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斗六门战役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斗六门战役
戴潮春事件的一部分

1787年间绘制之斗六门古地图。
日期同治元年(1862年)农历五月、六月间,包围自七月至九月十七日止。
地点
结果 天地会叛乱军取得斗六门,清军记名官员丧命达三十余员。
参战方
天地会
嘉义土豪
涂库团练
嘉义土豪
大清帝国
指挥官与领导者
  • 陈澄清涂库首领)
  • 陈有庆(义首)
  • 陈车(义首)
  • 林有才(义首)
  • 王飞琥(义首)
  • 林向荣(总兵)
  • 王国忠(副将)
  • 颜常春(参将)
  • 林向皋(学生员)
  • 参战单位
  • 天地会
  • 小埔心团练
  • 柳仔林庄团练
  • 牛朝山团练
  • 嘉义县团练
  • 绿营台湾镇本部标营
  • 台湾水师协
  • 斗六门战役戴潮春事件系列战役之一,台湾清领时期同治元年(1862年)农历五月起,天地会不时进攻斗六门;七月间,台湾镇总兵林向荣台湾水师协副将王国忠进驻斗六门街,却被天地会红军股首陈弄严办包围,期间粮道断绝,来自郡城与周遭部队的驰援屡屡失利,林向荣等只得坐困愁城。同年九月十七日夜清军试图突围,仍被红军击溃,清军死伤惨重,此役包含台湾镇总兵林向荣在内,总计折损逾三十名文武官员。

    前哨战

    同治元年(1862年)春,天地会起事攻下彰化县城[1],不少彰化县嘉义县的村庄股首响应天地会,举红旗反抗清政府,而嘉义县城诸绅始终支持官军,叛乱村庄团练便自三月廿八日起包围嘉义县城,台湾水师协副将王国忠自坚守嘉义县城,抵挡多次天地会进犯,台湾镇总兵林向荣在救援北上路程中亦屡遭攻击,鏖战多月,待到厦门援军抵达才顺利突围,兼之柳仔林庄黄猪羔、店仔口(今台南市白河区[2])吴墙(吴志高[3])脱离天地会、加入官军,六月初八日终告解围。[4]

    在嘉义县城被包围期间,天地会首领之一戴潮春于五月间进攻斗六门,有赖都司汤得陞坚守,嘉义城守将王国忠(台湾水师协副将)亦出兵救援,才让敌军决议撤退。千总蔡朝阳于此役阵亡。[5][3]

    过程

    林向荣移驻斗六门

    同治元年(1862年)六月初八日,台湾镇总兵林向荣进驻嘉义县城,原欲招抚附近村庄,争取多点地盘,再慢慢进兵,按部就班夺回彰化县城,但位在台湾府主事的道台洪毓琛不同意这种作法。洪毓琛认为“台湾大势,靠海为泉州人,倚山为漳州人,今次的动乱,是漳人依附天地会对抗泉州人,若自海口进兵出击,泉州人将会凭借功勋,争讨封官。又,可采就地购粮的方式,也可以省下大量的转运费用。[a]”为理由,多番催促林向荣速战速决。[4]

    七月间,林向荣经不住洪毓琛催促,无奈挥师北上,进驻斗六门,却选在斗六门街中的都司衙屯兵。副将王国忠力劝不可,曰:“屯兵街中则如深陷老鼠穴内,无法抵御反抗军四面包围,不如屯兵郊外,还方便声援互通消息。[b]”林向荣不听;不久,果如王国忠所言,反政府军股首陈弄、严办、许丰年、刘阿屘等各地团练合群,集结数万兵马,包围斗六门外,并一举截断粮道。[4]

    王国忠曾尝试率兵冲突,无法突围,连日与贼鏖战,全无外援。台湾道员洪毓琛接获消息后,才令涂库庄首领陈澄清率领百名村勇驰援斗六门,争抢粮道,仍被敌军拒却。[4]

