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斑点钝口螈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斑点钝口螈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两栖纲 Amphibia
目: 有尾目 Urodela
科: 钝口螈科 Ambystomatidae
属: 钝口螈属 Ambystoma
种:
斑点钝口螈 A. maculatum
二名法
Ambystoma maculatum
Shaw, 1802)

斑点钝口螈学名Ambystoma maculatum),别称黄点钝口螈,是一种在美国东部加拿大常见的斑点蝾螈。斑点蝾螈还是南卡罗来纳州的象征物种。它的活动范围从新斯科舍苏必利尔湖,到南方的佐治亚州德州[2]目前已发现其胚胎中存在共生的藻类。[3]

描述

斑点钝口螈

斑点钝口螈大约有15—25厘米(5.9—9.8英寸)长。[4]它们很胖,并和大部分斑点蝾螈相似,口鼻部很宽。[2]斑点钝口螈大部分是黑色的,不过也有少部分是青色,黑色,深灰色,深绿色,甚至黑褐色的。两组不平行的桔黄色斑点从头顶靠近眼睛的地方一直到尾部都有分布。有趣的是,靠近它头顶的斑点更偏向于橙色,而在它身体的其余部分的斑点更偏向于黄色。而斑点钝口螈的腹部一般是石板灰色和粉色。

行为

天然水体中的卵

斑点钝口螈通常为了孵化而在有水洼的阔叶林区域筑巢。因为栖息的鱼会吃掉它们的卵和幼小的个体,因此它们不能在大部分水洼中产卵。斑点钝口螈是穴居动物,也就是说它们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地下生活。除了在雨后或是觅食、产卵,它们很少会在地面上活动。在冬天,它们会一直呆在地下冬眠,直到次年三月到五月的繁殖季才会再次到地面活动。

斑点钝口螈可以通过躲藏在洞穴或枯枝落叶中,断尾,或排泄由背部和颈部周围大型毒腺分泌的毒性乳状液体等方式来自卫。像其它的蝾螈一样,斑点钝口螈有着很强的再生能力——即使腿,尾巴甚至是头的一部分被扯掉,都可以再生。(虽然这需要消耗很多能量)[5]在斑点钝口螈的幼年时期,它们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出生的池塘附近的枯枝落叶中躲起来,以防止被天敌发现。[6]

生命周期

斑点钝口螈的卵与共生的藻类
幼体

斑点钝口螈在大部分生命中都生活在利于隐蔽的落叶林中落下的树叶或是洞穴中。然而,当温度升高而且湿润的时候,它们就会向产卵地迁移。可能在短短的一个晚上,就有几百到几千只斑点钝口螈到池塘进行交配。它们通常是在下雨的春季时节进行交配,雌性一般会在水底的植物上产下大约100枚卵。卵通常是长约2.5—4英寸(6.4—10.2 cm)的圆形,清洁的砾状团块。成年格力通常只在水里停留几天就会离开,而留下的卵会在一到两个月内孵化出来。它们的卵可以与一种叫做Oophila amblystomatis绿藻共生。[7]卵上的果冻状涂层可以防止卵变干,但是同时也会抑制对于胚胎发育很重要的氧气扩散。而氧气可以则可以由与其共生的绿藻通过光合作用来提供。发育中的斑点钝口螈可以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之后可用于绿藻的光合作用)。而与其共生的绿藻一般是寄生在斑点钝口螈的体细胞,甚至生殖细胞中。[3]当卵里的胚胎破壳而出的时间随水温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在幼年时期,斑点钝口螈通常是浅棕色或黄绿色的,并拥有灰色小斑点和外腮。在两个月到四个月的时间内,它们的腮会退化,并离开水域进入少年时期。已知的资料显示,斑点钝口螈最长可以活32年[8],并且一般每年都会回到同一个水洼中。这些水池一般都是时令的,通常会在晚春干涸并已知持续到冬天。

食物

斑点蝾螈的食物包括蟋蟀,蚯蚓,昆虫,蜘蛛,蛞蝓,蜈蚣,和千足虫。它们通常是在晚上出来活动并觅食。[9]

特点

斑点钝口螈的胚胎可以通过共生的绿藻吸收能量。而且最近的研究还表明,在斑点钝口螈的成年个体的囊泡中叶存在共生的藻类。[9][10][11]

参考文献

  1. ^ Hammerson, G. 2004. Ambystoma maculatu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IUCN 2012.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Version 2012.2. Downloaded on 02 June 2013.
  2. ^ 2.0 2.1 ADW: Ambystoma maculatum.. Animaldiversity.ummz.umich.edu. [2012-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3). 
  3. ^ 3.0 3.1 Anna Petherick. A solar salamander: Nature News. Nature.com. [2012-08-15]. doi:10.1038/news.2010.38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3). 
  4. ^ Petranka, J.W. Salamand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1998. 
  5. ^ Carlsson, Lars. CellNEWS: Salamander Regeneration Trick Replicated in Mouse Muscle Cells. Cellnews-blog.blogspot.com. 2010-08-06 [2012-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0). 
  6. ^ Robert Brodman, Jeanette Jaskula. Activity and microhabitat use during interactions among five species of pond-breeding salamander larvae. Herpetologica. 2002-09-01, 58 (3): 346–354 [2018-04-02]. ISSN 0018-0831. doi:10.1655/0018-0831(2002)058[0346:aamudi]2.0.co;2. 
  7. ^ Victor H. Hutchison and Carl S. Hammen. Oxygen Utilization in the Symbiosis of Embryos of the Salamander, Ambystoma maculatum and the Alga, Oophila amblystomatis. Biological Bulletin. 1958, 115: 483–489 [2012-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16). 
  8. ^ Sylvie Flageole, Raymond Leclair Jr. Étude démographique d'une population de salamandres (Ambystoma maculatum) à l'aide de la méthode squeletto-chronologique. Canadian Journal of Zoology. 1992-04-01, 70 (4): 740–749 [2018-04-02]. ISSN 0008-4301. doi:10.1139/z92-108. 
  9. ^ 9.0 9.1 斑點鈍口螈 at mnn.com. [2014-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9). 
  10. ^ 太阳能脊椎生物 斑点钝口螈可进行光合作用. [2014-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1. ^ 研究称斑点钝口螈是首个"太阳能动力"脊椎动物. [2014-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