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世兴
樊世兴(596年—658年5月28日),字积庆,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后避唐太宗讳,称樊兴,唐初开国功臣之一,玄武门之变参与者。
生平
樊世兴之父樊方在隋朝时因犯罪,被配没为皇家奴仆。大业十三年(617年),父子随唐国公李渊在太原起兵,樊方被任为庆善宫大监,樊世兴则以战功,加左光禄大夫,除左监门郎将、左监门将军。以破薛举功勋,授上柱国、西华县开国公。破刘武周,进封襄城郡开国公。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参与玄武门之变,以功被封为营国公,食实封四百户。[1][2]贞观六年,领兵破陵州(今四川仁寿县)群獠,拜左骁卫将军。不久因坐公事被削除封爵。贞观九年(635年), 随李靖入吐谷浑境内作战,为赤水道行军总管,坐迟留不赴军期,又部下士卒多死,失亡甲仗,以勋减死。
贞观十一年唐太宗重新提拔他为右监门将军。十五年,扈从唐太宗巡方,检校左骁卫大将军,领千骑。十八年,授云麾将军,守左监门大将军,封襄城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
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征讨高句丽,樊世兴随行至河北定州,以樊世兴忠谨,命他回长安辅助司空房玄龄,留守京师宫城。太宗回朝后,捡校右武候大将军。贞观二十三年,除左监门大将军。永徽元年四月廿三日(650年5月28日),薨雍州长安县怀远里第,春秋六十有三。赠左武卫大将军、都督洪江饶吉袁鄂虔抚八州诸军事、使持节洪州剌史,陪葬唐献陵,谥曰思公。[3]
长子护军濮王府兵曹参军事樊修义、世子上骑都尉荆王府法曹参军事樊修武。
樊兴碑
《樊兴碑》全称为“大唐故左监门大将军襄城郡开国公樊府君(兴)碑铭”,此碑石灰岩质,圆首圭额。通高3米,上宽0.97米,下宽1米,厚0.28米。碑首浮雕六螭下垂,圭额阴刻篆书“唐故大樊将军□之碑”9字,3行,行3字。碑文正书32行,满行61字。有磨泐。碑原树立于陕西三原县东北唐高祖李渊献陵陪葬区的樊兴墓前,现由三原县博物馆珍藏。
家族
- 高祖:樊弼,魏武陵太守
- 曾祖:樊睿,魏员外敬骑常侍、巴州刺史、新淦县开国侯
- 祖:樊文寔,随南陵太守
- 父:樊方,唐朝金紫光禄大夫、庆善宫监[4]
参见
参考
- ^ 《旧唐书》:冬十月癸酉,裴寂食实封一千五百户,长孙无忌、王君廓、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一千三百户,长孙顺德、柴绍、罗艺、赵郡王孝恭一千二百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一千户,李世𪟝、刘弘基九百户,高士廉、宇文士及、秦叔宝、程知节七百户,安兴贵、安修仁、唐俭、窦轨、屈突通、萧瑀、封德彝、刘义节六百户,钱九陇、樊世兴、公孙武达、李孟常、段志玄、庞卿恽、张亮、李药师、杜淹、元仲文四百户,张长逊、张平高、李安远、李子和、秦行师、马三宝三百户。
- ^ 《册府元龟》五百五:功臣段志玄、屈突通、萧瑀、李靖、秦叔宝、长孙顺德、刘弘基、宇文士及、钱九陇、程知节、庞卿恽,窦琮、苑君璋、李子和、张平高、张公谨、许洛仁、安修仁、秦行师、独孤彦云、苏定方、李安远、郑仁泰、杜君绰、李孟尝等二十六家,所食实封,并依旧给。
- ^ 《唐文拾遗》卷六二:大唐故左监门大将军襄城郡开国公樊府君碑铭并序
- ^ 《大唐庆善宫大监樊方墓志铭并序》:公讳方,字士珪,安州安陆人也。曾祖弼,武陵太守。祖睿,员外散骑常侍、巴州刺史、新淦县开国侯。父文寔,南陵太守。公资纯粹而降德,禀冲和而挺生。幼而爽俊,英灵天发。属隋季分崩,四海交丧,义旗肇建,蒸溺救焚。公翼戎麾,屡摧强敌,武德元年授开府仪同三司。又以帝业惟新,经纬草昧,公勋庸累著,诚效屡彰,又授公金紫光禄大夫。武德二年,授庆善宫大监。公莅职清闲,优游闲性,仰眺烟霞,俯临川涘。俳徊风月,追游竹林,历览春泉,逍遥秋水。九龄之梦无征,颓山之歌奄及。以武德四年正月三日薨于雍州长安县光德里,春秋六十有六。圣情感悼,吊赠优隆。粤以贞观廿三年九月廿八日窆于雍州武功县立节乡丰义里。清徽永谢,茂德长存,式播风猷,勒斯金石。呜呼哀哉!乃为铭曰:钦哉哲士,赫矣惟良,亟参缔构,邦家之光。时称武库,俗号文房,一朝风烛,万古哀伤。秋原膴膴,寒野茫茫,徒悬宝剑,空悲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