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两侧对称动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两侧对称动物
化石时期:600–0 Ma[1]
埃迪卡拉纪至现代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亚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Eumetazoa
演化支 副同源异形基因动物 ParaHoxozoa
演化支 两侧对称动物 Bilateria
演化支

两侧对称动物(学名:Bilateria),又名左右对称动物, 在旧时的分类体系中与辐射对称动物(Radiata)共同组成真后生动物(Eumetazoa),辐射对称动物被认为是早期研究人员的错误归类而被弃用。[2]

解剖学构造

两侧对称动物的身体由三层胚层发育而来,即拥有中胚层。三胚层是由两胚层演化而来的。故两侧对称动物比辐射对称动物进步。

顾名思义在体形上它们呈两侧对称。在躯干前段开始形成脑部(Cephalisation)。某些软体种类环状肌肉(收缩会导致该处躯干收窄)在外,纵行肌(收缩导致该处躯干复原)在内。它们大部分具有长的肠脏和血液系统。在表皮(Epidermis)和肠之间有体腔(Coelom),它对内部会填充体液,形成静水压保持其形态。若果存在血液系统,则动物的排泄会通过原肾后肾完成。

它们有三种卵裂方式:螺旋(原口动物Protostomia),辐射(后口动物Deuterostomia)和两侧对称(原口动物,后口动物)。[2]

演化

聚胞动物

领鞭毛虫

后生动物

多孔动物门

真后生动物

栉水母

副同源异形基因动物

扁盘动物门

浮浪幼虫样动物

刺胞动物门

两侧对称动物

异无腔动物

肾管动物
后口动物

脊索动物

棘皮动物

原口动物

蜕皮动物

螺旋动物

610 mya
650 mya
680 mya
760 mya
950 mya

参见

参考资料

  1. ^ Martin, M. W.; Grazhdankin, D. V; Bowring, S. A; Evans, D. A; Fedonkin, M. A; Kirschvink, J. L. Age of Neoproterozoic bilatarian [sic] body and trace fossils, White Sea, Russia: implications for metazoan evolution. Science. 5 May 2000, 288 (5467): 841–5. Bibcode:2000Sci...288..841M. PMID 10797002. doi:10.1126/science.288.5467.841. 
  2. ^ 2.0 2.1 Jaume Baguñà and Marta Riutort, 2004. The dawn of bilaterian animals: the case of acoelomorph flatworms, Bioessays 26 (10): 1046-1057 Oct 2004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