTC)
你的用戶頁,我可沒有看。這個預計這是我自行推斷的,不過目前的增速確實不是一般的慢。--Labstore留言2013年4月19日 (五) 05:52 (UTC)
→_→回Labstore:#中文維基百科條目數突破690000Super Wang 2013年4月20日 (六) 07:42 (UTC)

Extension:Score在全站啟用

Extension:Score已經在全站啟用。可以編寫樂譜了:

<score>\relative c' { f d f a d f e d cis a cis e a g f e }</score>

將顯示為:

\relative c' { f d f a d f e d cis a cis e a g f e }

--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4月23日 (二) 00:45 (UTC)

感覺不是很好看?tntchn 對話 · 貢獻 2013年4月23日 (二) 10:27 (UTC)
什麼時候出簡譜的?貌似還要學音名不成? 囧rz...Super Wang 2013年4月23日 (二) 11:20 (UTC)
簡譜國際上沒人用吧...--lavixcanvas M T C 2013年4月23日 (二) 15:01 (UTC)
沒看懂怎麼用。relative指的是什麼?怎麼分小節?怎麼打升降符號?是否只能打四分音符?—Snorri留言2013年4月23日 (二) 18:11 (UTC)
支持兩種樂譜標記語言:ABC記譜法LilyPond(默認)。至於生成的樂譜好不好看,可以見LilyPond上關於其美學價值的說明--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4月24日 (三) 01:39 (UTC)
relative是每個相對於前一個取最近的,沒有寫relative就是絕對值。小節自動分。升降符號用後綴is和es。四分音符默認的,否則在後面寫數字。Liangent留言 2013年4月24日 (三) 07:18 (UTC)
可以在維基里寫一個簡明的使用說明嗎?否則還是沒什麼人會用。—Snorri留言2013年4月24日 (三) 10:42 (UTC)
Official documentation, and here's the best usage note in Chinese I can find. Liangent留言 2013年4月24日 (三) 12:01 (UTC)
耶~~~~~~~~~~~~~~ 維基變得好音樂喔!(?)--Music♪Mathφ 2013年4月27日 (六) 09:30 (UTC)
User:MusicMath的簽名更音樂。。。Super Wang 2013年4月27日 (六) 10:55 (UTC)
啊~~這個我喜歡--Music♪Mathφ 2013年4月27日 (六) 11:24 (UTC)
和寵物小精靈有什麼關係??Super Wang 2013年4月28日 (日) 10:42 (UTC)
須木佐スキゾー
確實沒看過。我那時候看的是《藍貓淘氣三千問》,現在的孩紙們看的是《喜羊羊和灰太狼

囧rz...Super Wang 2013年4月29日 (一) 11:23 (UTC)

我是沒看過喜羊羊和灰太狼,我都在維基~~--Music♪Mathφ 2013年5月1日 (三) 09:54 (UTC)

兩種語言生成圖片的比較

ABC:


X:1
M:4/4
K:C
F2 D2 F2 A2 | d2 f2 e2 d2 | ^c2 A2 c2 e2| a2 g2 f2 e2 |

LilyPond:

\relative c' { f d f a d f e d cis a cis e a g f e }

音樂不熟悉,根據LilyPond的譜子硬寫成的音符一樣的ABC註記格式,不保證寫的對.可以點擊樂譜圖片,下載生成的midi文件播放--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4月24日 (三) 15:57 (UTC)

另,樂譜的標題目前不支持中文--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4月24日 (三) 16:27 (UTC)
上加一線兩邊不一樣粗。 --達師 - 261 - 442 2013年4月25日 (四) 15:35 (UTC)
我這看起來一樣粗。Liangent留言 2013年4月25日 (四) 16:30 (UTC)
我感覺小節線不一樣粗,不過無所謂了。--Kuailong 2013年4月26日 (五) 11:28 (UTC)
我說的是上加一線左右不一樣粗,不是兩種語言生成的不一樣。另外小節線確實兩種語言生成的有差異。 --達師 - 261 - 442 2013年4月27日 (六) 08:31 (UTC)

問:我想翻譯(從英語wikipedia到漢語wikipedia)一些內容,應該怎麼做?

en:Windows_8 條目遭到破壞

由於微軟公司對 Windows 8 的新設計引起了一些使用者的不滿,因此有人破壞 en:Windows_8 條目以泄憤,現在此條目已被維基社群保護。詳情如下:

-- ──★──  2013年5月5日 (日) 23:39 (UTC)

按照維基百科的規定,他們不會去追究惡意破壞行為,不過此次採用禁止未註冊或新註冊用戶編輯的舉措,看來是維基百科裏有人認為,這次的破壞行為太惡劣了。
呵->呵->  Bluedeck 2013年5月9日 (四) 14:11 (UTC)

[en] Change to section edit links

The default position of the "edit" link in page section headers is going to change soon. The "edit" link will be positioned adjacent to the page header text rather than floating opposite it.

Section edit links will be to the immediate right of section titles, instead of on the far right. If you're an editor of one of the wikis which already implemented this change, nothing will substantially change for you; however, scripts and gadgets depending on the previous implementation of section edit links will have to be adjusted to continue working; however, nothing else should break even if they are not updated in time.

Detailed information and a timeline is available on meta.

Ideas to do this all the way to 2009 at least. It is often difficult to track which of several potential section edit links on the far right is associated with the correct section, and many readers and anonymous or new editors may even be failing to notice section edit links at all, since they read section titles, which are far away from the links.

(Distributed via global message delivery 2013年4月30日 (二) 19:09 (UTC). Wrong page? Correct it here.)

