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热敷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热敷袋热疗的其中一个方法。热敷袋、热毛巾、蜡疗、红外线都同属浅层热疗。

热疗属于一种物理治疗方式,利用热源提升患处的温度,令血管扩张及加速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可达至缓解慢性炎症的效果,增加代谢率可加速痊愈。另外,基于升温能够刺激温感神经,可达止痛的效果(参考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的“疼痛的门控理论”Gate theory),并能够纾缓肌肉痉挛。

孕妇腰背痛十分常见。但由于药物,电疗,磁疗及深层超声波等治疗方案对胎儿发展有潜在安全性问题,最有认受性的方案依然是热疗,其中以热敷袋最为普遍。

应用方法

热疗广泛应用慢性炎症及痛症。一般来说,所有如果患处没有发红或发热的症状,都适合作热敷处理。通常建议把热源直接敷治患处,每天二至三次,每次十五至二十分钟。[1]

热敷袋的禁忌症

虽然热疗可有效处理慢性腰颈痛、退化性关节炎、肌肉疲劳或痉挛等症状,但如果患有急性炎症(部位有红肿热痛症状)、皮肤炎、患处有伤口、严重糖尿病导致失去分辨冷热的能力的病人,不能明白指示者(例如患有严重老人痴呆症的人士)或活动能力有限者(如瘫痪人士),都不宜使用。

热敷袋种类

可依其填充物料分类

热水袋

此类热敷袋通常以橡胶作原料,使用时用者以热水灌注。因其价钱较低,所以这类热水袋是最常见的热源。近来亦有很多可爱造型的热水袋在市面发售,颇受欢迎。

很可惜,因灌注热水时打翻或渗漏而导致的灼伤亦十分常见,所以年纪大或小孩子并不建议在没有健壮成人陪同下独自使用。

凝胶

此类热敷袋之内容物通常是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因其没有接触性毒性,而且低温时亦不会变硬,所以亦会作冷疗使用。

危险性包括因渗漏而导致的灼伤。以往就有使用者在加热时热敷袋爆破的报导,为此,即使售卖时声称可在微波炉加热,亦必须十分小心。另外,此类部分产品使用的凝胶属有毒物质乙二醇。台湾及澳洲就曾经有大规模回收[2]

草本填充

这类热敷袋属高端产品,因价格较高,所以并非经常在市面零售店有售卖。

填充物料通常为植物种子或香草。原理是应用此类植物物料表面因有极多微细孔穴,放室内环境会有微微回潮,所以当以微波炉加温,水分受微波加热,便能够达到湿薰热敷效果。部分产品亦会应用香草,致令使用时有淡淡芳香。亦有产品用上中药,但热灸效果未被确定。

产品如放到冰箱,同样可作冷疗使用。

参考文献

  1. ^ 長者保健貼士 熱敷. 香港政府. [2011-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8). 
  2. ^ Thermoskin®凝膠冷熱敷袋澳洲回收事件 (PDF). 台湾行政院卫生署. [2011-11-26]. [永久失效链接]

外部链接