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悯皇贵妃
哲悯皇贵妃 富察氏 | |
---|---|
国家 | 大清 |
姓 | 富察氏 |
封号 | 哲悯皇贵妃 |
位号 | 格格→哲妃(追封)→哲悯皇贵妃(追封) |
出生 | 18世纪 |
逝世 | 1735年8月20日 |
谥号 | 哲悯皇贵妃 |
墓葬 | 清裕陵 |
亲属 | |
夫 | 高宗纯皇帝弘历 |
夫之父 | 世宗宪皇帝胤禛 |
夫之嫡母 | 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 |
夫之母 |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
夫之元配 |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
夫之继室 | 继皇后乌拉那拉氏 |
子 | 皇庶长子 永璜 |
女 | 皇次女 |
哲悯皇贵妃(18世纪—1735年8月20日),噶哈里和罗舍林村富察氏[注 1]。满洲正黄旗包衣管领下人,家族后隶满洲正黄旗。佐领翁果图之女。乾隆帝之皇贵妃。
人物生平
高宗在乾隆四十五年所作的《孝贤皇后陵寝酹酒》诗注中,并没有提及哲悯皇贵妃像慧贤皇贵妃那般年逮七旬,或许富察氏比乾隆帝等人年长些。雍正三年(1725年),在内务府选秀中指婚为弘历的格格。
据两篇祭文所称,很早就入侍宫闱的富察氏具有敦厚持重的品德。不仅以贤良谨慎为内心的根本,还恭敬勤恳地承担宫中的职守,因而在宫中有着贤明的名声。雍正六年五月二十八日午时,生乾隆帝之长子永璜。雍正九年四月二十七日寅时,生皇次女。
富察氏为尚为皇子的乾隆帝生下一对子女,前程似锦。不幸的是富察氏年纪轻轻就在弘历即位前两个月,即雍正十三年七月初三日 (1735年8月20日)亡故,死时只有二十来岁。富察氏的灵柩最初暂安于东直门外,旋即改在新修的六股道殡所停放[1]。
雍正十三年九月十四日,刚登极的高宗下旨追封“从前病故富察氏格格”为妃,并且命人安排追封和祭祀等的事宜。乾隆元年(1736年)九月中旬,弘历下旨追封这位早逝的妃富察氏为哲妃。
根据《养吉斋丛录》的记载,“明知周通曰哲”,所以部分满译汉的清宫档案曾把“哲妃”错误翻译成“明妃”。根据内务府《鸿称通用》的记载,哲字的满文意思为“干净”或“清楚”,后来的追谥“哲悯”中“悯”字的满文意思则为可惜。
乾隆元年十月,在富察氏灵柩暂安的六股道殡所举行追封礼,参考雍正元年六月追封圣祖敏妃为皇考敬敏皇贵妃的礼仪,并朗读祭文致祭亡者一次。实际上,乾隆帝登基前,尚有数位早逝的格格,惟最后只追封为其生下子女的格格富察氏。
乾隆初年曾有在中元节和闰七月十一日为已故哲妃做盂兰道场的记录。乾隆十年正月二十四日,乾隆帝又以哲妃生育皇长子永璜,追晋为皇贵妃,正月二十六日赐谥哲悯。同年五月,静安庄殡宫哲悯皇贵妃券殿前添建鼓棚抱厦三间,并且建造祭房并各项看守值房三十二间、添砌墙垣筑、打灰土甬路和平垫地面等项,工程于十二月完竣。
乾隆十三年四月二十一日,皇贵妃辉发那拉氏率领后宫诸人到静安庄祭奠在此处停灵的慧贤皇贵妃和哲悯皇贵妃。乾隆十七年十月二十七日,与孝贤皇后和慧贤皇贵妃同日入葬裕陵。
家族
哲悯皇贵妃这一支富察氏的祖先为尼雅唐鄂,在其孙辈或曾孙辈时被编入八旗。哲悯皇贵妃的父亲翁果图是尼雅唐鄂的七世孙,其族人多任佐领、步军校、防御、笔帖式等职位,无三品以上职官。
乾隆初年编修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以及《爱新觉罗宗谱》对哲悯皇贵妃家族的记录如下[2]:
- 始祖:尼雅唐鄂。“正黄旗尼雅唐鄂,噶哈理和罗舎林村地方人。其曽孙透德原任佐领。……六世孙古岱原任佐领。七世孙翁果图亦原任佐领”(《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27)。
- 世祖。
- 世祖。
- 太高祖父辈:透德,原任佐领。
- 高祖父辈:齐纳喀,原任博士;金特赫,原任歩军校;伊玛图,原任防御;哲士原任骁骑校。
- 曾祖父辈:穆克,原任防御;塞勒,原任笔帖式;书绶,原任笔帖式;书舒,原任䕶军校;巴林,现任防御。
- 祖父辈:古岱,原任佐领。
- 父辈:翁果图,原任佐领;外图,原任防御;库秦,原任骁骑校。
- 同辈:钮穆顺,现任协领。
注译
- ^ 哲悯皇贵妃出身正黄旗包衣富察氏,这一支富察氏世居噶哈里和罗舍林村地方,与世居沙济地方的孝贤纯皇后一族并非同族。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