最上面一行tabs編輯tab挪到頁面tab旁邊 標題編輯連結挪到標題右邊 麻不麻煩...算了反正到時候能寫個小工具調回來 不像某WD和某L造成的破壞是irreversible的--lavixcanvas M T C 2013年5月1日 (三) 04:02 (UTC)
日本語維基好像默認就是這樣的?--鐵鐵的火大了 2013年5月1日 (三) 04:04 (UTC)
「最上面一行tabs編輯tab挪到頁面tab旁邊 標題編輯連結挪到標題右邊」,哪裏說的?--Ben.mq 2013年5月1日 (三) 05:13 (UTC)
「The "edit" link will be positioned adjacent to the page header text rather than floating opposite it.」以及「Section edit links will be to the immediate right of section titles, instead of on the far right.」--lavixcanvas M T C 2013年5月1日 (三) 06:02 (UTC)
只是段落標題而已吧……--Ben.mq 2013年5月1日 (三) 11:39 (UTC)
某WD和某L的破壞是什麼啊~Liangent留言 2013年5月1日 (三) 08:28 (UTC)
就知道說某L會以為是你 囧rz... 也不算是破壞吧 就是增加編輯難度 Wikidata和Lua--lavixcanvas M T C 2013年5月1日 (三) 09:57 (UTC)
我必須承認我把某L當成了LGT...我面壁去。卍田卐JC1 2013年5月1日 (三) 12:49 (UTC)
本來我寫的某D和某L的...還好改了不然更容易引起誤會 囧rz...--lavixcanvas M T C 2013年5月1日 (三) 13:24 (UTC)
那我去把Lua的用戶名搶掉了。Liangent留言 2013年5月1日 (三) 17:45 (UTC)
說是這樣能讓更多人注意到編輯按鈕,到時候可能很多人會不習慣。--Qiyue2001 2013年5月1日 (三) 05:34 (UTC)
到時候肯定有人寫小工具調回來 感覺現在的新功能/調整都特別極端 一方面是拼命降低編輯的門檻(比如這個) 另一方面又是拼命提高編輯門檻(比如Wikidata和Lua) 簡直就是自相矛盾 莫名其妙--lavixcanvas M T C 2013年5月1日 (三) 10:01 (UTC)
因為不是一個team做的,總體來說mw:Wikimedia Features engineering做的事是降低門檻的,mw:Wikimedia Platform Engineering做的事是提高門檻的。調回來的小工具我已經放上了,只是現在選了沒效果。Liangent留言 2013年5月1日 (三) 10:49 (UTC)
笑了(好像唱對台戲的兩個小組)。——Sakamotosan 2013年5月1日 (三) 12:56 (UTC)
也不統一一下方向...--lavixcanvas M T C 2013年5月1日 (三) 13:24 (UTC)
「分庭抗禮」…-多啦A夢220284 2013年5月3日 (五) 09:47 (UTC)
真是一點都沒看出來這個更改的意義所在。烏拉跨氪 2013年5月1日 (三) 17:55 (UTC)
所以這到底是降低還是提高門檻,感覺一定會丑的要死。--InstantNull留言2013年5月1日 (三) 22:27 (UTC)
……我那個編輯連結靠左的小工具啟用都不知道多少年了……--Ben.mq 2013年5月2日 (四) 09:59 (UTC)
有礙感官。烏拉跨氪 2013年5月2日 (四) 10:02 (UTC)
實際上platform engineering也是在技術層面上簡化, 比如跨語言鏈接的複雜度降低了. 然後features team再試着使這個改動對於編輯條目的影響減小. 總的來說是好事情. 並不像看上去那樣分庭抗禮, 更像是互相彌補. Bluedeck 2013年5月9日 (四) 14:05 (UTC)
同Bluedeck。——Simon951434留言2013年5月10日 (五) 04:24 (UTC)

終於等到了

Wikipedia:Commons/Mobile app/Download,喜歡用手機隨身拍的人有福了。某生留言2013年5月2日 (四) 15:53 (UTC)

我把那個頁面上的倆圖標弄到了這裏:維基百科:WAP訪問幫助:如何訪問維基百科。-- ──★──  2013年5月3日 (五) 07:49 (UTC)
這個3月就有了吧。--Qiyue2001 2013年5月3日 (五) 09:21 (UTC)
剛才忽然發現咱們也有傳送門了。-- ──★──  2013年5月3日 (五) 15:04 (UTC)
哇,做的不錯!--Qa003qa003留言2013年5月5日 (日) 01:41 (UTC)
就是從英文維基複製的代碼,然後翻譯一下。。。。。我做的。。。--Zhangjintao(留言)(檢查我的貢獻) 2013年5月5日 (日) 06:24 (UTC)
終於...! Bluedeck 2013年5月9日 (四) 14:12 (UTC)
其實這早就該有了,這樣才跟的上時代,也比較親人、便利。--36.232.216.91留言2013年5月10日 (五) 15:50 (UTC)

通知功能

英文維基百科推出了通知功能,不知何時到我們--Gakmo留言2013年5月1日 (三) 07:00 (UTC)

維基百科Facebook化了?!tntchn 對話 · 貢獻 2013年5月1日 (三) 10:41 (UTC)

我也想玩玩通知功能……--Carrotkit -> 工作室 / 客棧 (歡迎參加電子遊戲條目質量提升計劃!) 2013年5月1日 (三) 14:03 (UTC)

mw.org開了有一段時間了,感覺不好玩,給我顯示的通知都是我不感興趣的。Liangent留言 2013年5月1日 (三) 15:29 (UTC)
有點意思--Gqqnb留言2013年5月1日 (三) 15:53 (UTC)
希望中文版也能有。--Qiyue2001 2013年5月2日 (四) 03:48 (UTC)
我連{{talkback}}都不會使用。不知通知功能能否@其他用戶。那樣一來豈不是對社群有着極大的好處。期待着。Bluedeck 2013年5月4日 (六) 03:02 (UTC)
啊!太好了!真的有at的功能!!Bluedeck 2013年5月4日 (六) 03:11 (UTC)
那是Echo extension吧?請求大家在Translatewiki上協助翻譯.....--留言2013年5月4日 (六) 04:20 (UTC)

我正在研究,請各位等等。--Carrotkit -> 工作室 / 客棧 (歡迎參加電子遊戲條目質量提升計劃!) 2013年5月4日 (六) 14:48 (UTC)

不行……原本打算,只要監視用戶:Carrotkit/TALKBACK,監視列表便會列出全部修改,但……--Carrotkit -> 工作室 / 客棧 (歡迎參加電子遊戲條目質量提升計劃!) 2013年5月4日 (六) 15:14 (UTC)

