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盐税
此条目翻译品质不佳,原文在en:Gabelle of salt。 |
法国历史 |
---|
历史系列条目 |
主题 |
法国主题 |
法兰西王国 |
---|
结构 |
加贝尔(法语:Gabelle du sel,法语发音:[ɡabɛl])是一项曾于法国开征的盐税,在法国人心中长期被视为典型的苛捐杂税,可谓臭名昭彰、无人不晓。从14世纪中叶起至1946年,历届法国政府几乎都有征收该税项,而且鲜少修改税则。“加贝尔”一词是从意大利文的“税”(gabella) 衍变的,而该意大利文词语则来自阿拉伯语的(qabala)(接收)。加贝尔最初是对农业和工业商品(如床单、小麦、香料和酒)开征的间接税,至14世纪中叶开始成为法兰西王室开征的盐税的专称。由于加贝尔影响所有法国公民(盐在烹调、保存食品,制作奶酪和饲养家畜均有广泛应用),并导致法国各地的盐价差距扩大,因此它被视为法国政府最招致人民厌恶及不平等的税项之一。
该税收曾于1790年的法国大革命时期由国民议会废除,但拿破仑·波拿巴在1806年恢复征收之。之后,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政府亦曾短暂地停收该税。加贝尔最终在法国从纳粹德国占领之中解放后被永久废除[1]。
概述
1229年,路易九世和他的母亲卡斯蒂利亚的布兰卡结束了阿尔比十字军。法兰西获得罗讷河口三角湾和附近地中海沿岸的控制权。1246年,法兰西在该地区建立第一个地中海港口城市艾格莫尔特(其字面意义为“死水”),并建造大量海水蒸发池制盐。这些盐场使路易九世获得足够资金筹建十字军远征中东,从而使他去世后获教宗封圣。法国王室对这些盐场及所产出的盐的控制,被视为加贝尔的起源[2]。 路易九世时期,是为了支应第七次十字军的临时税,到1259年,他弟弟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国王查尔斯一世继续这种情况,更进一步确立王室对马赛附近的贝尔盐场(the Berre saltworks)的控制。这种盐的管理最终将涵盖“杯给(Peccais)”,艾格莫尔特和卡马格地区并逐渐被称为“微盐税地区(Pays de petites gabelles)”。在1341年 3月16日,瓦卢瓦王朝的腓力六世建立了第一个王室永久性的加贝尔(盐税),在法兰西被称为“重盐税地区(Pays de grandes gabelles)”。
作为强制性国家垄断,这是一个双重的义务,即政府有义务满足八岁以上的每个人,每周可以固定的价格购买到最低数量的盐。被称为“盐的责任”(Sel de devoir),在居民“重盐税地区(Pays de grandes gabelles)”每年被迫购买多达7公斤的盐。此外,他们无法使用这种盐制作腌制品,被认为是非法的,并可能导致对“私盐(faux saunage)”课税,或盐欺诈的指控。如果不遵循这可能被监禁,如有重复犯,可能被处死。[3]每个省有“盐仓”(Greniers à sel),所有的盐都从该地区生产,方便以固定的价格采购和以加值的价格销售。[4]
盐税分级
第一次创立对法兰西各省统一征收的“加贝尔” ,所有销售价格1.66%的比率。然而,对于盐税历史大部分的时期里,价格变化,并导致不同省份之间的巨大差距。各省区分六个不同的组,被称为“地区”(法语 pays),其分类如下:
- “重盐税地区(Pays de grandes gabelles)”; 这个区域包括巴黎盆地和王国最古老的省份:法兰西岛、贝里、奥尔良、图赖讷、安茹、曼恩、波旁、诺曼底、勃艮第(不包括东南部的三分之一)、香槟(不包含勒泰勒,保留先前授予的较低税率)、皮卡第(除了布洛涅和康布雷主教辖区)。最大的六个地区所有超过八周岁的居民,不仅支付最高的盐价也有强制性的盐税。三分之一的法兰西人口居住在这个区域内,并支付所有盐收入的三分之二,但只消耗了盐总量的四分之一。
- “微盐税地区(Pays de petites gabelles)”;这个区域包括省里昂、普罗旺斯、鲁西永、朗格多克和多菲内,勃艮第东南的郡(包括马孔、布雷斯、比热和博若莱),以及南部的奥弗涅的郡(包括福雷和鲁埃格)。这个区域涵盖法兰西东南部,包括地中海海岸线和罗讷河下游。该地区的“盐税”是“重盐税地区(Pays de grandes gabelles)”的一半左右。所有五分之一法兰西的人口居住在这一区域,并支付王室四分之一的盐税收入。
- “卤水盐地区(Pays de quart-bouillon)”; 这些省份包括阿夫朗什、库唐斯、巴约和蓬莱韦克。这个地区所生产的盐,四分之一去了皇家盐仓。
- “盐场地区(Pays de salines)”; 这些省份包括弗朗什-孔泰,洛林的三主教辖区(梅斯主教辖区、图勒古教区和凡尔登主教辖区)及阿尔萨斯。不像在“微盐税地区”和“重盐税地区”,在这里法律允许私营商人从事零售和批发经销盐,而不是完全的由政府官员监督。其结果是,这地区的食盐价格较少受盐税的影响和人民较满意这样的效果。这里的人民消耗的盐是“重盐税地区”的两倍多。
- “赎回地区(Pays redimés)” ; 这些省份包括普瓦图、利穆赞、奥弗涅、马尔什、吉耶讷、佩里戈尔、比戈尔、富瓦地区和科曼日。由1500年早期到中期这些地区的税收措施引起叛乱,在1549年,达成协议后,那里的公民付给国王一笔金钱,就永远免除盐税。只征收他们盐的运送税。
- “免盐税地区(Pays exempts)”; 这些免盐税的省份包括布列塔尼半岛、布洛涅、加来地区、埃诺伯国、阿图瓦、法兰德斯、康布雷、色当公国和罗库尔、内布藏、贝阿恩、索尔、下纳瓦拉、拉布尔斯、热克斯地区、阿尔勒、雷岛、奥莱龙岛、欧尼斯和普瓦图在大西洋附近的盐池部分。在加入法兰西王国之前,所有上述地区与法兰西王室的协议,如果他们不在“加贝尔”(盐税)的管辖范围,他们才同意加入。
