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式弹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2年8月10日) |
三式通常弹。外界通称三式弹(さんしきだん),是大日本帝国海军为战舰和巡洋舰开发的对空炮弹,又称为三式烧霰弹。这是日本在技术落差下为了弥补防空火力所设计的榴霰弹,除了日军战舰主炮(包含356、410、460毫米),配赋三式弹最小口径的版本是驱逐舰用,为直径127毫米。
大和级上主炮所配赋运用的46公分规格三式弹长1.6米、重量1,360公斤,内装有1,056个小型燃烧弹。总重量较九一式穿甲弹略轻。
简介
中日战争的经验让日军重新检讨其战舰防空火力的效能,在昭和14年(1939)所进行的舰队防空演练对于现有弹种的防空能力出现质疑,为了让对空攻击更有效率,帝国海军将战舰主炮用标准榴弹(零式普通弹)的构型改造,换塞满每颗直径25 x 90毫米的铝热燃烧弹子弹头,该燃烧弹材质为左右开洞的空心钢筒,内填装燃烧物质混合物(45%)、硝酸钡(40%)、硫化橡胶(14.3%)、硫(0.5%)、硬脂酸(0.2%);燃烧物质混合物的主要成分包括镁(90%)、铝(3%)、铜(3%)、锌(2%)和硅(2%)。在各子弹头之间会填充助燃物避免燃烧子弹头未被点燃。三式弹使用可延时引爆的九一式引信控制启爆时机,弹头引信启爆后,燃烧弹会受到筒旁两侧的开孔导入热量开始燃烧,这些燃烧子弹头可以产生为时5秒的摄氏3000度高温。日军认为这种燃烧子母弹产生的热量足以烧灼破坏飞机蒙皮,进以破坏飞机。
对地射击时,则换用触发机制之传统引信,在引信启爆后的0.5秒内子弹头将会自炮弹内释放并爆炸,由于燃烧弹用的是钢质外壳,爆炸效果即等同一般榴弹破片伤害,不过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中三式弹在攻击亨德森机场时因为珊瑚礁土壤过软让引信没有正常启爆,成为未爆炸弹药,美军在该次战役回收了少数三式弹进行研究。
效果
由于日本缺乏近接信管与雷达这类高技术装备对抗空中目标,加上旗下驱逐舰队设计目的大多是为了鱼雷战,因此比起盟军驱逐舰的十项全能,防空能力不足是日本海军大小船舰的普遍缺点,一般舰的防空半径基本上不超过半径10公里。故日本海军在空中威胁下更需要长射程重型炮的远程先期火力打击,虽然西方飞行员认为这种炮弹只不过像爆竹一样杀伤力有限,但是日本战舰的舰长倒是很喜欢这种炮弹,他们对三式弹的肯定被写入海军的战斗详报,但认为“三式弹在大口径炮的使用效果绝佳,但是在20公分以下的火炮射击时,则没那么有效果”,并强调“现在战舰搭载的三式弹数量太少,希望能增加到现有配赋额的3倍”。战争末期战舰出战时的防空炮弹是以这种类炮弹作为主流,在1944年时,大和级战舰的弹药库中有40%的弹药是搭载三式弹;不过霰弹不像一般炮弹的火药配方会特地提高燃点,镁的特性有低燃点问题,只要炮弹储存环境发生一些意外爆炸的连锁反应的效果便不堪设想,因此陆奥号战舰于太平洋战争末期的自爆事件也被怀疑与此有关。
此外,由于在战争末期日本将熟练技工抽调至前线补充人力耗损,导致后方制造工艺品管不佳的结果,三式弹的铜制弹带会加速主炮膛线磨损,甚至破坏炮膛的情形。
三式弹最大的战果是在1942年10月13日缔造。日军以金刚级战舰金刚号、榛名号为主力的舰队趁夜色开入亨德森机场附近,并在凌晨向机场投射了973发炮弹。彻底地将亨德森机场建好的2条跑道破坏、并烧毁了机场储备的航空汽油,同时破坏了仙人掌航空队所配备的48架战斗机,这对当时仅有90架战机编制的瓜岛盟军陆基航空队来说是相当沉重的战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