我已在MediaWiki上發表意見!([1])--Carrotkit -> 工作室 / 客棧 (歡迎參加電子遊戲條目質量提升計劃!) 2013年5月4日 (六) 15:20 (UTC)

"[...]...Once Notifications have been improved and fully tested on the English Wikipedia, we plan to make this product available in more languages on other Wikipedias and sister projects.[...]" - WMF blog--留言2013年5月4日 (六) 15:28 (UTC)

"http://en.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_talk:Notifications#Other_Wikis" --Carrotkit -> 工作室 / 客棧 (歡迎參加電子遊戲條目質量提升計劃!) 2013年5月5日 (日) 06:48 (UTC)

基金會在乎的只是英文維基百科而已,其他的隨便自己怎麼玩都行。——Ben.mq 2013年5月11日 (六) 15:50 (UTC)

多語言模板現已支持隱藏外文

lang-xx等模板都是調用{{LangWithName}}。我修改了LangWithName。現在,在Special:MyPage/common.css里加入

.LangWithName {display:none;}

就會隱藏外文。可以用瑞士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聖雄甘地條目查看效果。謝謝關注。--Gqqnb留言2013年5月11日 (六) 14:53 (UTC)

部分錯誤。如果某條目使用「 ({{lang-en|test}}) 」後使用上面CSS隱藏即會變成「 () 」。如瑞士條目使用CSS隱藏則會出現一段「;;;;正式稱呼採用,因此瑞士的ISO 3166雙拉丁字母國家代號是『CH』」。要完全隱藏用此方法無法實現,只能供讀者閱讀方便用。tntchn 對話 · 貢獻 2013年5月12日 (日) 02:40 (UTC)

問:條目破壞上報

ip用戶「210.153.77.245」大量刪除習近平、七不講、彭麗媛、艾未未等等條目的文字內容,請管理員處理。 --劍指中原留言2013年5月15日 (三) 11:46 (UTC)

請至Wikipedia:當前的破壞Wikipedia:請求管理員幫助通報。--(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5月15日 (三) 18:16 (UTC)

跨維基賬戶系統及賬戶名更改

由於維基開發團隊對維基媒體作出的技術調整,部分賬戶名將因此被重命名。更多信息參見元維基

(Distributed via global message delivery 2013年4月30日 (二) 04:20 (UTC). Wrong page? Correct it here.)

譯。烏拉跨氪 2013年4月30日 (二) 06:37 (UTC)
為什麼把{{Unsigned}}拿掉了...Bluedeck 2013年4月30日 (二) 07:25 (UTC)

維基媒體基金會開發團隊為了努力為用戶提供更新更好的工具(如跨維基通知),正在對賬戶運作作出一些調整。這意味着用戶將在任何地方都有相同的賬戶名。我們將給您帶來更加便利的編輯及討論體驗,並提供更靈活的用戶權限管理工具。但前提條件之一必須是所有900個維基媒體項目中的同名賬戶都是同一用戶擁有的。

實際上,部分不同站點上的同名賬戶現在並不是同一用戶,而是若干個用戶擁有的。為了確保這些用戶在未來都能使用維基媒體項目,我們將在一些賬戶的原賬戶名末尾加入「~」及所在維基項目名稱來重命名該賬戶名。該調整將在5月27日前後進行。例如在瑞典文維基詞典的「Example」賬戶,將會被重命名為「Example~svwiktionary」。

所有賬戶將仍可以和以前一樣使用,並繼承此前所有編輯記錄。但被重命名的賬戶(我們將單獨聯絡)就必須使用新的賬戶名登錄。更改用戶名將只能在全域進行;因此RenameUser重命名工具將在本地停止使用。如果用戶不喜歡當前的用戶名,仍可以在元維基的申請頁上提出更改用戶名申請。

複製於此--Ben.mq 2013年4月30日 (二) 08:56 (UTC)

這麼看就像是已註冊的IP用戶了。原先的維基用IP來表示未登錄的用戶,現在又說什麼「同一賬戶也可能由多個用戶使用」,雞精會到底是要鬧哪樣。Super Wang-->本人將暫別維基百科,請於6月9日以後給我留言。 2013年4月30日 (二) 09:47 (UTC)
中文維基百科的abc和英文維基百科的abc --Ben.mq 2013年4月30日 (二) 10:55 (UTC)
簡單來說,建議大家訪問Special:MergeAccount檢查自己全域賬戶的整合狀況,沒有全域賬戶的創建全域賬戶,避免不必要的麻煩。--Ben.mq 2013年4月30日 (二) 11:34 (UTC)
我記得以前英文維基百科是不允許存在中文(及其他非拉丁字母)名稱的帳戶,所以我在中文和英文維基使用了不同名稱的帳戶,一直未有建立全域帳戶。今日看到此消息,便將中文維基的帳戶建立全域帳戶,但這個帳戶可以在英文維基使用嗎?--沙田友留言2013年5月1日 (三) 09:58 (UTC)
「英文維基百科是不允許存在中文(及其他非拉丁字母)名稱的帳戶」從來不記得這樣的規定,以前也許有,但至少現在不存在了。--Ben.mq 2013年5月1日 (三) 13:27 (UTC)
謝謝解答。我是2006年初註冊的,可能有關規定很久之前便已取消了。--沙田友留言2013年5月1日 (三) 14:32 (UTC)
疑問:英文維基有另一個Oneam,長年沒有編輯,編輯數也只有數次,應該如何建立全域帳戶?目前只差en一個...Oneam 01:00 AM留言2013年5月4日 (六) 02:14 (UTC)
你已有全域賬戶,到時候他的賬戶會被移走,你就可以在英文維基百科上使用現在的賬號編輯了。--Ben.mq 2013年5月4日 (六) 04:25 (UTC)

行政員又少了一件事 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達師 - 261 - 442 2013年5月9日 (四) 19:50 (UTC)

也沒差多少。--Ben.mq 2013年5月10日 (五) 06:44 (UTC)
本來就沒多少。 --達師 - 270 - 456 2013年5月11日 (六) 15:04 (UTC)

