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海电影院
31°14′17″N 121°28′11″E / 31.23792°N 121.46970°E
大上海电影院 | |
---|---|
概要 | |
类型 | 电影院、文物保护单位 |
所属国家/地区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行政区 | 上海市黄浦区西藏中路500号 |
地址 | 500 Tibet Road, Shanghai |
坐标 | 31°14′17″N 121°28′11″E / 31.23792°N 121.4697°E |
起造 | 1932年10月 |
竣工日 | 1933年11月 |
托建方 | 久记营造厂 |
设计与建造 | |
建筑师 | 华盖建筑师事务所 |
保护情况 |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
地图 | |
大上海大戏院 | |
---|---|
大上海电影院旧景 | |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 |
地址 | 上海市黄浦区 |
分类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时代 | 1933年 |
编号 | 5-43 |
认定时间 | 1989年9月25日 |
大上海电影院(英语:Metropol Cinema),原名大上海大戏院,后曾改称遵义电影院,位于上海西藏中路500号,是上海近代一家剧院。建筑由上海融融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委托华盖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并由陈植所主持,于1933年11月建成[1][2] 。1989年,大上海电影院入选第一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3][4]。
因该建筑于21世纪初重建,故而现已被列为上海湮没建筑名单中[5]。大上海电影院目前是一家五星级影院,位于该大楼的8楼,共有5个现代化影厅,可以容纳680个座位[6]。
历史
大上海于1933年12月6日晚上9时15分开幕,上映的第一场电影为由丽琳·哈莱主演的《女性的追逐》(My Weakness)[1]。开业后,大上海又与当时南京大戏院(今上海音乐厅)竞争,并取得了福克斯及雷电华两家制片公司的影片首映权,使得南京大戏院几乎停业。在第二年,两家戏院均被一家叫南怡的公司收购,当时被视为“1934年影业一大新闻”[7]。大上海大戏院在1956年更名为大上海电影院,文革时曾改名为“遵义电影院”,1972年恢复为大上海电影院[7]。
建筑特色
大上海大戏院占地面积1161平方米,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外墙以黑色磨光大理石贴面,大门上方有八根贯穿到顶的墨色玻璃方柱,内装霓虹灯,形成立面竖线条构图。两端用横窗,使垂直线与水平线交相出现,不单调,又主次分明。[2]前部5层,后部是观众厅,观众厅有上下两层,1750个座位,楼厅较高,有座位750个[1]。放映用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拍拉斯放映机,还有冷气压缩机等设备,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第一流影院[1]。文革后,建筑开始整修,但是整修中对局部的改动较大,如原玻璃方柱改成了水泥柱[7],也引起了建筑界的不满[1]。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 ^ 1.0 1.1 1.2 1.3 1.4 上海近代文献馆>百年市政>市政典故>大上海大戏院(曾用名:遵义电影院)[永久失效链接] 上海市杨浦区图书馆
- ^ 2.0 2.1 潘玲. 《Shanghai Style:Art and Design Between the Wars》. Long River Press. 2008: 229. ISBN 9781592650781.
- ^ 卢莹辉主编;吴云溥,曹宪镛,徐同甫,林路副主编. 新编上海大观.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3-03: 547–551. ISBN 7-80515-697-2.
- ^ 国家文物局主编. 中国文物地图集 上海分册. 北京:中华地图学社. 2017-01: 136–140. ISBN 978-7-80031-643-2.
- ^ 湮没建筑一览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 ^ 关于大上海. [2013-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07).
- ^ 7.0 7.1 7.2 上海近代文献馆>百年市政>城市建筑>大上海大戏院[永久失效链接] 上海市杨浦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