    昭和五年(1930年)的台南州行政区划图,含括事件交战地点的清代古地名,尚可按图索骥。

    粮道攻防战

    八月间,台湾道洪毓琛调派参将陈国诠[c]带饷金八千余金,行经打猫(今嘉义县民雄乡),因当日有微微细雨,陈国诠打算暂时歇息,黄姓把总(金门人)表示反对,认为兵贵神速,若拖延太久,会吸引贼党的注意,陈国诠遂持续进军,中途果真遇到贼党的追击,清军鏖战得胜,顺利将饷款运至斗六门军营。陈国诠款项运至军营,向米户林炳森购买米粮,林炳森建议将米粮囤放于石龟(今云林县斗南镇[6]),可省下脚伕运送费用,但在林炳森协助运粮的过程中,中途的十舍娘庄、乌瓦磘庄(今云林县斗南镇[7])被天地会红军占据,粮道受阻,难以抵达。期间,仅涂库首领陈澄清能杀出血路,运米到营,其余运粮部队多遭敌营拦阻,多不能达。外委黄金城曾率领杨、李两名兵卒执械奋勇杀贼,但寡不敌众,均战死沙场。[4]

    同一时期,天地会首领戴潮春迫于情势,五月之后将彰化县城转让予林日成入主,自己则率领部队在内山各处发饷,更图谋南下发展[8],五月便曾进攻过斗六门,八月间再度临斗六堡垒外围督战,助长反抗军声势与气焰。原清军驻扎斗六门附近村庄如石榴班庄等,原已与林向荣协商输米,后来却见天地会部队声势浩大,且红军军师刘阿屘出面要胁,石榴班庄等受迫,便暂停接济林向荣,林向荣数千部众陷入缺粮困境。[4]

    洪毓琛第二度自府城派饷,遣守备许黄邦、千总许炳押送饷银一万两北援斗六门,经行柳仔林(今嘉义县水上乡[2])时,却被原本依附官军的黄猪羔所夺,许黄邦被俘虏,仅有千总许炳押送 2000 两安然抵达斗六门。[4]

    斗六门突围战

    浊水溪空照图,现今浊水溪河道流经彰化县溪州乡,但同治年间的浊水溪水道较偏北边;水道流经彰化县北斗镇一带,而宝斗街的北势寮即位于旧浊水溪北岸。

    林向荣等久受粮食不足之苦,困在斗六门街市月余,陆续依靠杀马取食,以草根树皮杂龙眼核、鞋皮混煮充饥。[3]坐困愁城之际,副将王国忠请求出兵,欲杀出血路退守海丰仑(今云林县斗六市[2]),以便取粮,但自称善于占卜的安平守备林国泰却表示,明日即刻有救兵来援,林向荣虽然对林国泰所言疑惑,仍选择驳回王国忠请求,另遣派林向皋赴往海丰仑求援。[4]

    九月十三日夜,林向荣族弟林向皋(或林向日[d])前往海丰仑求援,海丰仑庄人却认为林向皋兵马过少,怀疑林向皋来历,拒绝出兵的请求,林向皋求援无门,不慎落入天地会党羽手中。是夜,红军放火烧屋,百余间惨遭焚毁,又趁乱进攻,清军不得不退入斗六土城之内。[4]

    九月十七日夜,王国忠自请前锋,率领三十二亲兵突破重围,后战至存翁洗(《戴案纪略》作翁洸)等十八名亲兵以在宝斗仔浊水溪畔(今彰化县北斗镇北势寮[9])力竭身亡,王国忠亦被天地会党俘虏,凌迟剐之。清军阵营中屯番把总潘永寿、外委刘金彦被围已久,私下与反抗军联系,见王国忠作战失利,便决定引敌军进入土垒,密约发插香的清兵不杀。此役以清军失守、红军夺下斗六门告终。[4][3]