突然想問,若在擁有全域帳戶之後,主帳戶被永久封禁,其餘帳戶會如何處理?該用戶在被封禁之後另創新帳號之後,要如何處理之前的全域帳戶?抑或需另闢新全域帳戶?——Simon951434留言2013年5月17日 (五) 10:12 (UTC)

用戶在被封禁之後另創的新帳號應以繞過封鎖為理由繼續封禁。Liangent留言 2013年5月17日 (五) 12:30 (UTC)

友愛擴展

維基友愛擴展貌似可以再用了。--Gakmo留言2013年5月17日 (五) 17:10 (UTC)

問:怎麼添加好友啊

維基怎麼添加好友啊,能添加嗎,向高手求助 --瀟灑走一回 (留言) 2013年5月17日 (五) 12:14 (UTC)

好問題!--Gqqnb留言2013年5月17日 (五) 13:39 (UTC)
沒有好友系統;可自建用戶頁記錄和邀請留名;考慮其他通訊系統--YFdyh000留言2013年5月18日 (六) 14:07 (UTC)

英國維基編輯馬拉松再次舉辦,今年於牛津圖書館

在去年英國於國家圖書館舉辦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編輯馬拉松(描述影片)以後,今年將在牛津圖書館的著名古蹟建築en:Radcliffe Science Library再次舉辦關於en:Wikipedia:WikiProject_University_of_Oxford/QueenVictoriasJournals的編輯馬拉松活動。期待未來在東亞能有類似的活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慈禧太后都行。--(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5月16日 (四) 11:42 (UTC)

hanteng你在台灣有博物館或圖書館的線能讓我接觸接觸嗎? Supaplex留言2013年5月18日 (六) 16:28 (UTC)
可以試試看,但我也不算完全有把握。--(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5月19日 (日) 14:08 (UTC)

問:

維基月刊用什麼格式打開?好像不支持word我是路過打醬油的,語言有些突兀 見諒--221.216.160.118留言2013年5月19日 (日) 14:24 (UTC)

應該是pdf,試試綠色軟件[2],不過我覺得檔案真的有點大,看似沒有最佳化縮小檔案大小(不過在草創期間,應該多鼓勵),其實我比較期待簡單的htm或wiki格式比較好,像m:Research:Newsletter若真的要pdf格式就用CSS實現html或許比較好。--(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5月19日 (日) 14:45 (UTC)
現在的 FirefoxGoogle Chrome 也都支持 PDF。-- ──★──  2013年5月20日 (一) 06:36 (UTC)

段落的編輯按鈕跟英文版同化了

怎麼跑到那個地方,好難看。怎麼調回來?tntchn 對話 · 貢獻 2013年5月9日 (四) 03:51 (UTC)

頁面右上角,參數設置—其他小工具。烏拉跨氪 2013年5月9日 (四) 05:09 (UTC)

英文版居然沒人弄類似的小工具...css能做到麼?--lavixcanvas M T C 2013年5月9日 (四) 05:36 (UTC)

MediaWiki:Gadget-moveEditsectionBack.css --達師 - 261 - 442 2013年5月9日 (四) 08:06 (UTC)
真不好,超級討厭這個改動。--Qa003qa003留言2013年5月9日 (四) 10:43 (UTC)
參數設置—其他 沒有啊?怎麼改回去?--Qa003qa003留言2013年5月9日 (四) 10:44 (UTC)
寫錯了,是小工具裏面。烏拉跨氪 2013年5月9日 (四) 11:14 (UTC)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了,我啟用好幾年了--Ben.mq 2013年5月9日 (四) 14:53 (UTC)
同bencmq。Liangent留言 2013年5月9日 (四) 16:34 (UTC)
怎麼吧編輯按鈕搞得右邊?沒看懂選項。--Qa003qa003留言2013年5月10日 (五) 05:14 (UTC)
沒事找到了。--Qa003qa003留言2013年5月10日 (五) 05:15 (UTC)

求編輯按鈕放到標題左邊的小工具。 --達師 - 270 - 456 2013年5月12日 (日) 14:59 (UTC)

還可以,很快適應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3年5月12日 (日) 15:17 (UTC)
這個feature我還專門希望過Bluedeck 2013年5月20日 (一) 17:37 (UTC)

段落的編輯按鈕跟英文版同化了

怎麼跑到那個地方,好難看。怎麼調回來?tntchn 對話 · 貢獻 2013年5月9日 (四) 03:51 (UTC)

頁面右上角,參數設置—其他小工具。烏拉跨氪 2013年5月9日 (四) 05:09 (UTC)

英文版居然沒人弄類似的小工具...css能做到麼?--lavixcanvas M T C 2013年5月9日 (四) 05:36 (UTC)

MediaWiki:Gadget-moveEditsectionBack.css --達師 - 261 - 442 2013年5月9日 (四) 08:06 (UTC)
真不好,超級討厭這個改動。--Qa003qa003留言2013年5月9日 (四) 10:43 (UTC)
參數設置—其他 沒有啊?怎麼改回去?--Qa003qa003留言2013年5月9日 (四) 10:44 (UTC)
寫錯了,是小工具裏面。烏拉跨氪 2013年5月9日 (四) 11:14 (UTC)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了,我啟用好幾年了--Ben.mq 2013年5月9日 (四) 14:53 (UTC)
同bencmq。Liangent留言 2013年5月9日 (四) 16:34 (UTC)
怎麼吧編輯按鈕搞得右邊?沒看懂選項。--Qa003qa003留言2013年5月10日 (五) 05:14 (UTC)
沒事找到了。--Qa003qa003留言2013年5月10日 (五) 05:15 (UTC)

求編輯按鈕放到標題左邊的小工具。 --達師 - 270 - 456 2013年5月12日 (日) 14:59 (UTC)

還可以,很快適應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3年5月12日 (日) 15:17 (UTC)
這個feature我還專門希望過Bluedeck 2013年5月20日 (一) 17:37 (UTC)