食盐走私
因为各地盐税税率和耗用量极端的不平等,食盐走私在法兰西颇为盛行。根据法王路易十六的财政部长─雅克·内克尔(他在1784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担任财政部长)的报告:一“米诺特”(minot=39升)的盐,重49公斤(107.8磅),在免税的布列塔尼半岛价格只有31“苏”,但在“赎回地区”的普瓦图为81“苏”,在“重盐税地区”的安茹是591“苏”,而在贝里为611“苏”。[5]
法兰西的“加贝尔”(盐税)被废除前,不同的盐税地区存在着巨大的价差,清楚地表明发生盐走私活跃的背后原因。走私盐最凸出的方法是在廉价地区购买,然后非法的运往昂贵区域高价出售,但仍低于官方法定价格。这样的走私者被称为“仿冒盐商”(faux-saunier)。他们能够聚敛大量钱财,并被法兰西公民视为英雄,为了普遍性较好生活的需要,而对抗武断和压迫的盐税。反过来,海关警卫被责成逮捕“仿冒盐商”被称为“ 盐税官吏”(gabelous),是从王室官方坚持“加贝尔”(盐税)衍生出来的术语。他们被民间百姓鄙视,因为他们可以没有理由就搜索人民与其家园,只为了搜查私盐。然而,妇女经常使用她们的裙子进行盐走私,有时还要使用“假臀"(false derrières )。 “盐税官吏”携带武器,以搜查私盐作借口,肆意地抚摸女性臀部,而大量被性骚扰的女性只能默默忍受。[6] 18世纪末,在一些地区女性走私是很普遍的,特别是在西部,被捕的妇女比男子多。据估计,1759-1788年之间,被捕的4,788人中,2,845人是妇女和儿童,明显超过被捕人数的一半以上。[7]
在1640年,让-巴蒂斯特·柯尔贝尔编纂“加贝尔法(盐税法)”,批准了一系列严厉的惩罚,针对参与“仿冒盐田”(faux saunage)行为。仅仅庇护“仿冒盐商”(faux-saunier)可能导致监禁、罚款,此外,如果累犯则处以死刑。“仿冒盐商”(faux-saunier)被抓获,如果他们没有武器,可能被判处长达十年划桨劳役;若有武器就直接处死。其他形式的“仿冒盐田”(faux saunage),包括牧羊人让羊群在盐池饮水,贸易商在运输过程中过度腌制鳕鱼,以及夜间捕渔──这是为了避免渔民运用熟悉水路的知识进行盐的走私。法兰西贵族如果初次购买私盐被逮捕,会立即失去他们的贵族身份。1773年,沿着卢瓦尔河,其中有一段是布列塔尼和安茹地区的界河,两地31苏和591苏的巨大盐价差,超过3,000名士兵驻扎在沿河城堡以应付大量的走私事件。[8]
法国大革命
虽然发生法国大革命有众多的原因,不公平的税收和强加在较低阶级和农民的财政负担是一般人民的不满的主要原因。到了18世纪末,每年因对抗“加贝尔(盐税)”罪行,大约有3,000公民(男人,女人和孩子)被囚禁,判处划桨劳役,或处死。在这期间,宗教人士,贵族和高级官员往往能免除或支付更低的“加贝尔(盐税)”或其他税赋。1789年,国民议会成立后,整个法兰西的“加贝尔(盐税)”全部废除。随后,1790年,国民议会决定从监狱释放所有因违反“加贝尔(盐税)”法律,而被监禁的人,所有指控和定罪都被永久删除。
然而,这种自由是短暂的,1804年拿破仑·波拿巴恢复了“加贝尔(盐税)”,在这段期间没有重大的改变,如布列塔尼豁免区域照旧。“加贝尔(盐税)”一直是法兰西法律的一部分,在1946年才全部废除。
参考资料
- The regions are quoted from Coercion, Conversion and Counterinsurgency in Louis XIV's France, Volume 42 of History of Warfare by Roy L. McCullough, 2007. Page 43.
- ^ Chazelas, Jean. La suppression de la gabelle du sel en 1945. Le rôle du sel dans l'histoire: travaux préparés sous la direction de Michel Mollat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68: 263–65 [2017-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 ^ Kurlansky, Mark. Salt. Penguin Group. 2002: 154. ISBN 0-8027-1373-4.
- ^ Kurlansky, Mark. Salt. Penguin Group. 2002: 226. ISBN 0-8027-1373-4.
- ^ A Brief and Fascinating History of Salt. beyondtheshaker.com/. [April 19,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7).
- ^ Kurlansky, Mark. Salt. Penguin Group. 2002: 231. ISBN 0-8027-1373-4.
- ^ Kurlansky, Mark. Salt. Penguin Group. 2002: 232. ISBN 0-8027-1373-4.
- ^ Brias, Bernard. , Contrebandiers du sel: La vie des faux sauniers au temps de la gabelle. Paris. 1984: 84–90.
- ^ Kurlansky, Mark. Salt. Penguin Group. 2002: 233. ISBN 0-8027-13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