    白军驰援失利

    林向荣被围攻斗六门之时,鹿港生员杨清时曾请鹿港守将曾玉明出兵小埔心,分散敌军兵力,以救斗六门,但被曾玉明拒绝;又拜托曾玉明檄饬宝斗仔各庄发民勇进攻,以救林向荣,仍被曾玉明驳回。杨清时决定自行出兵,偕总理许行义带勇 400 名驰援斗六门,却在路途中被天地会红军拦截,双方鏖战番婆庄,退至湖仔内拒守,结合邻近村庄力战红军,嗣后又退屯宝斗仔街,与小埔心首领陈弄激战数月,兵少粮缺,自顾不暇。[4]

    浙江补用同知林廷翰,与其子林竣办局,同因奔救斗六而殉难。已故台湾北路协林得成之子林上达,时为同知,为父报仇,亦因驰援斗六门阵亡。[5]

    清军折损名单

    殉职名单

    斗六门失陷,清军伤亡惨重,总计逾三十名文武官员丧命,林豪东瀛纪事》、蔡青筠戴案纪略》收录名单如下:

    姓名 官衔 备注 参考来源
    蔡朝阳 千总,升署斗六门都司 死于五月战役。
    [4][3]
    林向荣 台湾镇总兵 仰药自尽。
    王国忠 台湾水师协副将 嘉义县人。

    率十八名亲兵翁洗等大战而败,亲兵全数阵亡宝斗仔溪(旧浊水溪)畔,
    北斗镇乃有“十八将军墓”之典故即源于此。[9]

    颜常春 参将
    寗长敬 同知 《戴案纪略》载凌长敬。
    刘国标 噶玛兰都司(署斗六都司) 侠士刘安原想营救刘国标性命,被刘国标拒绝,刘国标殉职。
    石必得 漳州府龙岩州建宁守备
    沈登龙 守备 《戴案纪略》载北中营千总。
    王光春 护理都司(本职千总) 《戴案纪略》载右营千总。
    孙鹏程 把总
    寗长泰 把总
    李青 南路营把总 《戴案纪略》载台湾镇中营。
    段得寿 屯番把总 《戴案纪略》载萧垄屯把总。
    孙朝荣 安平中营外委 南澳人。
    许祥光 安平右营外委
    徐精忠 外委
    林忠成 署外委
    林张成 不详 林向荣长子,同民团首领陈车(大舌车)与陈束初战死沙场。
    纪氏 泉州籍驻斗六班兵
    郑添禄 台湾水师协千总 台湾县人。
    赵基英 台协左营千总 诏安人。
    黄忠泰 艋舺陆路把总
    李朝华 台协中营把总 彰化县人。
    林朝来 台协左营把总 同安人。
    叶荣魁 城守营左营外委
    郑朝龙 安平中营外委 闽县人。
    黄捷升 城守营头司外委
    郭天赐 外委
    麻振辉 外委
    叶长青 稿书

    俘虏名单

    姓名 身份 备注 参考来源
    林向皋 台湾县学生员
    林向荣族弟(厦门人)
    被囚居戴潮春家,戴潮春妻许氏十分厚待,甚至愿许以许氏之妹为亲。
    [4]
    王献瑶 举人 被戴潮春赏识而不杀,原本委以办局重任,后透过装疯卖傻,天地会遂释放之。
    王锺秀 幕友(金门人) 被红军宰相庄天赐所救,后逃脱往牛骂头,继续对抗红军。
    陈吉生 稿识 被郑大柴、谢秀娘夫妇救下,小埔心首领陈弄委任其为书记。
    潘春辉 屯番把总 俘虏后逃脱成功,并提拿天地会陈还、陈临,押回鹿港祭旗处死。
    林有才 义首(民团首领) 被执。
    王飞琥 义首(民团首领) 被执。