User:emijrp 2012 做出的Wikicommons影像的地理分佈

User:emijrp在wiki-research-l上分享其Wikicommons影像的地理分佈小研究。 英國有許多相片的原因是因為來自「Geograph Britain and Ireland 」的大量匯入內容。"Yes, that was due to the Geograph Britain and Ireland imports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Category:Images_from_the_Geograph_British_Isles_project"。

就算真的要比數量,不一定要比條目,也可以比照片的數量和地理分佈,請支持或在各地發起Wiki Loves Monuments,如台灣朋友做的[3]。 --(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4月30日 (二) 14:11 (UTC)

好漂亮. 同感不要去做條目數量大戰, 穩健增長最好了. Bluedeck 2013年4月30日 (二) 15:10 (UTC)

據說此活動由安可組織,..........................................................--黑雪姬留言2013年5月7日 (二) 04:16 (UTC) 請Edo 黑雪姬User:BlackLotux更正錯誤內容,據說也都要有人說,不是您自己說,請考慮要不要自己deltalk,雖然我不雖定這個Wiki Loves Monuments in Taiwan參加組織的有多少人,事實上:

  1. 我給的該「台灣朋友做的[4]」連結中,歷史編輯主要貢獻者是-♠奇犽♥-User:Archer0630
  2. 我知道的是User:Supaplex有花不少時間在推這事,做了不少在地化的推廣努力
  3. User:Supaplex還有來謝我說是因為我在台灣社群版轉貼Wiki Loves Monuments的全球號召活動,我有回說只是看在User:Shizhao在此版貼的消息轉發,舉手之勞不如在台灣朋友在台灣的在地耕耘。

至於Edo 黑雪姬User:BlackLotux自己和安可之間,或者和我之間有什麼樣的過往,都是個人之事,請您在說明其他有關於維基人與事時,少用「據說」來傳達不對的資訊。--(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5月14日 (二) 00:51 (UTC)

不存在什麼過節,不過大家可以想像得到很多事情。--黑雪姬留言2013年5月14日 (二) 02:30 (UTC)
過節不用想像,有記錄:24小時內最新[5]原因Wikipedia:互助客棧/其他#語文版本轉換拆分,過往User:鹿目圓=魔法少年愛德華User:Edouardlicn=黑雪姬User:BlackLotuxWikipedia:維基維新會創辦人加參加人,若鹿//黑再來做這種發言[6]及惡意以錯誤資訊更改別人發言[7],我會繼續將鹿//黑的歷史發揚光大。--(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5月14日 (二) 17:17 (UTC)
感謝你宣揚我對破壞者的資料修正。--黑雪姬留言2013年5月16日 (四) 09:59 (UTC)
鹿//黑的破壞維基的過去是有記錄的,相信您能修正自己不再破壞。--(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5月16日 (四) 11:17 (UTC)
謝謝宣揚。同時歡迎各位去調查一下這個討論串每個參與者的封禁記錄。--黑雪姬留言2013年5月16日 (四) 11:28 (UTC)
吐槽,這個串加上我也才四個用戶。 --達師 - 270 - 456 2013年5月16日 (四) 11:33 (UTC)
吐槽,鹿\魔\黑的稱呼方式嘲諷高到不行 - - Bluedeck 2013年5月20日 (一) 17:35 (UTC)
(:)回應2013 Wiki Loves Monuments的總召是User:Supaplex,副召是User:Reke,賽事資訊可參閱。至於在下只不過是小小的宣傳組成員,活動其他相關資訊可向他們請教確認,感謝。--安可留言2013年5月23日 (四) 01:41 (UTC)

維基媒體做為學者的公共參與平台

英國維基媒體基金會最近草擬了一個頁面[8],旨在準備一份說帖/宣傳單,題名為「Wikimedia as a public engagement tool for scientists」,來鼓勵科學家們能將經同儕審查後的研究成果,以不同形式的方式以貢獻到各種維基媒體的計劃的方式,進行公共參與。

的確,雖然維基百科做為第三級來源的百科全書,不是發表原創研究或原創觀念的出版地,主因是因為維基人無法做專業的同儕審查,但百科全書做為百科全書,的確是散播摘要那些已於可靠期刊及學術出版發表的知識,讓公眾有近用並比較的公共園地。

公共參與(public engagement)也是維基基金會的業務重心之一,如IEG的考量m:Grants:IEG,在知識和學術上,此一篇關於[9]維基百科可以且應該扮演的角色,也可以參考。

希望維基百科有更多介紹及散播已經專業同儕審查並發表原創研究。

亞倫·斯沃茨死之前,維基百科和JSTOR有計劃要讓重度維基編輯者能近用JSTOR的學術內容[10],希望中文世界的出版業和學術網絡平台也能意識到維基百科可讓公共認識新知並參與討論的重要性,來創造21世紀良好的科普及公眾學術生態。 --(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5月19日 (日) 14:40 (UTC)

如果是原創研究可以至維基學院發表,這個項目是允許發表原創研究和做原創研究的地方,包括一手原創和二手原創,還可以同儕評審與講授課程(course)。
但是中文維基學院尚在beta測試階段,目前正在籌備中文版獨立成院,是否能正式成立主要條件是beta版本必須持續有人參與,每人每月至少要10次以上編輯數,參與編輯方式不一定要發表長篇大論,因為維基百科與維基學院都是依據CC-BY-SA-3.0和GFDL協議授權貢獻,因此各位平常在維基百科上若發現原創研究就可以進行篩選擇優整理並轉載過去(記得增加[[Category:ZH]]分類),甚至在討論頁也可以發現有不少原創研究存在,或者最簡單地可以在中文分類協助歸類等整理作業,甚至常來學院的互助客棧聊聊,這些簡單動作就可令中文版維基學院進入正式版!--安可留言2013年5月23日 (四) 02:39 (UTC)

Wikipedia

Facebook某頁卍田卐JC1 2013年5月23日 (四) 15:06 (UTC)

媒體報道放哪兒忘了

中國&英語版Wikipediaの「Hentai(変態)」ページが圧倒的すぎると話題に--114.228.117.220留言2013年5月23日 (四) 09:10 (UTC)

