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李以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以劻
个人资料
出生1912年7月2日
逝世2004年11月8日(2004岁—11—08)(92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
国籍 中华民国(1912-1928)
 中华民国(1928-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2004)
政党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职业职业军人
军事背景
效忠 中华民国
服役 中华民国陆军
服役时间1928年-1949年
军衔 中将

李以劻(1912年7月2日—2004年11月8日),广东省电白县坡心镇人。中华民国军事人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

生平

李以劻毕业于黄埔军校二期,陆军大学特别班第5期,陆军步兵专校第一期[2][3]

1928年同在国民革命军第十师军官教导队学习。其时李以劻也投身舅舅所在的教导营,开始其漫长的军旅生涯 [4]

1932年随十九路军蔡廷锴任侍从参谋,参加一·二八事变淞沪会战福建事变时任蔡将军警卫营长 [3]

1933年起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78师少校团附,第2路军92师中校参谋、上校团长[2]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92师参谋处长、代理副师长兼参谋长,担任过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高级参谋、国民革命军新编二十师少将师长,第27集团军新编第20师代理师长,参加过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 [2] [1]

1945年起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官教导队少将队长,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官总队副总队长,国民政府参军兼华东战地视察官,国防部高参兼粤桂南区总指挥部参谋长[2]

1948年3月起任总统府战地视察官,职务相当于“钦差大臣”,经常视察黄百韬邱清泉李弥刘汝明李延年等在前线的部 [2]

1949年时担任第五军中将副军长兼独立第50师师长,后又担任第一二一军中将军长。同年李以劻在福州中国共产党投诚,不久便进入俘虏营[1]

1960年,李以劻被特赦,担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1]

1961年至1968年间,周恩来安排李以劻和末代皇帝溥仪等在北京顺承郡王府全国政协委员会做文史专员。二人结下深厚友谊。李以劻在回忆录里写道,溥仪与他家住得很近,1964年至1966年三年中,两家人每年春节都互拜新年。“街坊知道宣统来到我家拜年的消息,不少人以看李专员或李太太为名来我家,想看看‘宣统皇帝’。溥仪禁不住哈哈大笑,引以为荣。这亦算一幕喜剧。”1967年,溥仪在“文革”中住院被斗,病情恶化,李以劻在旁陪伴多时。10月16日深夜,溥仪突然清醒起来对他说:“老李啊,你不能走呀!等我二弟溥杰来你才走呀!”次日溥仪辞世。李以劻和妻子、溥仪的遗孀李淑贤和溥杰四人,一起把遗体送往八宝山火葬场[4]

1980年恢复投诚人员待遇[3]

1981年任港澳台及海外文史资料征集组副组长[3]

1993年获颁全国政协“荣誉证书”[3]

1995年被评为全国100名抗战老战士代表之一。曾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专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3]

上世纪70年代,李以劻举家搬往香港。1997年7月1日,李以劻应邀出席香港交接仪式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4]

2004年11月8日,李以劻在北京病逝[1]

人物纪念

2015年9月20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暨《往事·南路抗战》首发式在湛江开发区举行。座谈会结束后,记者采访了专门从香港来湛出席此次会议的香港黄埔同学会理事长李龙生,听他讲述父亲——广东省高雷地区抗战名将李以劻将军的故事 [5]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1.3 1.4 李以劻. 中国政协文史馆、中国文史出版社. 
  2. ^ 2.0 2.1 2.2 2.3 2.4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东省军区军事志办公室.广东军事人物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3. ^ 3.0 3.1 3.2 3.3 3.4 3.5 吕东来.台儿庄大战之黄埔师生录.北京.团结出版社.
  4. ^ 4.0 4.1 4.2 逝者4·李以劻:他送了溥仪最后一程. 金羊网-新快报. [2024-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7). 
  5. ^ 血战沙场杀敌寇 抗战老兵不忘本.湛江晚报·数字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