    后续

    • 林向荣之妻吴氏在任收到丈夫讣文后,绝食而死[4];另一说为伏药自尽[3]
    • 斗六门在九月十七日失陷后,台湾道道员洪毓琛派遣姚僮募集南路粤勇 500 名,再调屯丁 500 名驰赴嘉义县,和署知县白鸾卿、参将汤得陞合力守卫嘉义县城,嘉义县城在同治元年(1862年)间,第二度被天地会反抗军包围,直至翌年二月署福建水师提督吴鸿源率师抵达,才解除长达六个月的嘉义围城[4]

    评论

    林豪在《东瀛纪事》一书中,以唐代哥舒翰以及明末孙传庭的典故[e],描述台湾镇总兵林向荣的困境,直言致使斗六门失守、林向荣阵亡,远在百里外的监军(暗指台湾道道台洪毓琛)应引此为咎。此外,林豪也批评鹿港驻军(曾玉明)作壁上观、不作为的态度。[4]

    相关条目

    注释

    1. ^ 《东瀛纪事》原文:“台湾大势,内山皆漳,海口皆泉。今漳人方附贼仇泉,若由海口进兵,则泉人争起为官,胜气百倍。况就地购粮,可省转运虚费,尤策之便者。”
    2. ^ 《东瀛纪事》原文:“屯城外则声援可通,屯街中如鼠入穴底,贼若四面合围,何以御之?”
    3. ^ 本段落引据林豪《东瀛纪事》之叙述,文中“参将陈国诠”之名,曾在蔡青筠《戴案纪略》出现过,但军职为“澎湖水师协副将”。根据蔡青筠《戴案纪略》的版本,陈国诠在同治元年五月间,奉洪毓琛之命运粮北上,早于五月间运粮过程中战死身亡(详见嘉义围城战)。林豪《东瀛纪事》中的参将陈国诠,与蔡青筠《戴案纪略》的副将陈国诠,是否为不同人、或某作者讹写,皆尚待考证。
    4. ^ 《台湾通史》作“林向日”。
    5. ^ 《东瀛纪事》原文:“熊襄愍有言:‘令箭催而张帅殒命,马上催而三路丧命’,是以哥舒翰奉诏出关,英雄扼腕,孙传庭横刀入阵,猛士成禽,坐令远近震动,贼势燎原,前事不忘,可为殷鉴,况彼才不及古人者乎!”

    参考资料

    1. ^ 连横. 《臺灣通史》. 台北市: 五南. 2017 [2022-03-25]. ISBN 97895711913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3)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蔡培慧; 陈怡慧; 陆传杰 (编). 《台灣地名事典》 二版一刷. 新北市: 远足文化. 2018. ISBN 9789578630918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3.3 3.4 3.5 蔡青筠 (编). 《吳德功先生全集-戴案紀略·施案紀略·讓台記·觀光日記·彰化節孝冊》. 南投市: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1992 [2022-03-25]. ISBN 9789570009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1) (中文(台湾)).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林豪. 《東瀛紀事》. 南投市: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1997 [2022-03-25]. ISBN 9570092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3) (中文(台湾)). 
    5. ^ 5.0 5.1 吴德功(吴立轩). 《戴施兩案紀略》. 南投市: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1992 [2022-03-25]. ISBN 9789570009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6) (中文(台湾)). 
    6. ^ 〈斗南鎮石龜社區〉. 云林县政府文化观光处. [2022-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2) (中文(台湾)). 
    7. ^ 〈烏瓦磘保安宮〉. 文化资讯地理资源系统. [2022-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2) (中文(台湾)). 
    8. ^ 乔安娜·麦斯基尔(Johanna Margarete Menzel Meskill). 《霧峰宮保第:林文察家族拓荒史 1729-1895》 [A Chinese Pioneer Family: The Lins of Wu-feng, Taiwan, 1729-1895]. 由王淑琤翻译. 台北市: 苍璧. 2021 [1986]. ISBN 9789860682502 (中文(台湾)). 
    9. ^ 9.0 9.1 〈北斗大眾爺廟〉. 国家文化资产网. [2022-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3)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