嗯,求翻譯。—Snorri留言2013年5月23日 (四) 15:22 (UTC)
標題:「中國&英語版維基百科的『Hentai(變態)』頁面太過壓倒性(地長)成為話題」。大概是傳到2ch上引起話題,文內簡單介紹兩個「變態」版本的內容,最後跟日文版本身來一個小小的比較。連結:變態 (色情用語)en:Hentaija:ヘンタイ。-Hijk910 2013年5月23日 (四) 15:35 (UTC)
太長也能成為話題?很好奇2ch上討論了什麼東西。—Snorri留言2013年5月23日 (四) 16:18 (UTC)
怪不得這兩天,這個條目的訪問量激增。[11]--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5月24日 (五) 01:54 (UTC)

Google Knowledge Graph

中文版的Google Knowledge Graph在今年的Google I/O後上線了,以後中文維基百科的東西引言都會被轉到上面,所以編寫的時候要更注意了。tntchn 對話 · 貢獻 2013年5月23日 (四) 17:40 (UTC)

前幾天發現了 應該說寫條目更rewarding了吧--lavixcanvas M T C I ❤ Hart of Dixie + Revenge 2013年5月23日 (四) 18:47 (UTC)
那是我創建的,不過一些語句翻譯好像不太合適,以後有時間再修改吧。--Qiyue2001 2013年5月24日 (五) 09:49 (UTC)

Tech newsletter: Subscribe to receive the next editions

技術新聞周報技術專員準備,由 Global message delivery發出 • 貢獻翻譯幫助反饋取消訂閱 • 2013年5月20日 (一) 21:24 (UTC)

Tech news prepared by tech ambassadors and posted by Global message deliveryContributeTranslateGet helpGive feedbackUnsubscribe • 2013年5月20日 (一) 21:24 (UTC)

Important note:

重要信息:

這是技術新聞周報的第一個版本, 有助於您監視可能影響到你和其他維基人的最新的軟件變化。

This is the first edition of the Tech News weekly summaries, which help you monitor recent software changes likely to impact you and your fellow Wikimedians.

如果你想繼續每周收到消息, 你可以訂閱它,你可以訂閱到你自己的討論頁或你所在維基的社區頁面,就像這個頁面。你也可以把它翻譯成你的語言.

If you want to continue to receive the next issues every week, please subscribe to the newsletter. You can subscribe your personal talk page and a community page like this one. The newsletter can be translated into your language.

你也可以成為技術大使, 幫助我們撰寫報道或者告訴我們如何進步. 歡迎提供反饋。

You can also become a tech ambassador, help us write the next newsletter and tell us what to improve. Your feedback is greatly appreciated.

guillom 2013年5月20日 (一) 21:24 (UTC)

翻譯:--Zhangjintao(留言)(檢查我的貢獻) 2013年5月24日 (五) 09:55 (UTC)

那個TemplateData的Bugzilla的代碼光是看起來就很不吉利。tntchn 對話 · 貢獻 2013年5月21日 (二) 18:38 (UTC)
死死死死死 囧rz...。--風雨同舟留言2013年5月23日 (四) 09:38 (UTC)

新版維基備忘單

如題,歡迎提出建議。。。

中文維基百科備忘單測試版1

--Zhangjintao(留言)(檢查我的貢獻) 2013年5月24日 (五) 12:11 (UTC)

維基數據中目前資料有的性別男女比:中文維基意外第一?

  1. 研究blog post
  2. 主要語文的性別比例比較
  3. 主要語文的性別相關數量比較
  4. VIAF強化影響

另外,有此女性及自由軟件的發展研討會 Flossie鼓勵大家參看/與。--(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5月15日 (三) 18:26 (UTC)

的確有點意外。--Kolyma留言2013年5月16日 (四) 16:27 (UTC)
嗯嗯,需要往裏面分析資料才知意義,或許只是比較多動漫或AV女性條目,而未必是真實女性人物條目多,再補上一個關於FLOSS中的女性參與,裏面的RMS的求偶信實在是...不知道怎麼說。[28]。--(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5月17日 (五) 09:53 (UTC)
就是維基用戶里20%是女性?你怎麼知道一個用戶是男是女,哪裏看的?--Gqqnb留言2013年5月18日 (六) 11:53 (UTC)
Special:參數設置可以申報自己的性別,但貌似這項研究是指出中文維基人物條目有20%是女性。20%便已經可以做到第一,真是很恐怖。--Hargau留言2013年5月18日 (六) 12:17 (UTC)
請見第一個連結中的說明: "I am investigating the sex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Wikipedia Biography Articles for two reasons. ..."指的是傳記類條目,基本上會偏男性其實是歷史的問題,大多數的歷史人物是男性,history= his story,所以要到一比一公平是有點難。所以此研究不是談維基用戶的男女比例。--(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5月18日 (六) 14:12 (UTC)
真神奇~--Qa003qa003留言2013年5月24日 (五) 14:33 (UTC)

關於用機械人創建各種藝術作品來增加條目數?

不錯吧,我看到了這裏 這個找譯名也比較方便,如果有數據庫就可以批量添加,但是一定要有人來善後下。--Qa003qa003留言2013年5月5日 (日) 01:36 (UTC)
真希望有人能關注一下。--Labstore留言2013年5月9日 (四) 13:59 (UTC)
(-)反對,各種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前車之鑑,用bot搞出來的東西光有名稱編號分類,毫無信息量。—思域無疆 講大道 做事體 拿窩機器 2013年5月18日 (六) 06:03 (UTC)
所以需要大規模的善後。--Labstore留言2013年5月22日 (三) 15:56 (UTC)
可是本身就有可以翻譯的怕什麼啊。--Qa003qa003留言2013年5月24日 (五) 14:34 (UTC)
可以看Category: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小作品,其中相當一部分都是去年趕超其他語言的時候由AWB創建。這個分類中包括的AWB建立條目只是今年升級成國保,因而我用bot打了標記,希望有人跟進維護。省保中這類毫無信息量的條目還有很多,但自從建立沒有多少被維護的,不少條目的編者只有機械人。另外既然說本身就有翻譯,那麼一條一條翻譯便是,又何必要用機械人,給人堆砌條目之嫌。—思域無疆 講大道 做事體 拿窩機器 2013年5月25日 (六) 06:27 (UTC)

理事會候選人對在中國維基百科的運動的看法

Under the WMF's 2011–15 strategic plan, almost no WMF resources are allocated to Wikimedia-related activities within China. Should the Board grapple with the problem of how to integrate China into the Wikimedia movement?

Jeromy-Yu, from Hong Kong, has been involved in strategic planning for WMF activities in China. "The political atmosphere is very uncertain inside Mainland China; so it's really hard to develop a model similar to what we did in the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Assembly inside China is a sensitive issue, and I'm unsure whether the authorities are happy even with user groups. Directly funding an individual Wikimedian could get them into trouble, and the WMF and even the Hong Kong chapter may be regarded [with suspicion] as 'foreign entities'. Recently a group of Chinese Wikimedians gained funding for an outreach project funded under the WMF's individual engagements grant scheme, although I'm not sure about the outcome—but we should support that. The safer approach is to work with the experts on the Foundation's Advisory Board of experts, to see if we can set up some support framework inside China, rather than directly fund from the 'outside world'."

Although María thinks that "where there are active contributors in China doing work in compliance with the mission and strategic plan, they should be supported", she threw in a note of realism to those candidates who keenly support active funding: "Specific expenditures are not the role of the Board. The Board's role is to provide guidance. ... The possibility of empowering Chinese contributors through the GAC, FDC, AffCom, and IEG mechanisms is available, but the context of mainland China is, to put it succinctly, far from simple."

For Tom, "China is something of a problem due to ongoing censorship issues. Do we take a stance of moral outrage and refuse to interact with the country? Or do we assume that by working within the region slowly, inexorably, freedom of information will succeed? Hard choice. Perhaps the best solution is to establish a community/Foundation working group to look at these issues." Liam's view is that "China is currently in the "too hard basket" to a large extent, ... but that doesn't mean we can't try different approaches and build on successful ones. ... Targeted programs that build the capacity of local communities, such as the individual engagement grants, are likely to be far more effective in the long run than a grand centralised program administered directly from San Francisco."

Samuel says: "Yes. China was discussed extensivel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rategy; it was not included in the final overview because it was complicated—compared with India, Brazil and the Mideast—and we hoped to develop experience there first. But China encompasses a large portion of the world, and is one of the oldest literary and encyclopedic cultures. We must find better ways to make our projects and platform available there." Phoebe's view is that "our line on rejecting censorship is a [strict] one, and I do not see the WMF in any way supporting a compromise on content to satisfy mainland China's current internet policies. Until those policies change, our involvement directly in China is necessarily limited."

Several candidates are concerned with the diplomatic challenge. Milos says that reaching China is a complex issue and that the WMF has already put effort to into dealing with China. But this "requires much more sophisticated work, which includes WMF's entrance into formal diplomacy; this seems out of the WMF's range for years." He has personally worked on the Foundation's "entrance into formal diplomacy ... and it's likely that the first project will be ready later this year." Leigh points out that "a direct effort may not be our best option: we have a presence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and we have yet to capitalize on Chinese immigrant communities in the West. ... we should create and strengthen groups of Wikipedians among these demographics, who would be far better ambassadors to mainland China than those of us with little or no direct experience with the country/culture."

Michel says "the WMF could lobby or align itself with lobbying efforts, though at some risk of taking political sides; then again, the ultimate goal of democratizing knowledge is itself a political goal based on ideology. Political involvement is a two-edged sword—it takes away from objectivity (a price one must pay, though to which extent is open to discussion), and the more one becomes politically involved or aligned the less one represents every citizen of the world."

In John's view, "the WMF urgently needs a strategy for China and the Chinese language family. ... like establishing core funding for the existing chapters in Chinese language nations, such as Hong Kong, Macau and Taiwan based on their capacity. WMF should consult the community about the viability of a chapter within China in the near future, or if a Chinese-language-family thematic organisation would be more appropriate. An organisation located in or near China is relatively cheap to bootstrap with basic operational funds for a few staff.

--HNAKXR留言2013年5月25日 (六) 06:19 (UTC)

「The political atmosphere is very uncertain inside Mainland China」。嗯,果然是yuyu嗎?--黑雪姬留言2013年5月25日 (六) 07:06 (UTC)

不用針對個人,您有什麼意見請明說,實體聚會在中國大陸區本來就有些許風險,否則也不會有像以下這種避險聲明:

摘自Wikipedia:聚會/上海雙周聚會

  • 以下話題為雙周聚會禁止討論的議題:政治與時政、西方宗教、現代中國史。
  • 參加者請遵守當地文化以及中國境內的法律和上海市的相關地方法規。

--(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5月25日 (六) 12:22 (UTC)

值得一提的是Jeromy-Yu對鼓勵中國大陸用戶活動的基本支持態度(如AddisWang及燃玉等人的IDE提案),並企圖要找一個安全可行的「在中國內部的支持架構」,而不是以「外部」直接資金注入的方式:
Recently a group of Chinese Wikimedians gained funding for an outreach project funded under the WMF's individual engagements grant scheme, although I'm not sure about the outcome—but we should support that. The safer approach is to work with the experts on the Foundation's Advisory Board of experts, to see if we can set up some support framework inside China, rather than directly fund from the 'outside world'."
這是實際的考量,至於中國的政治情況為何,三個人裏面可能有五種看法,就不用也不宜在此版討論,此消息主要重心是維基基金會如何能在中國大陸協助維基編者及潛在編者的相關活動,各候選人發表不同看法及策略,不是維基基金會對中國政治情況的政論節目。--(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5月25日 (六) 12:36 (UTC)

2013年4月維基媒體亮點

亮點來源於2013年4月維基媒體基金會報告維基媒體工程報告,及其他重要的維基媒體活動事件
About · Subscribe/unsubscribe · Distributed via Global message delivery, 2013年5月26日 (日) 17:33 (UTC)

維基百科移動版已解封?

浙江移動可以不用https訪問維基百科移動版了,是不是移動版要解封了?——Qiyue2001 2013年5月19日 (日) 05:33 (UTC)

應該要問方濱興--Gqqnb留言2013年5月19日 (日) 05:43 (UTC)
和方某一點關係都沒有。方只是提供技術,真正管決策的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說問蔡明照蔡名照還比較靠譜。--♥VC XC 2013年5月19日 (日) 05:52 (UTC)
蔡名照 --Ben.mq 2013年5月19日 (日) 06:19 (UTC)
未必一個地方可訪問,其他地方就可以訪問,現在中國的過濾系統愈來愈精密,時間上也有差。--(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5月19日 (日) 14:07 (UTC)
的確是蔡名照為主,Jimmy Wales 2008年就有會見蔡名照,Rebecca MacKinnon有報導[29],下標為Wikipedia's Jimmy Wales meets China's censors「維基百科的Jimmy Wales會中國的言論檢查者」。--(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5月19日 (日) 14:07 (UTC)
只有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封的才可能是蔡名照為主,如果不是他們封的,找蔡名照也不見得能行--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5月20日 (一) 02:16 (UTC)
有不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封的例子嗎?換句話說,公辦的internet filtering 封鎖的主管機關還有其他單位嗎?其他單位的封鎖網站要求不會經過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嗎?
Cai Mingzhao, Vice Director of China's 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 - the government body whose "Internet Management Division" is in charge of censoring online content.

--(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5月20日 (一) 08:55 (UTC)

據我所知,以前主要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宣部/安全部負責,這幾年則幾乎所有的省部級部門都有權下命令,而新設信息化辦公室後,就不知道是不是又有變化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5月21日 (二) 01:42 (UTC)
確定是「省部級部門都有權下命令」?而不是省部級部門有權提供資料往上報以利封禁?在李永剛著的《我們的防火牆》一書的第五章第三節中,分析了「部門與地方的行動邏輯」,有(1)權威-規則比大小、(2)利益-風險比大小、(3)關係-能力比大小。地方和部門應該沒有過多在封禁的自主性,而是要因應環境來捕捉/揣測高層要求。換句話說,不管是誰封的,若蔡名照及其頭頭認為不該封,那麼蔡名照及其頭頭知道了,自然會解封。所以我不太能同意User:Shizhao評估的,「只有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封的才可能是蔡名照為主,如果不是他們封的,找蔡名照也不見得能行」,但我能同意封的人可能不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先起的,就像現在中國大陸的網絡環境的私人企業所提供的空間的言論審查,很多都是下面的單位捕捉/揣測高層要求而做的,有不少單位在不同時期,會做出過度的封禁。--(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5月26日 (日) 16:59 (UTC)
你說的是理論,我說的是務實。我只能說,如果其他部門封的,找蔡名照未必管用,但是找比他更高一級的官員則可能會管用(如果是中央政治局的那幾位,說一句話就行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5月27日 (一) 01:30 (UTC)
我聽說過緊急情況下常委級別的人可以隨時下令封鎖網站。紐約時報、facebook都是這麼被封的。但一般情況下,的確是找哪個部門都沒用,有權力管的人太多了。--♥VC XC 2013年5月27日 (一) 01:35 (UTC)
@User:Shizhao我說的不是理論,而是中國某學者的研究實務的文獻,我提問的也是一個實務/際問題,確定是「省部級部門都有權下命令」?這需要實際看執行封禁命今的單位按內部SOP是誰的命今可以先行,而誰的命令要往上求批。SOP中或有包含狀況的緊急與否,然而權力部份委託下放時,也要看承接下放權力的敢不敢做,做錯了(或沒做)誰擔責任的問題。這是一個可以推敲的實務/際問題,到底多少人可以打那通電話/或發email/等等,去要求封禁網站而可以先行不用上面的人看過批過。--(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5月27日 (一) 15:16 (UTC)
這種事情本來就是黑箱操作,我了解的情況也未必準確,書裏寫的也未必全對。我只是把我了解的情況告訴你而已。以前網站被封的救濟渠道是通過省一級的ISP和全國一級的ISP(骨幹網的管理者)發出申請,後來這個渠道已經失靈,即使骨幹網ISP也不受理這類事情。而我務實下來的經驗就是(現在狀況),A部門封的網站,你去找B部門解封是沒用的,要解封的話,必須找對當時封你的那個A部門才行。然而弔詭之處在於,哪個部門下令封的,你根本就不知道--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5月28日 (二) 02:11 (UTC)
嗯嗯,謝謝分享。您我的發問起點可能不太一樣,一個是想知道內部的運作權力下放體係,一個是想要知道怎麼樣渠道申請解封才有效,希望未來有歷史記錄可以同時回答我們現有的一體兩面的問題。官僚踢皮球的情況不是中國政府獨有,踢皮球總是要有人花時間去做球,才能從官僚互踢的過程中,一知黑箱操作的可能機制,這是系統控制學處理看不到內部系統真實運作機制時的一種方式。--(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5月28日 (二) 15:08 (UTC)

忽然發現登錄頁變了

RT,最近大家有沒注意 Special:用戶登錄這個頁面?-- ──★──  2013年5月30日 (四) 08:46 (UTC)

我也發現了,可以參見Wikipedia:互助客棧/技術#將要啟用新的登錄及註冊界面,主要目的是創建更佳的用戶體驗。--KOKUYO留言2013年5月30日 (四) 08:50 (UTC) 
有啊,每次上來不是都要登入嗎?-多啦A夢220284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數即將到達70萬! 2013年5月30日 (四) 09:47 (UTC)
搞得跟個移動版登錄界面似的。沒發現比原來有什麼進步。--Kuailong 2013年5月31日 (五) 02:12 (UTC)
基金會人力物力都投入到這種地方去……--Ben.mq 2013年5月31日 (五) 03:41 (UTC)
增加用戶親和力吧……想把維基百科用得簡單活潑點的想法?--KOKUYO留言2013年5月31日 (五) 04:22 (UTC)
改了之後終於有點現代網站的感覺了。--某人的移動城堡|歡迎調♂教 2013年5月31日 (五) 09:37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